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8-2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8-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8-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8-2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数:2.00)A.能算出发病率B.能算出患病率C.能算出病死率D.能算出特异危险度E.能得到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系2.某地甲肝预防工作做的不好,对下列哪项影响较大(分数:2.00)A.死亡率B.引入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发病率3.形成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分数:2.00)A.普查B.社区实验C.队列研究D.现场实验E.临床试验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因素主要来自(分数:2.00)A.横断面调查B.个案调查中提供的线索C.其他学科、其
2、他领域提出的线索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5.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观察单位间变异程度和样本含量B.抽样方法C.样本含量D.观察单位间变异程度E.调查工作的认真程度6.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是指(分数:2.00)A.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B.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的比例C.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D.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E.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7.某县为农牧业结合区,当调查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人群的绦虫病时,最好采用(分数:2.00)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随意抽样8.要计算筛检试验
3、的阳性预测值,研究者必须掌握(分数:2.00)A.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B.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C.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筛检疾病的患病率D.试验的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E.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筛检疾病的发病率9.几个筛检试验联合使用时,以下哪项论述是错误的(分数:2.00)A.串联可提高特异度B.并联可提高敏感度C.串联时每一试验均为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并联时任何一个试验阳性时即诊断为阳性E.并联可以降低误诊率10.以筛检发现并具有较长临床前期的病例作为存活期研究的观察对象,最可能引起(分数:2.00)A.无应答偏倚B.测量偏倚C.领先时间偏倚D.病程长
4、短偏倚E.诊断怀疑偏倚11.静脉注射吸毒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数:2.00)A.直接病因B.间接病因C.必要病因D.充分病因E.继发病因12.确定某暴露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强度用(分数:2.00)A.该人群中暴露于该因素的暴露率B.相对危险度C.该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D.人群归因危险度E.该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13.疾病的病死率是(分数:2.00)A.该病病人的死亡百分比B.该病死亡率C.该病死亡专率D.每 10 万人的粗死亡率E.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构成比14.流行病学认为病因是(分数:2.00)A.必然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B.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导致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D.能够引起
5、疾病的所有因素E.宿主因素与病原微生物15.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00)A.机体抵抗力减弱B.人群营养不良C.致病因子作用增强D.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E.致病因素、宿主、环境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失去平衡16.关于粗率和标准化率的意义,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粗率因信息粗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B.粗率只有转化为标准化率时才具有流行病学价值C.流行病学中任何有关率的比较都应使用标准化率D.标准化率比粗率提供的信息更准确、可靠E.标准化率只是提供相互比较的基础,它不能作为卫生资源分配的依据17.在诊断试验中,串联是指(分数:2.00)A.同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B.在使用两个
6、及两个以上试验时,只要一个试验结果阳性最终结果就判定为阳性C.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每一个试验结果均阴性最终结果才判定为阴性D.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只要一个试验结果阴性最终结果就判定为阴性E.平行试验18.流行病学医师进行社区诊断最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是(分数:2.00)A.病例系列研究B.横断面调查C.生态学研究D.队列研究E.纵向研究19.在进行因果关系推论前必须排除的是(分数:2.00)A.直接联系B.间接联系、人为联系、虚假联系C.虚假联系、统计学联系D.统计学联系、人为联系E.人为联系、虚假联系20.要进行社区群体诊断,流行病学工作者的首要工作是(分数:2.00)A.制订
7、诊断标准B.实验室检查C.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D.计算发病率E.描述疾病分布21.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是(分数:2.00)A.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B.致病力、传染性、流行性C.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D.散发、流行、大流行E.致病力、传染性、易感性22.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分数:2.00)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B.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C.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D.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E.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23.直接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分数:2.00)A.病死率B.发病率C.治愈率D.生存率E.患病率24.从流行病学病因观出发下列哪种因果联接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分
8、数:2.00)A.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多因单果D.多因多果E.因果链25.病例对照研究中,描述疾病与某因素联系强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B.超额危险度C.特异危险度D.标化死亡率E.比值比26.抽样调查中抽样方法的随机误差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分数:2.00)A.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E.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27.轮状模型的外轮有哪些组成部分(分数:2.00)A.生物环境、理化环境、社会环境B.理
9、化环境、精神因素C.宿主、营养水平、医疗水平D.社会环境、心理因素E.病因、宿主28.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分数:2.00)A.横断面研究B.纵向研究C.常规资料分析D.临床试验E.生态学研究29.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是指(分数:2.00)A.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B.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的比例C.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D.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E.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30.流行病学三角学说的三个构成因素是(分数:2.00)A.致病因素、宿主、环境B.致病因素、宿主、传播途径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D.生物因素、理化因素、
10、社会因素E.宿主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心理因素31.分层抽样要求(分数:2.00)A.层内变异大B.层内变异小C.各层的特征等于总体的特征D.层间变异大,层内变异小E.样本含量应等于随机抽样 1.5 倍32.在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分数:2.00)A.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B.该病的患病率增加C.联系的强度不明显D.因果关系一定成立E.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增大3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分数:2.00)A.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的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B.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C.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D.
11、年龄和性别必须作为配对条件E.对所研究的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但又不是研究因素的应列为配对条件34.在筛检试验中,并联可以(分数:2.00)A.提高特异度B.提高阳性预测值C.提高灵敏度D.降低假阳性率E.提高假阴性率35.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分数:2.00)A.分层抽样B.单纯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E.方便抽样3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研究对象代表性最好(分数:2.00)A.一个医院所有已诊断的病例;同一医院内患其他病的病人B.多个医院或门诊部的病例;多个医院或门诊部诊断的其他病例C.多个医院或门诊部的病例;病例所在同一街道或住宅区中的健康人D.社区中所有新诊断的病例;
12、在社区中随机抽样的非病例E.多个医院或门诊部的病例;在社区中随机抽样的非病例37.估计样本含量时,所需的容许误差愈小,则(分数:2.00)A.所需样本含量愈小B.所需样本含量愈大C.求得的样本愈准确D.不影响样本含量E.以上均不正确38.研究何种成员最易将传染病带入家庭,常采用(分数:2.00)A.引入率B.性别发病专率C.性别患病专率D.年龄别发病专率E.续发率39.某项筛检试验的阳性判定标准提高(严格)将会导致(分数:2.00)A.特异度升高B.灵敏度升高C.假阴性率降低D.假阳性率升高E.灵敏度升高、假阳性率降低40.下列哪项关于描述性研究用途的叙述是错误的(分数:2.00)A.描述疾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流行病学 练习 试卷 18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