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5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35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范式关注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分数:2.00)A.知识B.动机与情绪C.定势D.人际关系3.科学家在研究某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段休息后,突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促成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分数:2.00)A.远距离联想B.酝酿C.发散思维D.社会因素4.给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图片,30 秒后把图片移开,让其看灰色的屏幕,这时他会“看见”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片。儿童还能根据当时产生
2、的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这种心理现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这种心理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后象B.知觉C.遗觉象D.记忆恢复5.我们头脑中具有的“苹果”表象和每一苹果都相似,又和每一个苹果不同,这反映了表象具有(分数:2.00)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6.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属于(分数:2.00)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7.诵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分数:2.00)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8.鲁迅先生创造“阿 Q”形象的
3、过程是(分数:2.00)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9.小明整个下午都在想如果长大后他成为一名教师会怎么教学生,这一心理过程是(分数:2.00)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10.“龙”的形象是综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而形成的。这种想象的综合形式是(分数:2.00)A.黏合B.夸张C.典型化D.联想11.我们通过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形成了王熙凤的形象,这时反映的想象功能是(分数:2.00)A.再造B.补充C.替代D.预见12.人们能够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
4、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这表现了语言的(分数:2.00)A.创造性B.意义性C.指代性D.结构性13.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是(分数:2.00)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14.“阿爸”中的“阿”是(分数:2.00)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15.座谈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分数:2.00)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对话言语D.独白言语16.展开性程度最低的言语形式是(分数:2.00)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17.下列有关书面言语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具有随意性B.书面言语的出现晚于口语C.书面言语的展开性程度较低D.书面言语的计划
5、性较强18.某患者患有运动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19.某患者患有接受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20.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包括(分数:2.00)A.视觉表象B.听觉表象C.记忆表象D.运动表象21.下列心理现象只有儿童具有而成人没有的是(分数:2.00)A.感觉后象B.知觉C.遗觉象D.记忆恢复22.下面属于无意想象的有(分数:2.00)A.梦B.幻觉C.空想D.幻想23.创造想象活动中包含的思维形态有(分
6、数:2.00)A.原型启发B.典型抽取C.灵感升华D.浮想联翩24.词中蕴含的信息包括(分数:2.00)A.语音B.语义C.构词法D.句法25.对话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情境性B.简略性C.反应性D.随意性26.独白言语的主要特征有(分数:2.00)A.计划性B.展开性C.反应性D.随意性27.书面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计划性B.展开性C.反应性D.随意性28.内部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反应性B.简略性C.隐蔽性D.情境性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9.举例说明思维的特征。(分数:2.00)_30.简述表象的计算理论。(分数:2.00)_31.
7、举例说明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的含义。(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35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范式关注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分数:2.00)A.知识 B.动机与情绪C.定势D.人际关系解析:解析: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表明,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上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这可能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本题选 A。3.科学家在研究某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段休息后,突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促成
8、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分数:2.00)A.远距离联想B.酝酿 C.发散思维D.社会因素解析:解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思考后,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但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被称为酝酿。因此本题选 B。4.给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图片,30 秒后把图片移开,让其看灰色的屏幕,这时他会“看见”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片。儿童还能根据当时产生的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这种心理现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这种心理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后象B.知觉C.遗觉象 D.记忆恢复解析:解析:感觉后象是在刺激停止后,感觉
9、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得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将逐渐消失。遗觉象是一种特别具体清晰的视觉表象,即有些儿童在观看了某件东西后,在短时间内(约几分钟)仍保持着异常鲜明、生动、清晰的表象。因此本题选 C。5.我们头脑中具有的“苹果”表象和每一苹果都相似,又和每一个苹果不同,这反映了表象具有(分数:2.00)A.直观性 B.概括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解析:解析:题中描述的心理现象是遗觉象。这种心理现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
10、的,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遗觉象的实质是表象,它反映了表象的直观性。因此本题选 A。6.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属于(分数:2.00)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D.幻想解析:解析: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因此本题选 B。7.诵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分数:2.00)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解析:解析: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
11、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人们在睡眠时做梦没有目的,因此属于无意想象。故本题选 A。8.鲁迅先生创造“阿 Q”形象的过程是(分数:2.00)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幻想解析:9.小明整个下午都在想如果长大后他成为一名教师会怎么教学生,这一心理过程是(分数:2.
12、00)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解析:10.“龙”的形象是综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而形成的。这种想象的综合形式是(分数:2.00)A.黏合B.夸张C.典型化D.联想 解析:11.我们通过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形成了王熙凤的形象,这时反映的想象功能是(分数:2.00)A.再造 B.补充C.替代D.预见解析:解析: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黏合、夸张、典型化和联想都是综合的形式。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夸张又称为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
13、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本题中涉及的综合形式是黏合。因此本题选 A。12.人们能够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这表现了语言的(分数:2.00)A.创造性 B.意义性C.指代性D.结构性解析:解析: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语言的结构性表现在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语言
14、的意义性表现在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语言的指代性是指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因此本题选 A。13.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是(分数:2.00)A.音位 B.语素C.词D.句子解析:解析: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因此本题选 A。14.“阿爸”中的“阿”是(分数:2.00)A.音位B.语素 C.词D.句子解析:解析: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语素包括自由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普通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