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8-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8-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8-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卫执业医师-98-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经肝脏细胞色素 P450 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A减弱 B增强C无变化 D持续时间缩短E潜伏期延长(分数:1.00)A.B.C.D.E.2.关于急性毒性试验中动物选择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要求选择两个不同种属B常选择刚断乳动物C雌雄各半D常用哺乳类动物E每组实验动物的数量因求 LD50方法不同而不同(分数:1.00)A.B.C.D.E.3.人群对环境反应产生的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分布规律是A两头大,中间小B两头小,中间大C最强
2、效应的比例大D最弱效应的比例大E最强和最弱效应的比例几乎相等(分数:1.00)A.B.C.D.E.4.在致畸试验中,活胎检测内容不包括A外观畸形检查B组织病理学检查C内脏畸形检查D体重测量E骨骼畸形检查(分数:1.00)A.B.C.D.E.5.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分数:1.00)A.B.C.D.E.6.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
3、L)是指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 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分数:1.00)A.B.C.D.E.7.以原发性 DNA 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ALIDS 试验 BAmes 试验C基因正向突变试验 D微核试验E染色体畸变试验(分数:1.00)A.B.C.D.E.8.维持某种功能状态的稳定主要有赖于A负反馈 B自身调节C正反馈 D自我复制E前馈(分数:1.00)A.B.C.D.E.9.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 S 状曲线 D非对称 S 状曲线
4、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10.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D血气分配系数E化学物质的沸点(分数:1.00)A.B.C.D.E.11.有关半数致死剂量(LD 50)的阐述,正确的是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发生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BLD 50的值越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CLD 50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D不受染毒途径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E需要结合其他参数才能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分数:1.00)A.B.C.D.E.12.沉降性颗粒物的粒径一般为A510m B1050mC.5075m D.
5、75100mE100m(分数:1.00)A.B.C.D.E.13.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 60mg/kg 体重,安全系数定为 100,一名 60kg 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A0.6mg/(人日) B3.6mg/(人日)C12mg/(人日) D36mg/(人日)E60mg/(人日)(分数:1.00)A.B.C.D.E.14.在给予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A黄素加单氧酶B黄嘌呤氧化酶C细胞色素 P450D细胞色素 P450 还原酶E单胺氧化酶(分数:1.00)A.B.C.D.E.15.进入机体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
6、间的关系被称为A有效剂量 B作用强度C剂量-反应关系 D剂量-效应关系E相关关系(分数:1.00)A.B.C.D.E.16.有一种大气污染物,水溶性,易被上呼吸道吸收,对眼、鼻及支气管有很强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有促癌作用。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雾和酸雨。该污染物最有可能是ASO 2 BNO 2C氯气 DO 3E甲醛(分数:1.00)A.B.C.D.E.17.亚临床状态变化也就是A正常调节变化B蓄积阶段的变化C代偿阶段变化D失代偿阶段变化E耐受阶段的变化(分数:1.00)A.B.C.D.E.18.不属于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的是A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B中毒表现C生化检查及血液学检查D性成熟及交
7、配情况E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分数:1.00)A.B.C.D.E.19.生物标志物在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中可用于A内剂量的测定B宿主易感性的评价C生物有效剂量的测定D早期效应的测量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20.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APAPS BUDPGAC半胱氨酸 D丙氨酸ES-腺嘌呤蛋氨酸(分数:1.00)A.B.C.D.E.21.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A16 小时 B713 小时C1420 小时 D2127 小时E2834 小时(分数:1.00)A.B.C.D.E.22.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
8、的主要方式为A简单扩散 B膜孔滤过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分数:1.00)A.B.C.D.E.23.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为A低浓度长期作用B对机体危害的复杂性C作用广泛性和途径多样性D污染物的多变性和综合作用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24.外来化学物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主要影响是A生长迟缓和功能不全B畸形C胚胎死亡D着床减少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25.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死亡者中,80%以上是有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易感性增强的主要因素是A性别 B膳食C遗传 D职业E健康状况(分数:1.00)A.B.C.D.E.2
9、6.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氯氟烃类的污染B燃料燃烧过程排放 SOx/NOx过多C太阳紫外线辐射过强D光化学烟雾污染E宇宙环境变化(分数:1.00)A.B.C.D.E.27.全球气候变暖在医学上的主要危害是A中署病例增多B虫媒性疾病发病率增加C损伤人类体温调节中枢D人类对疾病的抵抗降低E人类寿命缩短(分数:1.00)A.B.C.D.E.28.PM2.5 是指直径A2.5m 的颗粒物B2.510m 的颗粒物C2.55m 的颗粒物D=2.5m 的颗粒物E2.5m 的颗粒物(分数:1.00)A.B.C.D.E.29.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作用存在易感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A性别不同 B年龄不同C生活
10、条件的差异 D营养状况的差异E机体的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分数:1.00)A.B.C.D.E.30.致畸试验的染毒期应安排在A着床期 B器官发生期C胎儿期 D新生儿期E胚泡形成期(分数:1.00)A.B.C.D.E.31.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分数:1.00)A.B.C.D.E.32.在致畸试验中,提示啮齿类动物“受孕”(交配)的证据是A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B雌性动物的活动C有阴栓发现D雌雄动物数
11、目的比例E雌性动物的体重增加(分数:1.00)A.B.C.D.E.33.下列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污染作业环境,引起职业中毒A铅 B汞C锰 D铁E铝(分数:1.00)A.B.C.D.E.34.主要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过氧化而损害肺泡的大气污染物质是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C硫酸雾 D甲醛E船(分数:1.00)A.B.C.D.E.35.进入体内经过生物转化使其毒性增强的污染物是ASO 2 BCO 2CBaP DDDTEPb(分数:1.00)A.B.C.D.E.36.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B引起 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
12、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分数:1.00)A.B.C.D.E.37.碘缺乏病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除了A早产、死胎B单纯性聋哑C视野缩小D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E克汀病(分数:1.00)A.B.C.D.E.38.必须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不包括下列哪项A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B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特殊功能C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D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E参与体内维生素的合成(分数:1.00)A.B.C.D.E.39.属于慢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探讨 LOAEL 和 NOAELB阐明毒物作用机制C观察中毒症状D探讨剂量-反应关系E以上都是(分数:1.00)
13、A.B.C.D.E.40.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如事先给予动物 SKF-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A黄素加单氧酶B谷胱甘肽 S-转移酶C环氧化物水化酶D超氧化物歧化酶E混合功能氧化酶(分数:1.00)A.B.C.D.E.41.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A炭粒 B香烟烟雾C尘螨 DCO 2ECO(分数:1.00)A.B.C.D.E.42.属于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是A细胞色素 P450 氧化酶BFAD 氧化酶C辅酶-细胞色素 P450 还原酶D黄嘌呤氧化酶ENADH-细胞色素 b5 还原酶(分数:1.00)A.B.C.D
14、.E.43.关于急性毒性说法正确的是A是指机体瞬间内接触外来化合物在短期内所引起的毒效应B是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物在短期内所引起的毒效应C是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D是指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E毒效应观察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分数:1.00)A.B.C.D.E.44.Ames 试验所用的营养缺陷型菌株在缺乏哪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A组氨酸 B色氨酸C半胱氨酸 D丝氨酸E甘氨酸(分数:1.00)A.B.C.D.E.45.器官形成期这一阶段对致畸作用的敏感性最强,受到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先天性畸形。人体
15、主要器官系统的形成期是受精后第几周A13 B38C58 D410E510(分数:1.00)A.B.C.D.E.46.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分数:1.00)A.B.C.D.E.47.一次污染物是指A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形状保持不变B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物理性变化C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他物质发生了反应D原
16、来就存在在环境中的化学物E自然环境中的化学物(分数:1.00)A.B.C.D.E.48.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A自然环境 B生活环境C劳动环境 D社会环境E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分数:1.00)A.B.C.D.E.49.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A环氧化物水化酶 B-酯酶C-酯酶 DDT-黄素酶E胰蛋白酶(分数:1.00)A.B.C.D.E.50.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98-1 答案解析(总分:5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医师 98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