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 11及答案解析(总分:2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2.山顶洞人(分数:2.00)_3.周朝的封建制度(分数:2.00)_4.削藩策(分数:2.00)_5.轮台罪己诏(分数:2.00)_6.淝水之战(分数:2.00)_7.两税法(分数:2.00)_郑樵_陈亮_10.宣政院(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11.分析诸子争鸣出现的原因、各家思想以及代表人物。(分数:2.00)_12.论述世家门阀的盛衰。(分数:2.00)_13.
2、试分析北宋中期的形势,论述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分数:2.00)_14.评析清朝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强化。(分数:2.00)_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 11答案解析(总分:2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2.山顶洞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1930 年发现,1933l934 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距今约 18 万年,化石至少属于 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地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
3、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中期更加精细,形状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石箭镞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解析:3.周朝的封建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4、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解析:4.削藩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奏的以削弱诸侯王势力为内容的策论。晁错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之时,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 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印的六个县,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线。)解析:5.轮台罪己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晚年颁布的政令。汉武帝时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的白耕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征和四年
5、(公元前 89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从此,汉武帝停止了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整顿,实行“息民重农”政策。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发展生产。汉武帝政策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生产得以恢复发展。)解析:6.淝水之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383 年东晋与前秦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前秦在基本统一北方的基础上,于 383年由秦王苻坚亲率大军攻晋,东晋命谢安、谢玄率军迎战。双方在淮河对峙。结果晋军大获全胜,前秦数十万大军溃散。此战虽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但是东晋却无力收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延续下来。)解
6、析:7.两税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代后期德宗推行的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780 年,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不分主户、客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人户籍,交纳赋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行商也要纳税。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是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也是税制的一大进步。)解析:郑樵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史学家。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宋室南迁后,曾致书政府官员以自荐,未被所用。晚年专心整理通志二百卷。1149
7、年书成进呈,诏藏秘府,授枢密编修官。一生手不辍书,著述甚丰,今存者,除通志外,尚有夹涤遗稿尔雅注诗辩妄等。)解析:陈亮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绍熙四年(1193年)擢进士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在哲学上,提倡事功,反对空谈性命。批评理学家“道在物先”“事在理先”“存天理,灭人欲”的空谈道德性命的道统论,提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的观点,讲求“救时”“济事”的“功利”。著有龙川文集。)解析:10.宣政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代掌管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1264 年忽必烈始置,
8、初名总制院。1288 年因所统藏族地区军民财赋事关重要,改称宣政院,院使升正一品。宣政院设于大都,在西藏境内设宣慰司。遇地方有事,设行宣政院驻地方处理;重大军事,则由宣政院与枢密院合议处理。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11.分析诸子争鸣出现的原因、各家思想以及代表人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铁器的广泛应用以及牛耕技术的运用,解放和发展了劳动力,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2)政治变革的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地进行争霸战争,统治者广言纳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通史 历年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