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051-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双孢菇操作指南.pdf
《DB37 T 1051-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双孢菇操作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051-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双孢菇操作指南.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051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双孢菇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 On Export Button Mushroom 2008-12-02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9-01-01 实施 DB37/T 1051 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淄博市蔬菜办公室、历城区蔬菜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明立、曲文亮、田学
2、、于根亭、段振国、宋姝娥、嵇俭、刘会海 I DB37/T 1051 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双孢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双孢菇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和各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双孢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所有部分) GB/T 18407.1
3、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19171 双孢蘑菇菌种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0956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菌丝 Hypha 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由管状细胞组成,有隔或无隔,是菌丝体的构成单元。 3.2 子实体 Fruit body 产生孢子的真菌组织器官。如子囊果、担子果。食用菌中供食用的菇体和耳片都是子实体。 3.3 床架式栽培 Shelf cultivation 利用搭架分层,铺设菌床的立体栽培方式。 3.4 粪草培养料 Compost subs
4、trate 以各种有机肥和草本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作原料的培养基。 3.5 堆制 Composting 将培养料按一定方法堆制发酵的过程。 3.6 发酵 Fermentation 培养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的过程。 3.7 1 DB37/T 1051 2008 前发酵 Outdoor fermentation;phase 培养料在室外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又称室外发酵、一次发酵。 3.8 后发酵 Indoor fermen tation;phase 经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室内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氏消毒的发酵过程。又称室内发酵、二次发酵。 3.9 翻堆 Tru
5、ning 培养料发酵期间或接种后培养物堆叠在一起时,定期翻动调换位置。 3.10 进料 Filling 培养料前发酵结束后,运进菇房的过程。又称进房。 3.11 翻料 Turning over and mixing 培养料进房经消毒或后发酵后,将培养料翻动散发游离氨、混匀、铺平的过程。又称翻架。 3.12 播种 Spawning 发酵料或生料栽培的接种方式。 3.13 定植 Colonization 接种后,接种物菌丝开始向培养料中生长。俗称“吃料” 。 3.14 覆土 Casing 将覆土材料覆盖在已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表面。 3.15 出菇水 Fruitin g water 原基发育成至绿豆或
6、黄豆大小的菇蕾时,间歇向覆土层喷重水,以促进子实体发育的水分管理。 3.16 菇潮 Flush 在一定时间内子实体较大量集中发生的现象,菇潮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可间歇发生若干次。 4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保留双孢菇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附录 A) ,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求, 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必要的记录应保留 2 年或更长时间。 5 质量要求 5.1 感官要求 符合 NY 5095 的要求。 5.2 质量安全要求 2 DB37/T 1051 2008 符合进口国安全质量标准要求(附录 B) 。 6 基地选择与管理 6.1 基地选择 基地环境条件符合 GB/T 18407.1 的要求,
7、并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附录 A.1) 。宜选择地 势平坦,靠近水源,易排捞,通风良好的地块建菇棚或菇房。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 6.1.1 建棚标准 菇棚面积 150 m 2 600 m 2 左右为宜,棚体宜东西走向,便于生产管理、运料和采收。 6.1.1.1 竹架式大棚 菇棚 150 m 2 ,分为棚体、栽培床架和棚顶,利用竹竿、草苫搭建,东西长 15m,南北宽 7m,棚顶高 3.5m,内设 6 层7 层床架。 6.1.1.2 半地下土墙棚 棚体宽 10m,长 60m,下挖 0.4m,外墙高 0.6m,脊高 1.8m2.0m,内设 4 层床架。 6.1.1.3 砖墙式
8、专用菇房 菇房,宽 9m,长 25m50m,高 2.2m3.7m,脊高 3m4.5m,4 层7 层床架。 6.1.2 栽培床标准 棚室内搭建南北走向栽培床, 宽为 1.2m1.3m, 床间预留 0.75m0.8m 工作通道, 层间距为 0.5m 0.6m。 6.2 基地管理 6.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 年3 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 (附录 A.2) 、 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 (附录 A.3) 、 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 (附录 A.4) 。 6.2.2
9、档案 每个双孢菇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6.2.3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 30m 2 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 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6.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发展规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6.2.5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菌种、农药、辅料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m 2 以上。 6.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6.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
10、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污染及废弃菌袋等的收集设施。 6.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 3 DB37/T 1051 2008 7 生长环境条件 7.1 温度 发菌期温度范围为 530,适宜温度 2225;子实体形成期温度范围 522,适宜温 度 1617;双孢菇生长温度 623,适宜温度 1418。 7.2 湿度 发菌期培养料含水量 62%65%,覆土层含水量 20%左右。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 70%左右; 出菇阶段,空气相对湿度 85%90%。夏季培养料水分少,通过向墙壁或空中喷水降温。 7.3 酸碱度 在发料、发菌期和菇蕾生长期,培养料 pH 值控制在
11、 77.6。 7.4 空气 在确保温湿度的基础上随时通风,菌丝生长阶段,菇房内 CO 2浓度为 0.1%0.5%;出菇阶段,菇房 降低 CO 2浓度,以 0.03%0.1%为宜。 8 原料与发酵 8.1 原料 8.1.1 原料要求 晒干、无霉变、无变质。 符合 NY 5099 的要求 8.1.2 原料配方 按100m 2 计算配方。 配方一:麦秸 2200kg,干牛粪 2200kg,豆饼 120kg,碳酸钙 50kg,石膏 45kg,过磷酸钙 22kg,硫 铵 30kg,尿素 20kg。 配方二: 稻草 1750kg,牛粪 1500kg,过磷酸钙 20kg,石膏 25kg。 添加辅料应符合 N
12、Y/T 496 的要求。 8.2 发酵 8.2.1 发酵场地选择 堆料场地应选择地带开阔,排水方便,靠近水源、菇房,远离鸡栏和牛棚,宜为水泥地面,如是泥 土地面,宜先筑成堆料的高畦,地面擂实,四周设排水沟,四角各挖一坑。 8.2.2 原料预处理 8.2.2.1 稻(麦)草预湿 建堆前 1d,用水浸泡或浇灌稻(麦)草,边浇边翻,并用脚踩,使稻(麦)草吸足水分。早、晚 将石灰撒在稻(麦)草堆上,表面淋湿,堆放 1d。 8.2.2.2 牛粪预处理 6 月7 月份,将牛粪晒干、粉碎后备用。建堆前 7d,将干牛粪预湿,每 100kg 干粪加水 160 kg 180kg,湿度以用手紧握,指缝间有水为宜,拌
13、湿后建堆,并逐层喷洒敌敌畏杀虫,并用塑料膜覆盖。 每隔 2d 翻一次堆,如有螨虫或其它害虫,应继续喷杀。 8.2.3 建堆发酵 翻堆的方法及时机的把握,决定着发酵的质量。对水分的要求原则上是“一湿”、“二调”、“三不动”。 “一湿”是指在草的预湿、建堆和第一次翻堆时,水分达到饱和程度;“二调”是指第二次翻堆时,调 4 DB37/T 1051 2008 节水分,干地方浇水,湿地方不浇水;“三不动”是指第三次翻堆时,不能再加水。 8.2.3.1 建堆 宜在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建堆,料堆宜南北向。堆料时,先铺一层草,厚 30cm、宽 2.5m,草上铺 一层 5cm 左右的粪,要铺平,踏实,然后
14、再铺一层草。一层草一层粪,并逐层加水,下边几层少浇,上 边几层多浇,达到四周有溢出为宜。从第四层开始,将所需尿素、石膏和硫铵的一半量混合后,逐层加 入至第八层。这样大约共十层左右,最上边盖一层粪,建成高约 1.6m、长度不限的料堆。堆顶成龟背 形,四边基本垂直。周围最好用薄膜围起来,堆顶用草帘覆盖。下雨时要用薄膜盖顶,雨后立即撤掉。 为了通气,中间插入几根木棒,建成后拔出来。堆料的第二天要测量 50cm 以内的料温。正常情况下, 2d3d 后,料温会升到 65左右,如达不到,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调整;若料温连续 2d3d 达 80 以上,要提前翻堆。 8.2.3.2 翻堆 第一次翻堆:建堆后
15、5d7d,或料温从最高开始回落时进行第一次翻堆。这次翻堆重点是浇足水。 翻前先在四周浇一遍水,翻时再逐层浇。做到上翻下,里翻外,均匀抖松料。同样从第四层开始到第八 层,将另一半尿素、石膏、硫铵及所用石灰、碳酸钙的一半量混合后,逐层加入。翻堆和重新建堆要快, 第一次翻堆后第d,料温可达 70。 第二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后的第 4d5d 再进行第二次翻堆,水分进入“二调”阶段,应多浇水。 用同样的方法将所剩石灰、碳酸钙及过磷酸钙的总量混合后加入。 第三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第 3d5d 或料堆达 70并开始回落时进行第三次翻堆,此时尽量不要 再加生水。料的含水量在用手紧握指缝间能滴下 3 滴4 滴水为
16、宜。PH 值在 7.58.0,检查有无氨气 和害虫,有虫喷敌敌畏杀虫。 翻堆时的湿度一般应掌握在用手紧握,第一次 6 滴7 滴,第二次 5 滴6 滴,第三次 3 滴4 滴。 到二次发酵(后发酵)应有水迹而不滴为宜。 8.2.4 后发酵 后发酵之前,应将发酵棚建好,发酵棚的大小可根据料的多少而定。第三次翻堆后 2d3d,料温 达最高时,将料运进发酵棚,可堆集成高 1m、宽 1.5m 的料堆。表面喷洒敌敌畏杀虫,并盖薄膜。 8.2.4.1 升温阶段 密封菇棚,利用晴好天气,使料温快速升至 6063,棚内气温达到 57左右,保持 6h 10h, 进行“巴氏灭菌”。 8.2.4.2 保温阶段 巴氏消毒
17、完成后,适当通风换气,将料温控制在 5052,维持 5d6d。这期间可揭开棚角进 行小通风 1h2h,补充新鲜空气。 8.2.4.3 降温阶段 料温降至 40左右时,打开门窗大通风,使料温降至常温,排出有害气体,后发酵结束。 8.3 栽培料标准 发酵栽培料应质地疏松柔软,有弹性,手握成团,即抖即散,腐熟均匀;草形完整,即拉即断,为 棕褐色或暗褐色,料面有一层白色放线菌;无病虫、杂菌,无粪块、粪臭、酸味、氨味;手握料时,粪 不粘手,且有浓郁的香味;pH 值为 7.58.0,含水量达 63%65%,紧握料时指缝间有水印,欲滴不滴; 培养料上床后,温度不再回升。 9 播种 9.1 品种选择 5 DB
18、37/T 1051 2008 客商有要求的,按照客商的要求选定品种。客商未指定栽培品种的,宜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质双孢菇菌种。并保留购种发票。 9.2 菌种质量 符合 GB 19171 的要求。 9.3 播种时期 双孢菇从播种到子实体形成需 35d 左右,自 8 月中下旬起选择适期播种。 9.4 播前准备 9.4.1 棚室消毒 用硫磺 15g/m 3 、甲醛 2ml/m 3 、80%敌敌畏乳油 5ml/m 3 ,混合在锯末中,分装在纸袋内,置于菇房内 四角与中央,密闭进出口和通风口,然后点燃、闷熏 24h。或每 100m 2 床面,用 80%敌敌畏乳油 1kg 熏
19、蒸 24h,再开窗换气。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9.4.2 进料 棚室消毒后即可进料。将发酵好的料均匀平铺在栽培床上,料厚宜 20cm25cm。为提高产量可适 当加大投料量。料面用木板轻轻压平备播。培养料含水量在 65%左右,室温保持在 25左右,料温控制 在 28上下为宜。 9.5 播种 9.5.1 播种方法 分层撒播,先将其中 2/3 或 3/5 的菌种均匀散于料面,再用二齿钩把菌种混入料中,剩余菌种再撒 于表面,稍翻动,用料盖严。也可穴播,即 10cm 见方一穴,穴深 6cm8cm,先将 2/3 菌种撒于穴内, 其余 1/3 撒于料面盖严,最后用木板拍平,达到保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051-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双孢菇操作指南 1051 2008 良好 农业 规范 出口 双孢菇 操作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