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心血管系统药物(五)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血管系统药物(五)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心血管系统药物(五)及答案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血管系统药物(五)及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44,分数:110.00)1.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是 A.提高心肌自律性 B. 受体阻断作用 C.抑制 K+外流和 Na+内流 D.促进 K+外流和 Na+内流 E.改变病变区传导速度(分数:2.50)A.B.C.D.E.2.宜选用利多卡因治疗的疾病是 A.心房颤动 B.房室早搏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分数:2.50)A.B.C.D.E.3.奎尼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阻断 受体 B.延长有效不应期 C.阻断 受体 D.减慢传导
2、E.降低自律性(分数:2.50)A.B.C.D.E.4.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的药物是 A.腺苷 B.维拉帕米 C.胺碘酮 D.普萘洛尔 E.利多卡因(分数:2.50)A.B.C.D.E.5.可引起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胺碘酮 C.利多卡因 D.奎尼丁 E.维拉帕米(分数:2.50)A.B.C.D.E.6.主要通过阻滞钙通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胺 B.利多卡因 C.普罗帕酮 D.维拉帕米 E.奎尼丁(分数:2.50)A.B.C.D.E.7.关于普罗帕酮叙述错误的是 A.阻滞 Na+内流,降低自律性 B.降低 0
3、 相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减慢传导 C.有普鲁卡因样局麻作用 D.弱的 受体阻断作用,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 E.促进 K+外流,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分数:2.50)A.B.C.D.E.8.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 A.奎尼丁 B.胺碘酮 C.普萘洛尔 D.利多卡因 E.维拉帕米(分数:2.50)A.B.C.D.E.9.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螺内酯 C.氢氯噻嗪 D.呋塞米 E.氨苯蝶啶(分数:2.50)A.B.C.D.E.10.既可治疗高血压,又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 A.米力农 B.多巴酚丁胺 C.卡维地洛 D.米诺地尔 E.可乐定(分数:2.5
4、0)A.B.C.D.E.11.地高辛的不良反应是 A.高尿酸血症 B.血管神经性水肿 C.窦性心动过速 D.停药反应 E.房室传导阻滞(分数:2.50)A.B.C.D.E.12.对下列心力衰竭,地高辛疗效最佳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B.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C.伴有心房扑动、颤动的心力衰竭 D.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力衰竭 E.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分数:2.50)A.B.C.D.E.13.某心衰患者伴有心绞痛、高血脂和支气管哮喘,可选用的药物是 A.氯沙坦 B.卡维地洛 C.氢氯噻嗪 D.卡托普利 E.多巴酚丁胺(分数:2.50)A.B.C.D.E.14.对强心苷中毒
5、引起的重症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用哪种药治疗 A.氯化钾 B.阿托品 C.戊巴比妥 D.地西泮 E.苯妥英钠(分数:2.50)A.B.C.D.E.15.易产生心脏毒性的抗心力衰竭药的是 A.氢氯噻嗪 B.地高辛 C.依那普利 D.硝酸甘油 E.米力农(分数:2.50)A.B.C.D.E.16.能有效地防止和逆转心衰患者的心肌重构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多巴酚丁胺 C.依那普利 D.氢氯噻嗪 E.米力农(分数:2.50)A.B.C.D.E.17.关于应用 ACEI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与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有关 B.可逆转心室肥厚 C.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D.肾血流量减少
6、E.可引起低血压及肾功能下降(分数:2.50)A.B.C.D.E.18.对于 ACEI 类药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 B.唯一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的药物 C.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 D.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 E.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分数:2.50)A.B.C.D.E.19.卡托普利主要通过下列哪项而起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 A.利尿降压 B.扩张血管 C.拮抗钙 D.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E.阻断 受体(分数:2.50)A.B.C.D.E.20.地高辛对心脏的作用不包括 A.加强心肌收缩力 B.减慢心率 C.减慢传导 D.抑制左心室肥厚 E.可使其降低自律性(分数:2.5
7、0)A.B.C.D.E.21.地高辛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上调 受体 C.排 Na+利尿,减少血容量 D.抑制 Na+,K +-ATP 酶 E.抑制磷酸二酯酶(分数:2.50)A.B.C.D.E.22.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卡维地洛可阻断交感神经张力及阻断儿茶酚胺对心肌毒性作用 B.多巴酚丁胺的正性肌力作用仅可短期应用改善症状,不宜作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 C.强心苷与细胞膜上的 Na+,K +-ATP 酶结合 D.米力农仅供短期静脉给药治疗急性心衰 E.噻嗪类利尿药单独使用,适用于轻、中度心力衰竭(分数:2.50)A.B.C.D.E.23.卡托普利抑制的酶
8、A.胆碱酯酶 B.碳酸酐酶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D.Na+,K +-ATP 酶 E.磷酸二酯酶(分数:2.50)A.B.C.D.E.2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心衰和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A.抑制心室的构型重建 B.抑制局部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C.抑制激肽酶,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D.抑制血管的构型重建 E.抑制激肽酶,增加缓激肽的降解(分数:2.50)A.B.C.D.E.25.治疗高血压危象可选用的药物是 A.可乐定 B.硝普钠 C.普萘洛尔 D.依那普利 E.氢氯噻嗪(分数:2.50)A.B.C.D.E.26.能有效地防止和逆转心衰患者的心肌重构的药物是 A.米力农 B.多巴酚
9、丁胺 C.地高辛 D.氢氯噻嗪 E.依那普利(分数:2.50)A.B.C.D.E.27.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眩晕、出汗等“首剂现象”的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卡托普利 C.哌唑嗪 D.硝苯地平 E.氯沙坦(分数:2.50)A.B.C.D.E.28.卡托普利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 C.增加 NO,使小动脉扩张 D.作用于中枢后,使外周交感活性降低 E.使外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耗竭(分数:2.50)A.B.C.D.E.29.氯沙坦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 B.阻断 受体 C.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 D.抑制缓激肽降解 E.阻断
10、血管紧张素受体(分数:2.50)A.B.C.D.E.30.降低肾素活性最强的药物是 A.可乐定 B.卡托普利 C.普萘洛尔 D.硝苯地平 E.肼屈嗪(分数:2.50)A.B.C.D.E.31.长期应用氢氯噻嗪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A.抑制醛固酮分泌 B.排钠,使细胞内 Na+减少 C.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D.排钠利尿,造成体内 Na+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 E.阻断醛固酮受体(分数:2.50)A.B.C.D.E.32.易引起顽固性干咳的抗高血压药是 A.普萘洛尔 B.卡托普利 C.氯沙坦 D.氨氯地平 E.米诺地尔(分数:2.50)A.B.C.D.E.33.可乐定的降压作用主要
11、是 A.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B.使交感递质耗竭 C.阻断中枢与外周 2受体 D.激动中枢与外周 2受体 E.阻断血管 2受体(分数:2.50)A.B.C.D.E.34.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不宜选用 A.甲基多巴 B.可乐定 C.肼屈嗪 D.利血平 E.胍乙啶(分数:2.50)A.B.C.D.E.35.关于高血压药物治疗不适当的是 A.应根据血压升高程度选药 B.根据并发症选用药物 C.高血压危象时宜静脉给药,但不可降压过快 D.必须严格按阶梯法选用药物 E.尽可能做到个体化治疗(分数:2.50)A.B.C.D.E.36.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疗效好的药物是 A.曲美他嗪 B.硝苯地平 C.硝酸甘
12、油 D.考来烯胺 E.普萘洛尔(分数:2.50)A.B.C.D.E.37.能产生一氧化氮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的药物是 A.双嘧达莫 B.硝酸甘油 C.卡维地洛 D.硝苯地平 E.地尔硫革(分数:2.50)A.B.C.D.E.38.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是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改善心肌供血 C.松弛血管平滑肌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以上说法均不对(分数:2.50)A.B.C.D.E.39.硝酸甘油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增加心排出量 B.抑制心肌收缩力 C.降低心肌自律性 D.抑制血小板聚集 E.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分数:2.50)A.B.C.D.E.40.大剂量可引起高铁
13、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是 A.地尔硫革 B.维拉帕米 C.硝酸甘油 D.尼可地尔 E.普萘洛尔(分数:2.50)A.B.C.D.E.41.与硝酸甘油扩张血管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搏动性头痛 C.体位性低血压 D.升高眼内压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分数:2.50)A.B.C.D.E.42.硝酸甘油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是 A.对血管的直接舒张作用 B.阻滞钙离子通道 C.阻断 肾上腺素受体 D.阻断 肾上腺素受体 E.产生一氧化氮(NO),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分数:2.50)A.B.C.D.E.43.硝酸酯类药物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不包括 A.扩张全身容量血管 B.扩
14、张心脏输送血管 C.冠脉血流重新分配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促进氧与血红蛋白分离(分数:2.50)A.B.C.D.E.44.下述对硝酸异山梨酯介绍正确的是 A.口服无效,应舌下含服 B.作用较硝酸甘油强 C.剂量范围个体差异小 D.作用维持时间较硝酸甘油长 E.不良反应较少(分数:2.50)A.B.C.D.E.心血管系统药物(五)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44,分数:110.00)1.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是 A.提高心肌自律性 B. 受体阻断作用 C.抑制 K+外流和 Na+内流 D.促进 K+外流和 Na+内流 E.改变病变区
15、传导速度(分数:2.5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利多卡因的作用机制。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现广泛应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肌梗死并发的心律失常。利多卡因为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降低自律性、缩短APD 和相对延长 ERP、改变病变区传导、抑制 Na+内流、促进 K+外流。故答案为 E。2.宜选用利多卡因治疗的疾病是 A.心房颤动 B.房室早搏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分数:2.5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利多卡因的临床作用。利多卡因为B 类钠通道阻断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急
16、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更有效。故答案为 E。3.奎尼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阻断 受体 B.延长有效不应期 C.阻断 受体 D.减慢传导 E.降低自律性(分数:2.5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药理作用。奎尼丁的药理作用包括: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延长不应期;奎尼丁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还有阻断肾上腺素 受体的作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而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奎尼丁没有阻断 受体的药理作用。故答案为 A。4.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的药物是 A.腺苷 B.维拉帕米 C.胺碘酮 D.普萘洛尔 E.利多卡因(分数:2.50)A.B.C.D.E.
17、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作用。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内源性核苷,可直接进入心肌经磷酸化生成腺苷酸,参与心肌能量代谢,同时参与扩张冠脉血管,增加血流量。维拉帕米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以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故答案为 E。5.可引起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胺碘酮 C.利多卡因 D.奎尼丁 E.维拉帕米(分数:2.50)A.B. C.D.E.解析:6.主要通过阻滞钙通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胺 B.利多卡因 C.普罗帕酮 D.维拉帕米 E
18、.奎尼丁(分数:2.50)A.B.C.D. E.解析:7.关于普罗帕酮叙述错误的是 A.阻滞 Na+内流,降低自律性 B.降低 0 相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减慢传导 C.有普鲁卡因样局麻作用 D.弱的 受体阻断作用,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 E.促进 K+外流,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分数:2.50)A.B.C.D.E. 解析:8.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 A.奎尼丁 B.胺碘酮 C.普萘洛尔 D.利多卡因 E.维拉帕米(分数:2.50)A.B.C.D. E.解析:9.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螺内酯 C.氢氯噻嗪 D.呋塞米 E.氨苯蝶啶(分数:2.50)A.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心血管 系统 药物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