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651-2018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时空数据库标准.pdf
《DB42 T 651-2018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时空数据库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651-2018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时空数据库标准.pdf(2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1.080.30 A 79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42/T 651 2018 代替 DB42/T 651 2010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 时空 数据库标准 Element classification coding and spatio-temporal database standard for Wuhan series scale topographic maps (报批稿) 2018-09-11 发布 2018-12-10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651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V 1 范围
2、.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设计原则 . 1 3.1 要素编码结构 . 1 3.2 分类编码扩充原则 . 2 3.3 标识码编码结构 . 2 3.4 数据库属性结构的扩展 . 3 4 技术指标 . 3 4.1 数据格式 . 4 4.2 数据库地理范围 . 4 4.3 数据库空间参数 . 4 4.4 分幅和图号命名规则 . 4 4.5 要素几何类型的规定 . 6 4.6 注记的一般规定 . 6 4.7 等高距和高程注记点 . 6 4.8 颜色的配置 . 7 4.9 符号配置原则 . 7 4.10 属性填写规定 . 7 5 要素分类编码规定 . 7 6 数据分层规定 . 7 7 数据内
3、容和采集规则 . 7 7.1 数据内容 . 8 7.2 采集建库要求 .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 . 12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层设计 . 192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据库结构设计 . 194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幅元数据库结构设计 . 216 DB42/T 651 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代替 D
4、B42/T 651 2010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数据库标准,本标准 与 DB42/T 651 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在引言中,增加了修订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描述(见引言); 修改了关于本标准适用范围的描述(见 1, 2010 年版的 1);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已废止的标准引用,并更新了所引用标准的最新标准代号(见 2, 2010 年版的 2); 删除了 “ 兼顾建库与制图 ” 的表述(见 2010 年版的 3.5); 修改了数据库参数中关于 “ 平面系统 ” 的表述(见 4.3, 2010 年版的 4.3); 修改了关于 “ 图号命名规则 ”
5、和 “ 系列比例尺的基础码和顺序码 ” 的规则(见 4.4.2, 2010 年版的 4.4.2); 修改了 关于 “ 比例尺代码 ” 的规则(见 4.4.3, 2010 年版的 4.4.2); 修改了关于 “ 文件名命名规则 ” 的表述(见 4.4.3, 2010 年版的 4.4.3); 修改了关于 “ 图幅流水号命名规则 ” 的表述(见 4.4.4, 2010 年版的 4.4.4); 修改了关于 “ 注记的一般规定 ” 的表述(见 4.6.1, 2010 年版的 4.6.1); 删除了采集建库要求中 “ 总体要求 ” 关于具体地物要素的规定,将其移入 “ 点状要素 ” 、 “ 线状要 素 ”
6、 、 “ 面状要素 ” 、 “ 注记类要素 ” 的表述中(见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和 7.2.7, 2010 年版的 7.2.1); 新增了采集建库要求中关于 “ 点状要素 ” 、 “ 线状要素 ” 、 “ 面状要素 ” 、 “ 注记类要素 ” 、 “ 图 幅接边 ” 和 “ 图幅整饰 ” 的表述(见 7.2.2、 7.2.3、 7.2.4、 7.2.5、 7.2.6 和 7.2.7); 新增了 “ 不依比例尺的水中岛 ” 、 “ 裙楼 ” 、 “ 楼层分割线 ” 、 “ 艺术建筑 ” 、 “ 地窖(菜窖) ” 、 “ 依比例尺的药
7、浴池 ” 、 “ 沙坑 ” 、 “ 健身、娱乐设施 ” 、 “ 依比例尺的报刊亭、售货亭、售票亭 ” 、 “ 交通警示牌 ” 、 “ 无顶棚的自行车租赁点、存车支架 ” 、 “ 高速的标准轨铁 路 ” 、 “ 助曲线 ” 、 “ 岸 垄、土垄 ” 、 “ 残丘地 ” 和 “ 裸土地 ” 等地形图要素(见附录 A); 删除了 “ 地形图要素分层设计 ” 中关于 “AGNL” 和 “ANNL” 的表述(见 2010 年版的附录 B); 新增了 “ 地形图要素分层设计 ” 中关于 “FWXA” 的表述(见附录 B); 新增了 “ 地形图数据库结构设计 ” 中关于时间、空间位置、接边信息以及特有属性项
8、的表述(见附 录 C); 删除了 “ 地形图数据库结构设计 ” 中关于 “AGNL” 和 “ANNL” 的表述(见 2010 年版的附录 C) 新增了 “ 地形图数据库结构设计 ” 中关于 “FWXA” 的表 述(见附录 C); 删除了 “ 地形图图幅元数据结构设计 ” 中关于 “ 产品代号 ” 、 “ 出版日期 ” 、 “ 数据量 ” 、 “ 图廓 角点经度范围 ” 、 “ 图廓角点纬度范围 ” 、 “ 椭球长半径 ” 、 “ 椭球扁率 ” 、 “54 -80 坐标转换参数 ( X,Y) ” 、 “ 图幅结合表中西北图幅号 ” 、 “ 图幅结合表中北图幅号 ” 、 “ 图幅结合表中东北图幅号
9、 ” 、 “ 图幅结合表中西图幅号 ” 、 “ 图幅结合表中东图幅号 ” 、 “ 图幅结合表中西南图幅号 ” 、 “ 图幅结合 表中南图幅号 ” 、 “ 图幅结合表中东南图幅号 ” 、 “ 航高 ” 、 “ 层名 ” 等设计表述(见 2010 年版的附 录 D)。 DB42/T 651 2018 IV 本标准由武汉市测绘研究 院提出。 本标准由武汉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文涛、肖建华、王厚之、严小平、彭清山、李黎、何伟、周剑、李海 亭、陈莎、张欢、姚垚、郑凤姣、李琪、张敏、郑小鹏、张雪、何典。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DB42
10、/T 651 2010。 DB42/T 651 2018 V 引 言 本 标准 是 在 国家标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 、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 字典( GB/T 20258.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 GB/T 13923) 和 湖北省地方标准 武汉市 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数据库标准 (DB42/T 651) 的 基础上,结合武汉市的地形地貌 以及 时 空信息 特点, 对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的分
11、类编码及数据库结构 进行了 补充、丰富和完善,并按时空 地理信息 云平台 建设要求,对各比例尺的数据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主要添加了各比例尺地物要素的时间 信息和空间信息属性字段 ; 并根据各种地物要素自身特点,添加了能够更好表征地物属性信息的字段 ; 同时考虑到时空地理信息的更新,本标准还增加了针对数据库更新而设计的数据结构 ;删除了线状注记 数据库结构 。标准内容 充分考虑到 时空 数据采集、建库、缩编更新、分发利用的特点, 以时间和空间结 合、图形和属性结合、生产和应用结合 为导向 , 将地形图 图 式与 时空 数据库合二为一, 在实现图库一体 化的基础上 ,统一了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规
12、则和要素编码,便于 各 比例尺 时空数据的融合和挖掘分 析,扩展各比例尺时空数据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提高其利用效率, 能够 满 足武汉市时空 地理信息 生产、 建库、管理、应用和挖掘分析 的需要 ,更好地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提供 时空 地理信息服务。 本标准是 DB42/T 651 2010调整后修订完成的。 DB42/T 651 2018 1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 要素分类编码及 时空 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武汉市 系列比例尺地形图 要素分类编码及 时空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技术 指标 、要素分 类编码规定、数据分层规定、数据内容和采集规则。 本 标准 适用于武汉市 1
13、: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的 编制和 地形图 时空 数据库 的 建设。 本标准未规定的其他要求,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7930-2008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14、 GB/T 20257.1-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0258.1-2007 国家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 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 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2534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CH/T 9012-201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 CH/T 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CJJ/T 100-2017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
15、DB42/T 651-2010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 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数据库标准 3 设计原则 3.1 要素编码 结构 按照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 GB/T 20258.1) 、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GB/T 7027)和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 统技术规范 (CJJ/T 100) 并进行扩充 , 地形图要素的编码采取 6位 编码 , 依次 分别为大类码 、 二级大类 码 、 小类码和扩展码。 要素 编码结构如图 1所示 。 图 1 要素编码结构 X XX XX X 大类 码 二级 大类码 扩展
16、码 小 类码 DB42/T 651 2018 2 3.1.1 要素编码规则如表 1 所示 。 表 1 要素编码规则表 结构名称 说明 实例 大类码 见表 2 大类码与要素名称对照表 例如 双线 时令河 要素编码为 204010,大类为 水系 ,编码为 2 二级大类 码 要素大类,范围 01 99 例如 双线 时令河 要素编码为 204010,二级大类为 04 小类码 要素小类,范围 00 99 例如 首曲线 、 计曲线 和 间曲线 ,其要素编码分别为 701010、 701020 和 701030; 小类编码 分别 为 01、 02 和 03,对于 在二级大类码基础上 没有 再进行 分类的地物
17、, 小类码编为 00 扩展码 一般情况为 0,如果需要添加其他 相 似或者相近的要素,则 以 1 递增 编码 例如双线地面河 流 201010、双线地面河流中心线 201011和双线地面河流面 201012 3.1.2 大类码与要素名称对照关系 如表 2 所示 。 表 2 大类码与要素名称对照表 序号 大类码 要素名称 01 1 测量控制点 02 2 水系 03 3 居民地及设施 04 4 交通 05 5 管线 06 6 境界 07 7 地貌 08 8 植被与土质 09 A 注记( “ A+数字 ” , A1-A9 表示 9 类注记, A0 表示说明注记) 10 F 辅助类要素:坡脚线、辅助线
18、、辅助面 11 M 图廓整饰 3.2 分类编码扩充原则 当附录 A提供 的要素类型仍不能满足分类需求时,可按以下原则进行扩充,但码位不应扩充: a) 要素的二级大类码,小类码及扩展码应在同级的分类上进行扩充,扩充的二级大类码,小类码 及扩展码应归入相应的大类码,二级大类码及小类码,同时在相关数据中进行说明。 b) 扩充的编码结构应符合 3.1 的规定,已有的 编 码不得重复定义。 3.3 标识码编码 结构 依据比例尺和要素分类编码原则,对每一 种 地物要素定义 其 标识码。 标识码采取 7位 编 码, 依次 分 别为比例尺编码 、 大类码序号 、 顺序号和扩展码,具体编码结构如图 2所示 。
19、DB42/T 651 2018 3 图 2 标识码编码 结构 ( 1) 比例尺 编码 表示各比例尺下的类别编号,具体对应编码如表 3所示 。 表 3 比例尺编码对照表 比例尺 比例尺编码 1:500 1 1:1000 2 1:2000 3 ( 2) 大类码序号 表示各类地物的类别 顺 序号, 具体对应编码如表 4所示 。 表 4 大类码序号编码对照表 要素名称 大类码序号 测量控制点 01 水系 02 居民地及设施 03 交通 04 管线 05 境界 06 地貌 07 植被与土质 08 注记 09 辅助类要素 10 图廓整饰 11 ( 3) 顺序号表示 各大类 要素 的顺序 编 号, 对每 大
20、类要素按照顺序进行编码, 从 001开始,以 1为增 量顺序递增。 ( 4) 扩展码 一般情况下 为 0,如果需要添加其他相似或者相近的要素,则 以 1递增 编码 。 扩展码不 应超过 9。 3.4 数据库属性结构的扩展 数据库 以地形图图面内容为基础,对于各专题应用,根据其提供的信息进行属性结构扩展,录入 时 间信息和 各类专题信息,完善专题信息内容。 具体规定见附录 C。 4 技术指标 X XX XXX X 比例尺编码 大类码 序号 扩展码 顺序号 DB42/T 651 2018 4 按照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 GB/T 17798) 、 国家基本比例尺 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21、13989) 和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 ( CH/T 9012) 的要求 ,对 数据格式 、分幅和 图 号 命名规则 等 技术指标作 了相关 规定。 4.1 数据格式 元数据 文件成果可 采 用 Access数据库等 格式,元数据 结构应符合 附录 D的规定 。 图形文件成果可采用 AutoCAD DWG、 DGN等 格式 。 数据库文件 成果 可采用 ArcGIS Personal Geodatabase等 格式 。 4.2 数据库 地理 范围 武汉市域具体地理 范围 如下 : 东经: 113 40 115 05 北纬: 29 57 31 03 包括武汉市所辖的江岸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651-2018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时空数据库标准 651 2018 武汉市 系列 比例尺 地形图 要素 分类 编码 时空 数据库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