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麻醉学主治医师-19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麻醉学主治医师-1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麻醉学主治医师-19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麻醉学主治医师-19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关于静脉麻醉药,下列说法哪项错误A氯胺酮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静脉麻醉药B羟丁酸钠可引起一过性血清钾升高C依托咪酯对循环影响最小,适用于冠心病和其他心脏储备功能差的患者D异丙酚对循环的影响较等效剂量的硫喷妥钠稍重E异丙酚最适合于门诊手术(分数:1.00)A.B.C.D.E.2.关于硫喷妥钠,下列哪项错误A对循环有明显抑制作用B使脑血流量减少,脑耗氧量降低C使迷走神经作用相对增强D具有抗惊厥作用E其超短效作用是因为代谢快(分数:1.00)A.B.C.D.E.3.硫喷妥钠临床应用较广,但一般很少用于A麻醉诱导B麻醉维持C抗
2、惊厥D防治局部麻醉药中毒E小儿基础麻醉(分数:1.00)A.B.C.D.E.4.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慎用于A颅高压患者B非住院患者C癫痫史患者D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E哮喘史患者(分数:1.00)A.B.C.D.E.5.关于氯胺酮静脉麻醉药,下列说法哪项错误A氯胺酮麻醉常用于短小体表手术B氯胺酮复合麻醉可用于各部位手术C氯胺酮可扩张支气管,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D氯胺酮可导致颅内压升高E氯胺酮可使血压升高,常用于严重休克患者(分数:1.00)A.B.C.D.E.6.氯胺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肝毒性B喉痉挛C精神运动性反应D局部刺激性E抑制循环(分数:1.00)A.B.C.D.E.7.静脉注射丙泊酚药物后,
3、多长时间作用达峰值A30 秒B60 秒C90 秒D120 秒E150 秒(分数:1.00)A.B.C.D.E.8.有关依托咪酯的叙述哪项错误A依托咪酯无镇痛作用B可降低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C麻醉诱导时可出现肌阵挛D常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E可产生注射后疼痛(分数:1.00)A.B.C.D.E.9.关于咪达唑仑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具有逆行性遗忘作用B无组胺释放作用C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D可用于 ICU 患者镇静E可用于全麻诱导(分数:1.00)A.B.C.D.E.10.关于咪达唑仑的叙述,错误的是At 1/2 是 2.13.1hB水溶性药物C可与碱性药物混合后应用D局部刺激轻微E口服首过效应大(分
4、数:1.00)A.B.C.D.E.11.局部麻醉药引起的局部麻醉作用是通过其阻止动作电位所必需的何种离子内流ANa +BK +CCa 2+DCl -EH +(分数:1.00)A.B.C.D.E.12.哪种局部麻醉药在血浆中被胆碱酯酶分解代谢A丁哌卡因B罗哌卡因C利多卡因D甲哌卡因E丁卡因(分数:1.00)A.B.C.D.E.13.关于局部麻醉药中毒,哪一项是错误的A早期出现味觉异常B循环衰竭的发生总是要早于惊厥C注药时注意边注药边回吸,避免误注入血管,有助于防止中毒D局部麻醉药误注入血管内可出现中毒症状E患者会在极短时间内由清醒到惊厥(分数:1.00)A.B.C.D.E.14.给予局部麻醉药的
5、描述错误的是A酯类局部麻醉药的过敏反应较常见,通常是由于内含防腐剂甲基对羟苯甲酸酯引起的B局部麻醉药可以抑制活化中性粒细胞中溶血磷脂酸的作用,因此可降低手术引起的炎性反应C可卡因可引起血管收缩D意外将丁哌卡因注入静脉可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包括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心律等E局部麻醉药的毒性程度通常与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强度成正比(分数:1.00)A.B.C.D.E.15.以下选项中不是治疗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措施为A吸氧B开放静脉,保持循环稳定C静脉给予硫喷妥钠D降温治疗E保护患者(分数:1.00)A.B.C.D.E.16.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A局部麻醉药的解离常数B周围
6、组织结构C神经的粗细D血浆钠离子浓度E局部麻醉药的浓度(分数:1.00)A.B.C.D.E.17.下列哪项不能使局部麻醉药的局部麻醉作用增强A降低 pHB升高 pHC增加剂量D加入缩血管药E加入吗啡(分数:1.00)A.B.C.D.E.18.影响局部麻醉药药理作用的因素,错误的是A剂量大小,pH 均是影响因素B肾上腺素延长局部麻醉药的时效与所用局部麻醉药的种类、浓度及注药部位有关C钙剂可增强局部麻醉药的作用D局部麻醉药透过神经膜的数量取决于碱基的浓度E临床常采用顺序联合法给药,即先注入起效快的药物再在适当时注入长效药(分数:1.00)A.B.C.D.E.19.局部麻醉药中加入肾上腺素,以下说法
7、错误的是A减少不良反应B降低血内浓度C加快给药部位的吸收D延长有效时限E高血压、冠心病者禁用(分数:1.00)A.B.C.D.E.2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局部麻醉药吸收的因素A药物剂量B术前用药C局部麻醉药性能D血管收缩药使用E作用部位(分数:1.00)A.B.C.D.E.21.局部麻醉药中毒时,发生惊厥的主要机制A大脑皮质兴奋B兴奋大脑兴奋性通路C作用于大脑抑制性通路,使下行抑制作用减弱D兴奋交感神经系统E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分数:1.00)A.B.C.D.E.22.局部麻醉药产生局部麻醉作用的原理是A阻滞钠离子内流B阻滞钠离子外流C阻滞钙离子内流D阻滞钾离子外流E阻滞钾离子内流(分数:1.0
8、0)A.B.C.D.E.23.局部麻醉药实用浓度较理论上最低麻醉浓度A基本相等B大 1 倍左右C大 2 倍左右D大 5 倍左右E大 7 倍左右(分数:1.00)A.B.C.D.E.24.普鲁卡因在体内消除的方式是A以原形从肾排出B重新分布于脂肪C在肝氧化分解D被假性胆碱酯酶水解E被单胺氧化酶代谢(分数:1.00)A.B.C.D.E.25.同等剂量时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毒性大小为A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B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C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D丁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E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分数:1.00)A.B.C.D.E.26.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时,成人一次剂量最好不要超过A
9、200mgB300mgC400mgD500mgE600mg(分数:1.00)A.B.C.D.E.27.在局部麻醉药中丁哌卡因常用于术后镇痛的主要原因A神经毒性小B心脏毒性小C对感觉神经影响小D对运动神经影响小E作用时间长(分数:1.00)A.B.C.D.E.28.成人硬膜外应用丁哌卡因极量为A225mgB150mgC400mgD100mgE250mg(分数:1.00)A.B.C.D.E.29.临床上以肌颤搐由_的时间为恢复指数A由 25%恢复至 75%之间B由 30%恢复至 75%之间C由 40%恢复至 75%之间D由 45%恢复至 75%之间E由 50%恢复至 75%之间(分数:1.00)A
10、.B.C.D.E.30.去极化肌松药阻滞的特点不包括A首次静注在肌松出现前有肌纤维成串收缩B对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反应没有易化C对强直刺激或四个成串刺激肌颤搐不出现衰减D非去极化肌松药可拮抗其阻滞作用E可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分数:1.00)A.B.C.D.E.31.Sugammadex 是哪一种肌松药的特异性拮抗剂A罗库溴铵B维库溴铵C顺阿曲库铵D泮库溴铵E阿曲库铵(分数:1.00)A.B.C.D.E.32.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缩短肌松药的神经肌肉阻滞时间A低温B代谢性碱中毒C低钾血症D呼吸性酸中毒E抗癫痛药(分数:1.00)A.B.C.D.E.33.经过霍夫曼(Hofmann)消除的药物是A琥
11、珀胆碱B筒箭毒碱C维库溴铵D阿曲库铵E泮库溴铵(分数:1.00)A.B.C.D.E.34.严重肝、肾衰竭者,最理想的肌松剂是A罗库溴铵B维库溴铵C司可林D泮库溴铵E阿曲库铵(分数:1.00)A.B.C.D.E.35.以下哪种肌松药是经 Hofmann 消除的A维库溴铵B罗库溴铵C顺式阿曲库铵D琥珀胆碱E米库溴铵(分数:1.00)A.B.C.D.E.36.下列哪种情况是应用琥珀胆碱的适应症A高钾血症B大面积创伤C截瘫患者D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E眼球外伤患者(分数:1.00)A.B.C.D.E.37.下列有关肌松剂琥珀胆碱叙述正确的是A作用时间短,属于非去极化肌松剂B相阻滞与使用剂量无
12、关C经肝代谢发生D造成心动过缓E安全用于长期卧床患者(分数:1.00)A.B.C.D.E.38.以下哪种药物可诱发恶性高热A异丙酚B咪达唑仑C琥珀胆碱D依托咪酯E氯胺酮(分数:1.00)A.B.C.D.E.39.下列哪项不是琥珀胆碱相阻滞的特征A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出现肌颤搐易化B出现强直刺激和四个成串刺激的肌颤搐衰减C轻度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D抗胆碱酯酶药可能有拮抗作用E多数患者肌张力恢复延迟(分数:1.00)A.B.C.D.E.40.关于琥珀胆碱,下列说法哪项错误A使颅内压、胃内压、眼内压升高B可引起术后肌痛C可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D经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E禁用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截瘫患者(分
13、数:1.00)A.B.C.D.E.41.静注琥珀胆碱可能发生相阻滞,与哪项因素无关A药量达 710mg/kg 或总量超过 1gB血浆胆碱酯酶异常C电解质紊乱D重症肌无力E配伍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分数:1.00)A.B.C.D.E.42.关于肌松药的拮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胆碱酯酶药可拮抗去极化肌松药B低温可以影响抗胆碱酯酶药对肌松药的拮抗作用C为消除抗胆碱酯酶药所引起的毒蕈碱样作用,常需伍用抗胆碱药物D酸碱与电解质失衡可以影响抗胆碱酯酶药的拮抗作用E使用抗胆碱酯酶药应根据肌张力监测结果,当 T125%时拮抗效果较好(分数:1.00)A.B.C.D.E.4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A胆碱酯酶积聚
14、,乙酰胆碱减少B胆碱酯酶活性增高,乙酰胆碱减少C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积聚D乙酰胆碱被水解为胆碱及乙酸E胆碱酯酶不能被磷酸化(分数:1.00)A.B.C.D.E.44.下列哪种效应不是通过激动 M 受体实现的A心率减慢B胃肠道平滑肌收缩C胃肠道括约肌收缩D膀胱括约肌舒张E瞳孔括约肌收缩(分数:1.00)A.B.C.D.E.45.乙酰胆碱作用的消失,主要通过A突触前膜再摄取B肝、肾代谢C神经末梢的胆碱乙酰化酶水解D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酯酶水解E突触间隙的 MAO 所破坏(分数:1.00)A.B.C.D.E.46.下面关于胆碱能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毒蕈碱样受体兴奋产生心脏抑制,呼吸道和内脏平滑肌
15、收缩B毒蕈碱样受体主要分布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节细胞C烟碱样受体主要分布于外周脏器D腺体的烟碱样受体兴奋,激活细胞内生物效应,引起细胞分泌E突触前烟碱样受体兴奋可能减少节后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分数:1.00)A.B.C.D.E.47.慢性肾衰竭患者肾移植时,最理想的肌松药是A泮库溴铵B阿曲库铵C加拉碘铵D维库溴铵E罗库溴铵(分数:1.00)A.B.C.D.E.48.肾功能障碍患者,作用时间不会延长的药物是A维库溴铵B哌库溴铵C潘库溴铵D多库氯铵E阿曲库铵(分数:1.00)A.B.C.D.E.49.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阿曲库铵通过霍夫曼降解B琥珀胆碱通过假性胆碱酯酶水解C维库溴铵部分经肾
16、排泄D阿曲库铵的代谢产物存在神经肌肉阻滞作用E潘库溴铵可引起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分数:1.00)A.B.C.D.E.50.下列哪种情况不宜应用阿曲库铵A支气管痉挛患者B肝功能受损的患者C肾功能受损的患者D儿童患者E老年患者(分数:1.00)A.B.C.D.E.麻醉学主治医师-19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关于静脉麻醉药,下列说法哪项错误A氯胺酮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静脉麻醉药B羟丁酸钠可引起一过性血清钾升高C依托咪酯对循环影响最小,适用于冠心病和其他心脏储备功能差的患者D异丙酚对循环的影响较等效剂量的硫喷妥钠稍重E异丙酚最适合于门诊手术(分数:1.00)A.B. C.
17、D.E.解析:羟丁酸钠麻醉后使血钾下降,主要由于其代谢时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造成的。2.关于硫喷妥钠,下列哪项错误A对循环有明显抑制作用B使脑血流量减少,脑耗氧量降低C使迷走神经作用相对增强D具有抗惊厥作用E其超短效作用是因为代谢快(分数:1.00)A.B.C.D.E. 解析:硫喷妥钠超短效作用与药物的再分布有关。3.硫喷妥钠临床应用较广,但一般很少用于A麻醉诱导B麻醉维持C抗惊厥D防治局部麻醉药中毒E小儿基础麻醉(分数:1.00)A.B. C.D.E.解析:硫喷妥钠用于麻醉维持易因蓄积过量而中毒。4.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慎用于A颅高压患者B非住院患者C癫痫史患者D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E哮喘史患者(
18、分数:1.00)A.B.C.D. E.解析: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对老年人的心血管抑制更重。5.关于氯胺酮静脉麻醉药,下列说法哪项错误A氯胺酮麻醉常用于短小体表手术B氯胺酮复合麻醉可用于各部位手术C氯胺酮可扩张支气管,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D氯胺酮可导致颅内压升高E氯胺酮可使血压升高,常用于严重休克患者(分数:1.00)A.B.C.D.E. 解析:对低血容量患者应先纠正休克,否则,在体内儿茶酚胺储存不足时,由于氯胺酮对心肌的抑制,反而会使血压下降。6.氯胺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肝毒性B喉痉挛C精神运动性反应D局部刺激性E抑制循环(分数:1.00)A.B.C. D.E.解析
19、:7.静脉注射丙泊酚药物后,多长时间作用达峰值A30 秒B60 秒C90 秒D120 秒E150 秒(分数:1.00)A.B.C. D.E.解析:8.有关依托咪酯的叙述哪项错误A依托咪酯无镇痛作用B可降低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C麻醉诱导时可出现肌阵挛D常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E可产生注射后疼痛(分数:1.00)A.B.C.D. E.解析: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9.关于咪达唑仑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具有逆行性遗忘作用B无组胺释放作用C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D可用于 ICU 患者镇静E可用于全麻诱导(分数:1.00)A. B.C.D.E.解析:咪达唑仑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常用于抗焦虑、催
20、眠等作用。10.关于咪达唑仑的叙述,错误的是At 1/2 是 2.13.1hB水溶性药物C可与碱性药物混合后应用D局部刺激轻微E口服首过效应大(分数:1.00)A.B.C. D.E.解析:咪达唑仑不能用 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见药品说明书。11.局部麻醉药引起的局部麻醉作用是通过其阻止动作电位所必需的何种离子内流ANa +BK +CCa 2+DCl -EH +(分数:1.00)A. B.C.D.E.解析:12.哪种局部麻醉药在血浆中被胆碱酯酶分解代谢A丁哌卡因B罗哌卡因C利多卡因D甲哌卡因E丁卡因(分数:1.00)A.B.C.D.E. 解析:酯类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假性胆碱酯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麻醉 主治医师 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