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25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25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252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综合-252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0,分数:120.00)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点的医家是(分数:6.00)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震亨2.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分数:6.00)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相互消长D.相互转化3.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规律,心病及肺属于(分数:6.00)A.相克B.相侮C.相乘D.子病犯母4.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分数:6.00)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生成B.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D.固摄精
2、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5.素问水热穴论的“胃之关”是指(分数:6.00)A.肾主宰水液代谢的作用B.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C.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D.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水液运行的作用6.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和”的理论基础是(分数:6.00)A.六腑的形体特点为空腔器官B.六腑都是接受饮食物的受盛器官C.六腑都不是贮藏精气的器官D.六腑既是受盛水谷又是传化糟粕的器官7.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分数:6.00)A.脾、肾、小肠、三焦的功能B.心、肾、小肠、膀胱的功能C.肺、肾、三焦、小肠的功能D.肺、脾、肾、三焦的功能8.经过气街的经脉是(分数:6.00)A.足阳明与足少阳
3、B.手少阳与足少阳C.手阳明与足阳明D.足厥阴与足太阳9.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向心性联系的是(分数:6.00)A.十二正经B.十五别络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10.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可致(分数:6.00)A.脉凝泣而变色B.皮槁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D.肉胝皱而唇揭11.痰浊蒙蔽心包,神志改变的特征是(分数:6.00)A.狂言,谵语B.神昏,痴呆C.喜悲,欲哭D.烦躁,心悸不安12.“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分数:6.00)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13.“身以前皆热”是哪一经气盛的表现?(分数:6.00)A.足太
4、阴脾经B.任脉C.冲脉D.足阳明胃经14.防止病邪侵害属于(分数:6.00)A.既病防变B.未病先防C.因时制宜D.因地制宜15.总结概括问诊内容为“十问歌”的医家是(分数:6.00)A.喻嘉言B.张仲景C.张景岳D.李时珍16.睑废属(分数:6.00)A.目神主病B.目色主病C.目形主病D.目态主病17.绛舌黄白苔的主病是(分数:6.00)A.阴虚火旺B.阴虚夹湿C.气营两燔D.湿热内盛18.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多由(分数:6.00)A.心气大伤,精神散乱B.瘀热互结,上扰神明C.气郁化痰,痰火扰心D.痰气郁结,阻蔽神明19.中午寒战,午后即发热恶热,汗出好转,每日 1
5、次,伴有头痛,其病属(分数:6.00)A.湿温病B.少阳病C.疟疾病D.瘟疫病20.以下属于七绝脉的是(分数:6.00)A.偃刀脉B.麻促脉C.转豆脉D.釜沸脉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60.00) A.经别 B.别络 C.奇经 D.孙络(分数:12.00)(1).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分数:6.00)A.B.C.D.(2).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分数:6.00)A.B.C.D. A.头晕目眩 B.神昏痴呆 C.肢体麻木 D.痰核瘰疬(分数:12.00)(1).痰停经络可以引起(分数:6.00)A.B.C.D.(2).痰迷心窍可以引起(分数:6.00)A
6、.B.C.D. 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 B.久病耗血,年老精亏 C.邪热炽盛,煎灼津液 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分数:12.00)(1).引起血燥生风的原因是(分数:6.00)A.B.C.D.(2).引起热极生风的原因是(分数:6.00)A.B.C.D. A.热极津枯 B.痰火内蕴 C.寒极阳衰 D.湿邪郁蒸(分数:12.00)(1).苔黑而裂,多为(分数:6.00)A.B.C.D.(2).苔黑而滑润,多为(分数:6.00)A.B.C.D. A.胀痛 B.灼痛 C.刺痛 D.重痛(分数:12.00)(1).肝火上炎所致头痛是(分数:6.00)A.B.C.D.(2).外感风湿所致头痛是(分数:6
7、.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5,分数:120.00)21.“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关系是(分数:8.00)A.肾的蒸化,有助于水液代谢B.脾胃运化,依赖于肾的蒸化C.肾的纳气,依赖于肺气的肃降D.肾中精气,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22.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分数:8.00)A.推动生长发育B.温煦脏腑组织C.激发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D.主司肢体的寒温和运动23.循行于腹部的经脉有(分数:8.00)A.足阳明胃经B.任脉C.手太阴肺经D.足太阴脾经24.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有(分数:8.00)A.疼痛,多为胀痛,走窜不定B.出血,颜色紫暗,夹有血块C.肿块,瘀积体内,可见瘕聚D
8、.望诊,舌色紫暗,面色黧黑25.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味过于酸”则(分数:8.00)A.肝气以津B.肾气不衡C.脾气乃绝D.心气喘满26.津伤化燥的病变多见于哪几个脏腑(分数:8.00)A肺B肝C胃D.大肠27.气机失调包括的病理变化有(分数:8.00)A.脏腑之气逆上B.气无力升举C.脏腑功能减退D.气的外出受阻28.“寒因寒用”属于(分数:8.00)A.逆治法B.治病求本C.急则治标D.从治法29.津液中“液”的基本特征有(分数:8.00)A.浊而黏稠B.流动性小C.起濡养作用D.布散于孔窍30.下列叙述中,体现“因人制宜”的有(分数:8.00)A.因病人处于盛夏季节,而慎用温热药B.病人
9、体质强弱不同治疗用药有别C.病人处于产后,慎用通泄走窜之品D.病人年龄不同,用药不同31.妇女面青,多由于(分数:8.00)A.月经不调B.肝强脾弱C.水饮内停D.肝肾阴虚32.音哑的主要病机是(分数:8.00)A.肺肾阴虚B.热邪壅肺C.风寒袭肺D.风热犯肺33.下列哪项符合脾胃虚弱泄泻的特点(分数:8.00)A.大便时溏时秘B.水谷不化C.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多D.舌淡红苔薄白34.主湿证的脉象有(分数:8.00)A.滑脉B.细脉C.濡脉D.缓脉35.下列与俞穴按诊有关的是(分数:8.00)A.局部有条索状物B.出现结节C.有敏感反应点D.有波动感中医综合-252 答案解析(总分:300.0
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0,分数:120.00)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点的医家是(分数:6.00)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 D.朱震亨解析:考点 绪论 金元四大家 解析 李杲,字东壁,又称东垣老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以补益脾胃为主,被称为补土派。2.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分数:6.00)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 C.相互消长D.相互转化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 指导治疗 解析 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是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针对阴阳偏衰确立的治疗方法。阴中求阳是治疗阳偏衰的方法,是在补阳的基础上配合补阴,使“阳得阴助而生化
11、无穷”。阳中求阴是治疗阴偏衰的方法,是在补阴的基础上配合补阳,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阴阳相互促进原理指导下,在补阴或补阳的基础上配合补益对方的方法,就可达到更佳的补阴或补阳的目的,所以说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阴阳互根互用。3.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规律,心病及肺属于(分数:6.00)A.相克B.相侮C.相乘 D.子病犯母解析:考点 五行学说 说明传变 解析 心在五行属火,肺在五行属金,火能克金,心能克肺,心病及肺是由火传金,是过度克制,属于相乘。4.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分数:6.00)A
12、.纳气归肾,促进元气生成B.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解析:考点 藏象学说 肾的功能 解析 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是指肾精充足,则摄纳肺吸入的清气,维持呼吸的深长;元气由肾中精气所化,肾精充足,则元气化生有源。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是肾中精气气化作用的体现。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是肾中精气主司固摄功能的体现。5.素问水热穴论的“胃之关”是指(分数:6.00)A.肾主宰水液代谢的作用B.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 C.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D
1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水液运行的作用解析:考点 藏象学说 肾的功能 解析 “胃之关”,是指肾而言的。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肘肿者,聚水而生病也。”肾为胃之关,是针对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而言的。肾主水,主管水液代谢,是依靠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实现的。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失常,则关门不利,引起尿少,水肿等变化。6.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和”的理论基础是(分数:6.00)A.六腑的形体特点为空腔器官B.六腑都是接受饮食物的受盛器官C.六腑都不是贮藏精气的器官D.六腑既是受盛水谷又是传化糟粕的器官 解析:考点 藏象学说 六腑特点 解
14、析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实而不能满的特性,既能受盛水谷又能传化糟粕,故有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和”的说法。六腑的形体特点为空腔器官,是指六腑在解剖形态上的特点。六腑都是接受饮食物的受盛器官,是指六腑的功能。六腑都不是贮藏精气的器官,是指六腑在功能上与五脏的区别。7.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分数:6.00)A.脾、肾、小肠、三焦的功能B.心、肾、小肠、膀胱的功能C.肺、肾、三焦、小肠的功能D.肺、脾、肾、三焦的功能 解析:考点 气血津液 津液代谢 解析 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由于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疏通调节着水液代谢的道路;脾主运
15、化,运化水液,在水液的转输布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主管调节水液代谢;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水液代谢的通道。所以津液代谢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8.经过气街的经脉是(分数:6.00)A.足阳明与足少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C.手阳明与足阳明D.足厥阴与足太阳解析:考点 经络学说 经脉循行 解析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在经脉的循行过程中,经过气街的是足阳明与足少阳。9.
16、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向心性联系的是(分数:6.00)A.十二正经B.十五别络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解析:考点 经络学说 十二经别 解析 具有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向心性联系功能的是十二经别。十二经别都是从四肢部别出,进入体内后又都是向心性的循行,对于扩大经络的联系和由外而内地传递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10.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可致(分数:6.00)A.脉凝泣而变色B.皮槁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 D.肉胝皱而唇揭解析:考点 病因学说 五味偏嗜 解析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长期偏嗜某味,就会引起所入之脏功能
17、偏盛,引起疾病发生。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辛,辛入肺,肺旺乘肝,则出现肝的“华”和“体”的变化,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故见筋急而爪枯。11.痰浊蒙蔽心包,神志改变的特征是(分数:6.00)A.狂言,谵语B.神昏,痴呆 C.喜悲,欲哭D.烦躁,心悸不安解析:考点 病因学说 痰饮瘀血 解析 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形成以后,可随气的运行而无处不到,痰浊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狂言,谵语,多为痰火扰心的表现。神昏、痴呆是痰浊蒙蔽心包,神志改变的特征。12.“寒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医 综合 25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