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567-2018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pdf
《DB11 T 1567-2018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567-2018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60744-201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5672018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on construction of forest therapy bases 2018 09 29发布 2019 01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5672018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选择 . 2 4.1 选址 . 2 4.2 林分质量 . 3 4.3 森林环境 . 3 5 场地规划要求
2、. 3 5.1 一般要求 . 3 5.2 容量与规模 . 3 5.3 基地组成 . 4 5.4 防灾规划 . 4 6 设施建设 . 4 6.1 主要设施 . 4 6.2 配套设施 . 6 6.3 其它设施 . 8 7 服务与运营维护 . 8 7.1 服务人员 . 8 7.2 森林疗养课程 . 8 7.3 设施维护 . 8 7.4 基地运营 .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象形标识举例 . 10 参考文献 . 11 DB11/T 1567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
3、位: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北方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南海龙、周彩贤、王晓博、朱建刚、智信、马红、杨欣宇、吴建平。 DB11/T 15672018 1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疗养基地的场地选择、场地规划、设施建设、服务与运营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森林疗养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20426 污水排放标准 GB/T 31710(所有部分)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所有部分) GB/T 34335 风景名胜区管理通用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 51046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 GB 51143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 20052012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DB11/ 307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 1488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疗养 forest therapy 利用森林环境和资源,在森
5、林中开展静息、散步等活动,实现增进身心健康及预防、治疗疾病的一 种替代治疗方法。 3.2 森林疗养基地 forest therapy base 开展森林疗养的专业场所,指疗养效果被认可,相关基础设施和社会自然条件达到一定水平的森林 区域。 3.3 DB11/T 15672018 2 森林疗养步道 forest trail 进行森林散步的道路,指疗养效果被认可,相关设施和自然条件达到一定水平的散步路径。 3.4 森林疗养课程 forest therapy programme 为实现特定的健康管理目标,在森林中开展的单项活动。 3.5 森林疗养菜单 forest therapy menus 森林疗
6、养基地提供的列有各种森林疗养课程的清单。 3.6 一站式服务窗口 one-stop service window 森林疗养基地中,向访客提供接待、预约、咨询、购物、休憩、用餐、如厕、心理疏导、诊疗、应 急救助和紧急避险等综合服务的设施。 3.7 象形标识 pictographic indicate 为降低读取压力,以图画形式提供指示信息的一种标识方式。 3.8 森林疗养师forest therapist 利用森林资源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并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士。 3.9 森林向导forest guide 具备与森林有关的丰富知识,能够在森林疗养中提供向导服务的人员。 3.10 访客fores
7、t client 森林疗养的服务对象,到森林疗养基地体验森林疗养的人员。 4 场地选择 4.1 选址 4.1.1 森林面积不宜低于100hm2。 4.1.2 应远离自然疫源地。 4.1.3 与矿山、机场、工业区等区域应相距5km以上。 DB11/T 15672018 3 4.1.4 基地边缘应距离交通主干道和城市生活喧嚣区1km以上。 4.1.5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够到达,或基地可提供接驳服务。 4.2 林分质量 4.2.1 以天然起源或经过近自然化改造的人工林为宜。 4.2.2 森林第一观感良好。 4.2.3 林分类型多样,能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 4.2.4 森林群落生物量不应小于50t/h
8、m2。 4.2.5 森林有害生物等级在轻度危害以下,评估标准按照LY/T 1681执行。 4.2.6 森林郁闭度可控制在0.60.1。 4.3 森林环境 4.3.1 夏季晴天正午,林中1.5m高度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不应低于1000个/cm3。 4.3.2 基地空气细菌含量平均值应小于300个/m3。 4.3.3 空气中PM2.5、臭氧及其他空气污染物浓度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一级浓度限值要求。 4.3.4 地表水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838规定的类以上要求。 4.3.5 电磁辐射与天然本底辐射的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1mSv。 4.3.6 土壤无化学污染,质量应达到GB 15618规定的一级标准
9、。 4.3.7 噪声夜间不应大于30dB(A)。 4.3.8 人体舒适度指数为6076(35级)的天数宜大于等于170天,人体舒适度指数的计算见式(1)。 (1) 式中: I人体舒适度指数; T平均气温,单位; H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 U风速,单位m/s。 4.3.9 疗养季节昼夜温差不宜大于15。 5 场地规划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森林经营规划及其它上位规划。 5.1.2 应处理好森林疗养与森林游憩活动之间的关系,做好生态保护。 5.1.3 应确定森林疗养基地特色、规模和空间发展布局,配置各项基础设施。 5.1.4 应统筹考虑开发建设时序
10、,做好近期和远期的开发工作安排。 5.2 容量与规模 DB11/T 15672018 4 5.2.1 森林疗养基地应以界桩、界碑等界定范围,边界清晰。 5.2.2 根据森林疗养基地所处地理位置、疗养资源吸引力和市场需求,预测访客规模。 5.2.3 森林疗养基地的极限容量应符合GB/T 34335的规定,瞬时极限容量不宜大于12人/hm2,平均 步道面积不宜低于10 m2/人。 5.2.4 森林疗养基地年间访客容量不宜大于1000人/hm2。 5.3 基地组成 5.3.1 森林疗养基地应具有疗养步道、疗养活动场地、疗养专类园及其它配套设施。 5.3.2 配套设施应满足森林疗养对健康管理、营养餐、
11、住宿等多种需求。 5.3.3 宜设立管理区,统一安排建设用地,建设配套设施、管理用房和停车场等。 5.3.4 基地内部交通应以森林疗养步道为主,除步道外,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车行道、骑行道和 停车场: a) 除管理区和防火道路外,不宜设置车行道; b) 车行道需结合场地现状,控制道路选线和道路宽度,避免与森林疗养活动发生矛盾; c) 骑行道应规划在疗养活动区相对边界的位置,防止对森林疗养活动形成干扰; d) 当骑行道与车行道并行时,应单独划定骑行道,通过不同材质、颜色和图示加以强调; e) 停车场数量应与访客规模相匹配,便于使用。 5.4 防灾规划 5.4.1 防灾规划包括森林火灾防治、有害
12、生物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规划应符合LY/T 2005 2012中6.1.5的规定。 5.4.2 访客经留场所应远离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山洪等灾害的危险地段。 5.4.3 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应按照GB 51143执行。 6 设施建设 6.1 主要设施 6.1.1 出入口 a) 应设置在平坦、无视线遮挡地段,以能容纳10人同时活动为最小面积单位; b) 应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或包含一站式服务窗口功能的游客服务中心; c) 附近宜设置相对私密的交流空间,为疗养开始前的面谈提供场所; d) 应有明显的标识设施,主要包括以下标识信息: 1) 森林疗养步道的线路、坡度、距离、
13、运动量等信息; 2) 森林疗养活动场地的位置及适宜的疗养活动、一站式服务窗口的位置等信息; 3) 森林疗养基地的面积、海拔、空气清洁指标等基本信息。 6.1.2 森林疗养步道 6.1.2.1 步道选线 a) 步道选线应考虑植物、水系、地形、名胜古迹等要素,提供丰富的五感体验; b) 根据场地特点设置完全环形、完全非环形和不完全非环形步道,以完全环形步道或局部实现环 形步道为宜,步道类型见表1; DB11/T 15672018 5 c) 应设置不同长度、不同高差步道,步道总长度不少于10km。步道距离与适合人群见表2; d) 无障碍步道应符合GB 50763的要求。 表1 步道按出入口及环形情况
14、分类 完全环形 非完全环形 不完全非环形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表2 步道距离与适合人群 种类 距离(km) 适合人群 备注 短距离 2 初次体验或体弱者 可提供约30min的散步体验 中距离 210 一般人员 可提供约1h,有高差变化、有一定运动量的散步 体验 长距离 10 身体健康、经验丰富的人员 可提供2h到6h,有高差变化、较大运动量的散 步体验 6.1.2.2 步道规格 a) 步道宽度不宜小于1.5m,若需要两辆轮椅并行,步道宽度不宜小于1.8m; b) 步道路面平均坡度不宜大于1:10,特殊情况不应超过1:3; c) 若需设置台阶,踏步高度应在 0.10m0.15m,
15、宽度不宜小于 0.30m;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 3 级,当高差不足3级时,应按坡道设置;踏步应防滑; d) 轮椅通行坡道,坡度宜小于1:12;当提升高度小于0.30m时,可选择较陡坡度,但不应大于 1:8;可分段设置坡道,中间设休息平台。 6.1.2.3 步道材料 a) 步道材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木材、松针或碎石等为宜; b) 步道材料宜有变化,为访客提供多种触觉感受; c) 软质铺装的比例应不小于60%。 6.1.2.4 步道工程要求 a) 访客活动区边缘临空高差大于0.7m时,应设置护栏设施; b)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侧面高度超过0.7m且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c) 护栏设施应坚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567-2018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 1567 2018 森林 疗养 基地 建设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