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6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6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69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6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我国,爱国主义( )(分数:2.00)A.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B.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C.体现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D.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3
2、.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他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地护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内涵相近的是( )(分数:2.00)A.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B.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C.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3、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 )(分数:2.00)A.公平正义B.自由平等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5.“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对理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分数:2.00)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B.理想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C.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D.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这句话论述了理想的作用,包括( )(分数:2.00)A.满足人生的全部愿望B.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C.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D.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7.理想信念是
4、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分数:2.00)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分数:2.00)A.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D.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弘扬民
5、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0.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下列选项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是( )(分数:2.0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互利、和谐、共赢、发展1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分数:2.00)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1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团结统一B.爱好和
6、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更加丰富,包括( )(分数:2.00)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B.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C.爱国主义与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D.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14.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爱国统一战线具体包括( )(分数:2.00)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5.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改革创新包括(
7、)(分数:2.00)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16.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 )(分数:2.00)A.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B.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C.树立民族自尊心D.树立民族优越感17.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分数:2.00)A.人为什么活着B.怎样对待生活C.怎样选择人生道路D.怎样生活才有价值18.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分数:2.
8、00)A.强调以个人为中心B.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C.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D.认为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19.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下列属于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有( )(分数:2.00)A.个体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B.个体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C.个体通过劳动对于社会的贡献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20.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标准外,还需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评价人生价值应坚持的原则有( )(分数:2.00)A.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统一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的统一D
9、.动机和效果的统一21.下列属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的是( )(分数:2.00)A.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B.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C.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D.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22.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就要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 )(分数:2.00)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23.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做到( )(分数:2.00)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
10、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24.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25.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下面选项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分数:2.00)A.“信近于义,言可复也”B.“为人思诚,信以行
11、义”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B.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2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28.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要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进行道德修养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分数:2.00)A.知行统一的
12、方法B.慎独自律的方法C.学思并重的方法D.省察克治的方法29.公共生活的特征有( )(分数:2.00)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30.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 )(分数:2.00)A.继承性B.基础性C.广泛性D.简明性3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分数:2.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奉献社会32.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社会的
13、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因此,除了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产生了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其中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是( )(分数:2.00)A.资本主义法律B.封建制法律C.奴隶制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而逐步形成的,在其组成中,除去处于统帅地位的法律,包括( )(分数:2.00)A.宪法B.民法商法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34.“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道德和法
14、律的关系是( )(分数:2.00)A.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B.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C.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D.道德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35.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由国家保证实施,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 )(分数:2.00)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止B.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C.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D.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认可36.当前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 )(分数:2.00)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具有广泛的人民性C.具有体现社会
15、发展规律的科学性D.具有对比发达国家法律体系的成熟性3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极其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它( )(分数:2.00)A.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B.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C.应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适应,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与反映38.法治观念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治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和片断的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 )(分数:2.00)A.民主法治观念B.自由平等观念C.公平正义观
16、念D.权利义务观念39.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分数:2.00)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D.价值上的一致关系40.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分数:2.00)A.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C.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观念D.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的观念4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 )(分数:2.00)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4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 )(分数:2.00)A.有法可依
17、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43.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分数:2.00)A.平等权B.人身自由权C.社会经济权D.文化教育权44.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 )(分数:2.00)A.人身自由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宗教信仰自由D.政治自由45.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分数:2.00)A.平等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46.下列
18、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生效要件的有( )(分数:2.00)A.意思表示真实B.采用书面形式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47.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原则是经济法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分数:2.00)A.国家适度干预原则B.效率公平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D.禁止权力滥用原则48.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分数:2.00)
19、A.行政合法性原则B.效率公平原则C.行政合理性原则D.国家适度干预原则49.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分数:2.00)A.罪刑法定原则B.疑罪从无原则C.罪刑相当原则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5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体现在( )(分数:2.00)A.是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C
20、.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D.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6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我国,爱国主义( )(分数:2.00)A.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 B.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 C.体现了
2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D.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解析:解析:爱国主义的内涵,是本学科的核心考点,可谓常考常新。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既体现为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更体现在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3.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他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
22、: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地护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内涵相近的是( )(分数:2.00)A.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B.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C.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解析:题干给出的是知善行德方面的材料,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解读材料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本题题干围绕的关键词“破窗定律”实际上所对应的考点是知善行德的内涵,选项 BC 符合题意。选项 A,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
23、难,终之斯难,本句话的意思是要做到知行统一。选项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是说学思并重。只有选项 BC 符合题意。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 )(分数:2.00)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
24、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涵之一,切莫与本考点混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5.“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对理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分数:2.00)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B.理想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C.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D.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解析:解析: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6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