DB61 T 1088-2017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pdf
《DB61 T 1088-2017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 T 1088-2017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1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 10882017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engineering of remixing soft rock and sand as arable land 2017 - 10 - 25 发布 2017 - 11 - 25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0882017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2 4 田块设计 . . 2 5 主体工程 .
2、. 3 6 配套工程 . .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种植作物建议覆砒砂岩厚度 . 11 DB61/T 1088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霁昌、成生权、王曙光、李瑞、罗林涛、张宏凯、侯宪东、范王涛、刘红瑛、 王欢元、王映月、魏样、张扬、李娟、曹源。 本标准由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
3、: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831684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光泰路7号 邮编:710075 DB61/T 10882017 1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进行造田工程的术语和定义、田块设计、主体工程、配 套工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的设计、 施工和验收, 其他同类地区可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
4、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506.3020 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5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风沙治理技术 GB/T 190772016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GB/T 202032017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334692016 耕地质量等级 GB/T 500852007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41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4852009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252010 机井技术规范 GB 50924201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100420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DL/T 5220 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HJ 8022016 土壤 电导率的测定 电极法 JGJ/T 2202010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JGJ/T 3162013 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
6、微量开氏法) 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 1118200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 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 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 1121.72014 土壤检测 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TD/T 10122016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DB61/T 10882017 2 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TD/T 10412013 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DB61/T 991(所有部分)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7、综合体 3 术语和定义 3.1 砒砂岩 soft rock 是一种泥质胶结的松散裸露沉积岩,具体指古 生代二叠纪(约2.5亿年前)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 纪和白垩纪的厚层砂岩、砂页岩和泥质砂岩组成的岩石互层。 3.2 主体工程 main project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的主体工程主要包括土体物理重构、土体化学重构和生物营养重构。 3.3 土体物理重构 soil mass physic al reconstruction 通过客土、复配等方法,调配土壤机械组成、确定复配土层厚度、优化土体剖面构型,改良土体物 理性质。 3.4 土体化学重构 soil mass chemic al recons
8、truction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有效调节土体酸碱性、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含量,使土体中各化学 组分含量均处于生命体正常生长的安全值范围内。 3.5 生物营养重构 biological nutri tion reconstruction 通过土体基础养分首年和多年培育调节,形成复配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良好生长的营养环境。 3.6 耕作层 cultivat ed horizon 是指经过耕种熟化满足作物根系主要活动的表土层,本规范中将0cm 30cm复配土层视为耕作层。 4 田块设计 4.1 设计要求 4.1.1 田块大小 田块划分方向应满足在耕作方向上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要求
9、,田块长边应按当地主风向垂 直或与主风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 的方向划分调整,田块应尽可能集中连片,选用大型喷灌时,田块 划分面积宜采用20hm 2 50hm 2 。 4.1.2 平整坡度 DB61/T 10882017 3 以田面平整度指标控制,包含地表平整度和坡降两个指标,对于喷灌滴灌田块,田面平整度应 10cm,坡降 1/30。 4.2 施工要求 根据设计基准点,使用测量仪器确定平整田块区域并指定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使用推土机或装载 机对地块进行平整,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高填低、并进行表土剥离、堆放、回填。填方区域完工 后平场高程应高于设计标高20cm,合理布置开挖路线、土方堆放地点
10、等,综合调配移动土方运距。推移 土方运距在150m以内宜使用推土机,超过150m宜使用装载机和自卸车辆倒运。施工过程中使用水准仪、 全站仪或GPS-RTK等工具对平整田块的高程、坡度进行把控。 4.3 验收要求 验收按照TD/T 10132013和DB61/T 991.22015中有关规定执行。按照一个田块作为一个平整单 元,对田块面积和平整坡度进行测量,对每个平整单元进行质量检测与评定,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 主体工程 5.1 土体物理重构 5.1.1 材料要求 复配应选用氧化型的泥质砒砂岩,选用的砒砂岩应首先检测机械组成和重金属含量,机械组成应符 合表1,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 156181
11、995 中二级标准。机械组成根据GB/T 190772016进行测定,重 金属含量根据GB/T 14506.302010进行测定。 表1 砒砂岩机械组成要求 单位为% 材料 机械组成 砂粒 (2mm 0.05mm) 粉粒 (0.05mm 0.002mm) 粘粒 (0.002mm) 砒砂岩 30 60 75 8 5.1.2 设计要求 5.1.2.1 复配后保证砒砂岩岩块直径 4cm。 土体物理重构要求土体物理性质和复配土层厚度适合作物 生长。土体物理重构设计要求见表 2。 表2 土体物理重构设计要求 指标 检测方法 设计要求 粘粒/(0.002mm) GB/T 19077 2016 3%6% 粉
12、粒/(0.002mm 0.05mm) 20% 砂粒/(0.05mm 2mm) GB/T 19077 2016 76% 有效土层厚度/(cm) / 30 容重/(g/cm 3 ) NY/T 1121.42006 1.45 DB61/T 10882017 4 5.1.2.2 项目区主要种植作物为马铃薯,土壤粘粒( 0.002mm)含量宜设计为 3%4%,项目区主要 种植作物为玉米,土壤粘粒( 0.002mm)含量宜设计为 5% 6%,建议覆砒砂岩厚度可根据砒砂岩与沙 的粘粒含量通过查询附录 A 或公式(1)进行计算。 30 /H CCCC 复配土 沙 砒砂岩 沙 () () . (1) 式中: H
13、覆砒砂岩厚度,cm; 30复配土层厚度,cm; C复配土 复配土粘粒含量,%; C沙 沙粘粒含量,%; C砒砂岩 砒砂岩粘粒含量,%。 5.1.3 施工要求 5.1.3.1 根据项目区主要种植作物类型,参考附录 A 选择相应覆砒砂岩厚度,准确核算砒砂岩拉运总 量。 5.1.3.2 对选择的砒砂岩料场进行踏勘,调研砒砂岩存量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遵循就近原则,选择 合理料场,拉运砒砂岩至指定区域。 5.1.3.3 以每个田块为一个施工单元,在田面上划出方格网,使每个方格网面积和单车砒砂岩摊覆面 积相等。 5.1.3.4 对粒径大于 4cm 砒砂岩使用机械或人工破碎,摊覆后对砒砂岩厚度全面采点测量,
14、以保证覆 砒砂岩厚度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5.1.3.5 使用翻旋深度不小于 30cm 旋耕机械纵横交叉旋耕各 1 次,重构旋耕次数可根据砒砂岩粒径、 耕作层混合均匀程度适当调整增加。 5.1.4 验收要求 5.1.4.1 土体物理重构验收各指标应达到设计要求。验收土样采集根据项目区地形、连片程度、新增 耕地面积将每个项目区至少划分为 3 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单独取样,单独验收。 5.1.4.2 每个采样单元采集耕作层土样 5 个20 个为 1 个混合土样。不同形式项目区采样方法如下: 5.1.4.2.1 项目区地势起伏较大,每种地形(面积不大于 20hm 2 )为一个采样单元,一般采用
15、“S”形布 点采样。 5.1.4.2.2 项目区连片程度较差,每个独立区域(不大于 20hm 2 )为一个采样单元, 一般采用 “S”形布 点采样。 5.1.4.2.3 项目区地势平坦、连片程度较好的,每 20hm 2 为一个采样单元,可选择 “S”形布点采样或梅 花形布点采样。 5.2 土体化学重构 5.2.1 设计要求 5.2.1.1 土体化学重构要求复配土体耕作层 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等基础化学指标能够满足耕地 最基本的生产力,实现作物最基本的生长需求,土体化学重构设计要求见表 3。 DB61/T 10882017 5 表3 土体化学重构设计要求 检测项目 检测/计算方法 设计要求
16、 pH GB/T 334692016 7.58.5 电导率(EC)/(mS/m) HJ 8022016 200 阳离子交换量(CEC)/(cmol/kg) NY/T 1121.52006 5 5.2.1.2 如果项目区有轻度的盐渍化或者土壤 pH 高于 8.5,不符合设计要求,可选择施用石膏、生理 酸性肥料等进行改良,降低土壤 pH。改良剂施用量采用公式(2)进行计算。 10 10 30 2.5 / 1000 JK GBID () . (2) 式中: G改良剂添加量,kg/hm 2 ; J设计pH值; K复配土实际pH值; 30耕作层厚度,cm; B耕作层容重,g/cm 3 ; 2.5pH测定
17、水土比; I改良剂摩尔质量,g; D1mol改良剂能中和的OH - 离子摩尔数,mol。 5.2.2 施工要求 5.2.2.1 施工前应首先进行取样测试,确定改良剂添加量,随后根据改良剂种类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 改良剂可作为基肥均匀撒于地表旋耕施入土壤。 5.2.2.2 如果项目区耕作层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 生物营养重构肥料施用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 避免养分流失。 5.2.3 验收要求 土体化学重构验收主要检测耕作层土壤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判定各项指标是否满足 作物生长的化学要求。化学重构验收中的样品采集同土体物理重构,各指标检测/计算方法见表3。土体 化学重构验收各
18、指标应达到设计要求。 5.3 生物营养重构 5.3.1 设计要求 5.3.1.1 新复配土体养分含量一般较低,首年应以土壤改良为主要目的,增施有机肥、配施化肥,并 种植适宜的绿肥作物,首年养分设计要求见表 4,化学肥料施用量采用式(3)进行计算。 表4 生物营养重构首年养分设计要求 检测项目 检测/计算方法 设计要求 有机质/(g/kg) GB/T 334692016 2 全氮/(g/kg) NY/T 531987 0.3 有效磷/(mg/kg) NY/T 1121.72014 2 速效钾/(mg/kg) NY/T 8892004 50 DB61/T 10882017 6 30 10YQS B
19、() . (3) 式中: Y某肥料养分施用量,kg/hm 2 ; Q土壤某养分含量设计值,mg/kg; S土壤某养分含量测定值,mg/kg; 30耕作层厚度,cm; B耕作层容重,g/cm 3 ; 10单位换算系数。 5.3.1.2 多年养分培育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科学培肥地力,形成土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良好的 生长环境。多年养分培育肥料施用量根据 NY/T 1118-2006 中养分平衡法进行计算,公式见式(4)。 2.25 /YXMS TF ( ) . (4) 式中: Y某肥料养分施用量,kg/hm 2 ; X作物单位产量某养分吸收量,kg/100kg; M目标产量,100kg/hm 2
20、 ; S土壤某养分含量测定值,mg/kg; 2.25土壤耕作层某养分换算成1hm 2 土壤某养分含量的换算系数; T校正系数(土壤养分利用率); F某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5.3.2 施工要求 5.3.2.1 施工前应首先进行取样测试,首年肥料施用量根据式(3)确定,多年养分培育肥料施用量根 据式(4)确定,施肥方法根据肥料种类选择。 5.3.2.2 基肥均匀撒于地表旋耕施入土壤。液体肥料和易溶性肥料可加入配液池随灌溉一同施入,难 溶肥料可通过穴施、条施等方式施入田块。 5.3.2.3 根据项目区施肥量,腐熟有机肥通过基施的方式一次性施入,液体有机肥作追肥施用。玉米 氮肥基肥占 30%,提苗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 1088-2017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 1088 2017 砂岩 沙复配成 土造 工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