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血液学检验-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血液学检验-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血液学检验-1及答案解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临床血液学检验-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原红与原粒的区别时,不符合原红的特点的是( ) A胞体大,可见突起 B染色质粗粒状 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 D胞浆呈均匀淡蓝色 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分数:1.00)A.B.C.D.E.2.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 A前活化素转变为活化素 B血浆素原转变为血浆素 C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 2巨球蛋白对凝血酶灭活 E抗活化素抑制血浆活化素(分数:1.00)A.B.C.D.E.3.体内抗凝血系统包括( ) A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B单核吞噬细胞的清除功能 C抗凝血酶产生 D肝素的合成 E
2、上述 4 项共同作用(分数:1.00)A.B.C.D.E.4.完成血小板黏附功能所需条件是( ) A血小板数量增多 B微血管壁的结构正常 CGPIb 和 vWF 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的存在 D血浆总蛋白、血液电解质浓度及 pH 值均正常 EGPb 和 vWF 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存在(分数:1.00)A.B.C.D.E.5.血浆 -血小板球蛋白浓度及血小板第 4 因子的浓度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二者均增高,表明血小板被激活 B二者均增高,表明血小板未被激活 C二者均正常,表明血小板被激活 D二者均减低,表明血小板被激活 E二者均减低,表明血小板未被激活(分数:1.00
3、)A.B.C.D.E.6.在干细胞培养中,加入 EP 后可形成下列何种集落( ) ACFU-G BCFU-M CCFU-E DCFU-Meg ECFU-GM(分数:1.00)A.B.C.D.E.7.下列哪项不属正常骨髓象特征( ) 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B见到少量的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等骨髓成分 C全片(1.5cm3.0cm)有 30 个巨核细胞 D粒红比值为 10:1 E幼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 2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分数:1.00)A.B.C.D.E.8.外源凝血系统和内源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下列哪一个凝血因子( )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分数:1.00)A.B
4、.C.D.E.9.巨核细胞胞体较大,核分叶,无核仁,浆内充满紫红色颗粒,周边无血小板形成,符合下列哪种巨核细胞的特点( ) A幼稚型 B颗粒型 C产血小板型 D裸核型 E原始巨核细胞(分数:1.00)A.B.C.D.E.10.红斑狼疮因子(LE 因子)属于( ) AIgG 型抗核抗体 BIgM 型抗核抗体 CIgA 抗体 DIgE 型抗核抗体 EIgD 型抗体(分数:1.00)A.B.C.D.E.11.关于凝血酶时间(T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正常人 TT 为 1618 秒 B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时间即 TT C又称凝血酶凝固时间(TCT) D主要反映凝血过
5、程第一阶段有无异常 E若超过正常对照 3 秒以上即为异常(分数:1.00)A.B.C.D.E.12.蛋白 S(PS)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下列哪一物质( ) A蛋白 C B维生素 K C血栓调节蛋白 D蛋白 Z E肝素辅助因子(分数:1.00)A.B.C.D.E.13.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以反映( ) A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B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状态 D抗凝血系统功能 E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抑制物含量(分数:1.00)A.B.C.D.E.14.最适宜用于鉴别原粒和原淋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染色 C碱性磷酸酶 D-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
6、酸酶(分数:1.00)A.B.C.D.E.15.血小板黏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对诊断下列哪种疾病是正确的( ) A两者均增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 B两者均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C前者增高、后者减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前者减低、后者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E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可见于心肌梗死患者(分数:1.00)A.B.C.D.E.16.做 PAgT 时,试验前 1 周内病人禁服阿司匹林类药物,其原因是( ) A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 B阿司匹林促使血小板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 C阿司匹林根本不影响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其聚集 D阿司匹林可减弱血小板的释放反
7、应及聚集 E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促进其聚集(分数:1.00)A.B.C.D.E.17.纤维蛋白系统抑制物有( ) A血浆活化素 B组织活化素 C抗血浆素 D抗活化素和组织活化素 E 1-抗胰蛋白酶(分数:1.00)A.B.C.D.E.18.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试验不包括( ) A凝血酶原时间 B凝血时间 C血浆复钙时间 D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E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分数:1.00)A.B.C.D.E.19.抑制凝血酶活性最主要的物质是( ) A抗凝血酶(AT) B抗凝血酶(AT) C抗凝血酶(AT) D抗凝血酶(AT) E抗凝血酶(AT)(分数:1.00)A.B.C.D.E.20.能诊断
8、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是( ) A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 B体内、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减低 C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 Ristoeetin 无反应 D单克隆抗体(AN 51,SW 2)证实缺乏 GPIb E血小板对 ADP 肾上腺素及 AA、TXA 2的聚集试验正常(分数:1.00)A.B.C.D.E.21.最适宜用来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 C碱性磷酸酶 D-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酸酶(分数:1.00)A.B.C.D.E.2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下述疾病,但哪项除外( ) A严重肝病 B维生
9、素 K 缺乏症 C纤维蛋白原缺乏 D阻塞性黄疸 E血友病(分数:1.00)A.B.C.D.E.23.在 pH6.5 磷酸盐缓冲液中,泳向阳极的血红蛋白为( ) AHbH BHbJ CHbE DHbS EHbF(分数:1.00)A.B.C.D.E.24.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涂片可发现较多的细胞是( ) A大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中毒变性 C异型淋巴细胞 D幼稚单核细胞 E幼稚粒细胞(分数:1.00)A.B.C.D.E.25.MIC 小组命名的 AML-M2 标志染色体畸变是( ) At(9;22) Bt(15;17) Ct(8;21) Dt(8;22) Et(1;19)(分数:1.00)
10、A.B.C.D.E.26.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 A胞体由大到小 B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C核仁从有到无 D颗粒从无至有 E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分数:1.00)A.B.C.D.E.27.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血小板无力症 C尿毒症 D心肌梗死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分数:1.00)A.B.C.D.E.28.下列哪项与血小板黏附功能有关( ) A 血小板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D肌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分数:1.00)A.B.C.D.E.29.HbF 在 2 周岁后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 A2% B5% C1
11、0% D20% E25%(分数:1.00)A.B.C.D.E.30.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中,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是下列哪一对( ) ATXA 2,PGI 2 BTXB 2,PGI 2 CPGG 2,PGD 2 DTXB 2,PGE 2 ETXA 2,HHT(分数:1.00)A.B.C.D.E.31.血小板膜糖蛋白 H b/a(GP b/a)复合物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分泌功能 D凝血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分数:1.00)A.B.C.D.E.3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 ) A生成减少 B消耗过多 C破坏增加 D分布异常
12、 E成熟障碍(分数:1.00)A.B.C.D.E.33.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 ) AF、F、FV、FX BF、F CF、F、F、FX DF、F、F、F EF、F、F、F(分数:1.00)A.B.C.D.E.34.有关血小板黏附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玻珠法正常参考范围 62%4.7% B原理是血小板在体外可黏附或滞留于异物的表面 C玻璃滤器法正常参考范围为 37.02%5.09% D旋转法正常的参考范围为 37.06%5.09%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35.有关血小板膜的结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含糖蛋白 B含单层磷脂 C含 Ca2+-Mg
13、2+-ATP 酶 D含有关受体 E含 Na+-K+-ATP酶(分数:1.00)A.B.C.D.E.36.因子在凝血过程中主要起下列哪一个作用( ) A参与凝血内源凝血途径 B参与凝血外源凝血途径 C参与凝血共同凝血途径 D参与凝血全过程 E参与内源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分数:1.00)A.B.C.D.E.37.出血时间测定延长可见于( ) A、因子缺 B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减少 C止血初期缺陷 D因子活化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分数:1.00)A.B.C.D.E.38.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起动因子( )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分数:1.00)A.B.C.D.E.39.下列哪一组在维持
14、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 A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 B致密颗粒、-颗粒和溶酶体颗粒 CADP、 血小板球蛋白 DATP 和纤维蛋白 E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分数:1.00)A.B.C.D.E.40.关于骨髓穿刺正确的说法是( ) A抽出骨髓的瞬间有特殊感觉 B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 C有髓粒和脂肪滴 D干抽时建议做骨髓活检 E镜下可见尼曼-匹克细胞(分数:1.00)A.B.C.D.E.41.区别中性中幼、中性晚幼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 ) A胞体直径的大小 B染色质粗细情况 C胞浆中颗粒的多少 D胞核的凹陷程度 E胞核的形状(分数:1.00)A.B.C.D
15、.E.42.冷凝集素测定不增高的疾病为( ) A人支原体肺炎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多发性骨髓瘤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肝硬化(分数:1.00)A.B.C.D.E.43.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哪项除外( )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友病 D血管性假血友病 E抗凝物质过多(分数:1.00)A.B.C.D.E.44.血块收缩不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小板第 3 因子缺乏症 D血小板 颗粒缺乏症 E血友病(分数:1.00)A.B.C.D.E.45.下列哪些物质增加使抗止血功能增强( ) A因子、vWF、PAI BPGI 2、t-PA
16、 和 AT C因子、 D因子和激肽释放酶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46.最适宜用来识别原始粒细胞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的是( ) ACD33 BCD3 CCD19 DCD41 ECD44(分数:1.00)A.B.C.D.E.47.最适宜用来鉴别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 C碱性磷酸酶 D-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酸酶(分数:1.00)A.B.C.D.E.48.能够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检查项目是( ) APT B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CD-二聚体测定 DFDP 定量测定 ETT(分数:1.00)A
17、.B.C.D.E.49.下列哪一组是凝血酶原酶( ) Aa、a、Ca 2+离子、PF 3复合物 BXa、Va、Ca 2+离子、PF 3复合物 C、a、Ca 2+离子复合物 DF:Ag、:C 复合物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50.关于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 A其活性随粒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幼红细胞均呈阴性 C单核细胞为阴性,个别呈弱阳性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多呈阳性 E原粒细胞为阴性反应或阳性反应,自早幼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为阳性反应(分数:1.00)A.B.C.D.E.临床血液学检验-1 答案解析(总分:50
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原红与原粒的区别时,不符合原红的特点的是( ) A胞体大,可见突起 B染色质粗粒状 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 D胞浆呈均匀淡蓝色 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原红胞浆的特点:量少,深蓝色,不透明,有油画蓝感。2.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 A前活化素转变为活化素 B血浆素原转变为血浆素 C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 2巨球蛋白对凝血酶灭活 E抗活化素抑制血浆活化素(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前活化素转变为活化素;(2)纤溶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临床 血液学 检验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