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南京建邺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南京建邺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南京建邺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南京建邺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沉 湎 (min)角 (jio)色句 读 ( du)惊魂 甫 (b)定 B 迂 ( y)回抹 煞 ( sh) 怪 癖 ( p)自怨自 艾 ( y) C 甄 ( zhng)别 戕 (qing)害慰 藉 ( j)针 砭 (bin) 时弊 D参 省 ( xng) 跬 ( u)步 给 予( i)汗流 浃 (ji) 背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
2、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角 (jio)色,读音错误,角,为多音字,作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 ”之意时,应读 ju;故排除 A。 C甄( zhng)别,读音错误,甄,应读 zhn;慰藉( j),读音错误,为多音字,作 “抚慰 ”之意时,应读 ji;故排除 C。 D 跬 ( u)步,读音错误,应读 ku;故排除 D。所以选 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 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 ( 3分) A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在发展双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
3、,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B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C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 2014年起,凡在江苏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江苏户籍的考生均可在江苏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D新落成的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较以前的普通车站有了明显改善,高清大屏幕 24小时不间断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骗防盗。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成分残缺, “进入 ”缺少宾语,可以补上 “新阶段 ”。 B “买菜
4、、煮饭、干家务活 ”不合逻辑,分类不当。 D “警惕防骗防盗 ”否定不当,意思弄反了。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 3分) 3月 19日,法国战机打响了空袭利比亚的第一炮。对于法国的单干行动,法国外长朱佩强调说,如果北约领导此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反感。事实上,法国打头阵是其对自身利益诉求的结果。在利比亚发生动乱后不久,法国就宣布承认利反对派组织 “利比亚全国委员会 ”为 “代表利比亚人民的唯一合法机构 ”。法国如果不带头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其在利比亚的利益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今年,作为
5、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法国想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进一步提升法 国的国际地位。法国如能主导利比亚战局向其有利的方向发展,对于现任总统萨科齐明年的大选十分重要。 答: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有(每条不超过 10个字): 答案: 维护法国在利的利益。 提升法国国际地位。 利于萨科齐明年大选(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从文段中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来概括即可。如 “事实上,法国打头阵是其对自身利益诉求的结果。 ”“进一步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 ”“对于现任总统萨科齐明年的大选十分重要 ”。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 用 E 现代文阅
6、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 20分) 雪山的长夜 迟子建 午夜失眠,索性起床望窗外的风景。 以往赏夜景,都不是在冬季。春夜,我曾望过被月光朗照得荧光闪闪的春水;夏夜,我望过一叠又一叠的青山在暗夜中呈现的黝蓝的剪影;秋夜,曾见过河岸的柳树在月光中被风吹得狂舞的姿态。只有冬季,我记不起在夜晚看过风景。也难怪,春夏秋三季,窗户能够打开,所以春夜望春水时,能听见鸟的鸣叫;夏夜看青山的剪影时,能闻到堤坝下盛开的野花的芳香;秋夜看风中的柳树时,发丝能直接感受到月光的爱抚,那月光仿佛要做我的一绺头发,从我的头顶倾泻而下,柔顺光亮极了。而到了寒风刺骨的冬季,窗口就像哑巴一样暮气沉沉地紧闭着嘴,窗外除了低沉的云气和
7、白茫茫的雪之外,似乎就再没什么可看的了。 雪山东侧的那簇灯火先自消失了。是凌晨一时许了,想必挖沙人已停止了夜战,歇息去了。而南侧的那簇灯火仍如白莲一样盛开着。我盯着那灯火,就像注视着挚爱的人的眼睛一样。以往归乡,我在小路上散步总是有爱人陪伴。夏季时,我走着走着要停下脚步,不是发现野果子了,就是被姹紫嫣红的野花给吸引住了。我采了野果,会立刻丢进嘴里。爱人笑我是个 “野丫头 ”。有时蚊子闹得凶狂,我就顺手在路边折一根 柳枝,用它驱赶蚊子。而折柳枝时,手指会弥漫着柳枝碧绿而清香的汁液。那时我觉得所有的风景都是那么优美、恬静,给人一种甜蜜、温馨的感觉。可自从爱人因车祸而永久地离开了我,我再望风景时,那
8、种温暖和诗意的感觉已荡然无存。当我孤独一人走在小路上时,我是多么想问一问故乡的路啊: 你为什么不动声色地化成了一条绳索,在我毫无知觉的时候扼住了他的咽喉?你为什么在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候化成了一支毒剑,射中了我爱人的那颗年轻的心? 青山不语,河水亦无言,大自然容颜依旧,只是我的心已苍凉如秋水。以往我是多么贪恋于窗外的好山好水,可我现在似 乎连看风景的勇气都没有了。 我很庆幸在这个失眠的冬夜里,又能坦然面对窗外的风景了。凌晨两点多,南侧雪山的灯火也消失了。三座雪山没有因为灯火的离去而黯淡,相反,它们在星光下显得更加的挺拔和光华。当你的眼睛适应了真正的黑暗后,你会发现黑暗本身也是一种明亮。仰望天上的星
9、星,我觉得它们当中的哪一颗都可以做我身边的一盏永久的神灯。而先前还如花一样盛开的人间灯火,它们就像我爱人的那双眼睛一样,会在我为之无限陶醉时,不说告别,就抽身离去。雪山沐浴着灿烂的星光,焕发出一种孤寂之美。那隐隐发亮的一道道雪痕,就像它浅浅的笑影一 样,温存可爱。凌晨四时许,星光稀疏了,而天却因为黎明将至呈现着一股深蓝的色调,雪山显得愈发得壮美了。我想我在望雪山的时候,它也在望我。我望雪山,能感受到它非凡的气势和独特的美;而它望我的房屋,是否只是一头牛的影子?而我只是落在这牛身上的一只飞蝇? 我还记得 1998年河水暴涨之时,每至黄昏,河岸都有浓浓的晚雾生成。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望见爱人从小路上
10、归家。他的身后是起伏的白雾,而他就像雾中的一棵柳树。那一瞬间,我有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觉得这幻象一样的雾似乎把爱人也虚幻化了,他在雾中仿佛已不存在。现在想来,死亡就像 上帝撒向人间的迷雾,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它能劫走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 我感谢这个失眠的长夜,它又给予了我看风景的勇气。凌晨的天空有如盛筵已散,星星悄然隐去了,天空只有一星一月遥遥相伴。那月半残着,但它姿态袅娜,就像跃出水面的一条金鱼。而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的最后一盏灯。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 【小题 1】
1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 【小题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 手法?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3】作者对风景的态度有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6分 ) 【小题 4】著名散文评论家红孩说: “在唯美的前提下,散文无外乎有三种成分:第一,提供多少情感含量;第二,提供多少文化思考含量;第三,提供多少知识含量。 ”请结合文章探究本文提供多少了 “情感含量 ”。 (6分 ) 答案: 【小题 1】 呼应文题,紧扣 “长夜 ”并与结尾相呼应;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引起下文,引出下文对冬日风景的描绘; 为下文写午夜怀念爱人做伏笔。(答到任两点即得满分) 【小题
12、 2】运用了拟人、比喻、反问的 修辞(任两点得 2分)。生动地写出了对爱人离去的震惊和倍感突然(任一点得 1分),强烈地表达了失去爱人的巨大悲痛和对命运无常的怨恨。(任一点得 1分) 【小题 3】贪恋风景 没有看风景的勇气 坦然看风景。( 3分)原因是和爱人亲密无间时看什么都是美好的,所以贪恋;爱人不幸出车祸去世后,就没有了看风景的勇气;雪山的长夜让作者再次领悟到了生命的美好,燃起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又能坦然看风景了。( 3分) 【小题 4】 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对爱人的无限追思,表现了深沉的夫妻之爱; 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
13、作答。文首在全文中的作用,在内容方面,可从开篇点题、渲染气氛等方面作答;在结构上,可从与标题、结尾等呼应方面、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等方面,结合着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只需根据画线句子答出修辞手法,然后根据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答出所指对象即可。不需要具体分析。如以第二人称来把故乡的路人格化,为拟人的修辞手法;以 “绳索和毒箭 ”来比喻故乡的路;连用两个反问句;故运用了拟人 、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在作用方面,可结合着修辞手法的特有作用和画线语句所指的内容来答即可。如拟人、比喻一般要从生动形象
14、的角度,反问一般有质问,语气强烈的作用;内容上,可从爱人的离去方面的内容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如从与爱人亲密无间时、爱人出车祸后、再次观看雪山的长夜后三方面来答出由贪恋到没有勇气再到坦然面对风景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理解 “情感含量 ”大意,理解景与情的融合,从自然、爱人、生活三个角度,把作者的情感态度答出来即可。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论述类作品阅读( 14分) 粗鄙文化伤害了谁 冯骥才 我们一向自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但那是古代。而我们今天的文化却正在走向粗鄙化 ! 读一读媒体和广告上的话语,已经完全不遵循任何文字规范了。没关系,只要能抓住看客或买主就行 !看一看荧屏上的人物,从乾隆皇帝到唐伯虎全都挎刀背剑蹿房越脊了。没关系,只要有收视率就好 !再 听一听全国各处旅游景点的导游小姐讲述的故事,都是胡编乱造,没关系,只要收到了门票费就 “0K”! 从这无所不在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问题。我们的公众已然生活在这种日益粗俗不堪的环境中了。 当然,文化的粗鄙化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如果追根溯源,至少有三百年日益恶化的历
16、史。它的起点应该是满人入关。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满人入关的结果是被汉文化同化掉。为此洋洋得意于雄强深厚的汉文化所具有的神奇的同化能力。其实同化是相互的。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同化满人时,也被满人粗浅的“马背文化 ”所稀释。比较一下华丽外露的清 文化与雍容醇厚、平和内敛的明文化,便会看出其中的深层的损害性的变化。 清代的整个过程是国力日衰,精神萎缩,文化渐变粗糙。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粗糙的文化自然变为松散。五四运动的进步本质毋庸置疑,但它的文化倾向是过激地破坏传统。从此文化传统在中国革命中总是处在反面的位置。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文化干脆成了革命对象。不间断的政治运动总是从传统
17、文化中寻找敌人,从而获得 “革命动力 ”。这样一直到 “文革 ”末期,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印象里,只剩下 “批红楼 ”“批水浒 ”“批克己复礼 ”。我们的文化已经成了一个 空架子。 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迅猛而来,我们就是以这样一种文化状态与外来文化相撞。自然就成了一片 “文明的碎片 ”。 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是你现在手里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还有你心怀多少文化的自尊与自豪?否则,你辉煌的过去与你的关系并不大。有时,看上去甚至还有点像埃及人那种 “失落的文明 ”呢 ! 一个民族文化的粗鄙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损害,而且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时致使人们丧失文化
18、的自尊与自信。而失去这种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才是最危险的。 【小题 1】从全文看,文化粗鄙化表现 在哪些方面?( 5分) 【小题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分) 【小题 3】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粗鄙化的原因有哪些?( 5分) 答案: 【小题 1】) 语言文字失去规范; 内容胡编乱造; 浮华化、表面化、空壳化。(答对一点得 2分,两点得 4分,三点得 5分) 【小题 2】首先提出观点 我们今天的文化正在走向粗鄙化( 1分);接着摆事实来证明观点( 1分);继而分析文化粗鄙化的原因( 1分);最后指出文化粗鄙化的危害性( 1分) 【小题 3】 满人 “马背文化 ”的稀释; 清代国力日衰,精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南京 高级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