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与教育)-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与教育)-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与教育)-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与教育)-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 )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来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分数:2.00)A.维果茨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3.( )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所谓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分数:2.00)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
2、俗水平4.( )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并以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分数:2.00)A.维果茨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5.韦克斯勒提出了( ),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定智商值。(分数:2.00)A.智力B.离差智商C.比例智商D.能力6.( )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包含了若干水平。(分数:2.00)A.维果茨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7.( )把人格的发展看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历八个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分数
3、:2.00)A.维果茨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8.( )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分数:2.00)A.艾里克森B.皮亚杰C.维果茨基D.科尔伯格9.( )指的是特殊的、稳定的内在倾向,它使个体对不同种类的刺激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它是人格的最小构成单位。(分数:2.00)A.气质B.性格C.认知风格D.特质10.艾里克森认为( )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分数:2.00)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11.( )的人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
4、,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分数:2.00)A.冲动型B.沉思型C.场依存D.场独立12.( )儿童在本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分数:2.00)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13.( )的理论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发展,体现了研究人的终生发展的观念,也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分数:2.00)A.艾里克森B.皮亚杰C.维果茨基D.科尔伯格14.被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的是( )。(分数:2.00)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5.( )的人很善于解决需
5、要多个同等可接受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强调多样性和创造性。(分数:2.00)A.辐合思维B.发散思维C.沉思型D.场依存16.一般用智商(IQ)表示智力,智商等于( )。(分数:2.00)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8.荣格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整体型和系列型,人们用这两种相反方式来看待世界。(分数:2.00)_19.智力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分数:2.00)_20.
6、埃里克森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分数:2.00)_21.前习俗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分数:2.00)_22.人格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3.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分数:2.00)_24.为了应对智能差异,我们应当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分数:2.00)_25.学生之间性别差异对教育有什么影响?(分数:2.00)_26.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数:2.00)_27.简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分数:2.00)_四
7、、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论述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有何差异,应该对他们如何进行教育?(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与教育)-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 )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来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分数:2.00)A.维果茨基 B.皮亚杰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解析:3.( )是在小学
8、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所谓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分数:2.00)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解析:4.( )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并以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分数:2.00)A.维果茨基B.皮亚杰 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解析:5.韦克斯勒提出了( ),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定智商值。(分数:2.00)A.智力B.离差智商 C.比例智商D.能力解析:6.( )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包含了若干水平。(分数:2.00)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9、C.艾里克森D.科尔伯格解析:7.( )把人格的发展看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历八个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分数:2.00)A.维果茨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 D.科尔伯格解析:8.( )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分数:2.00)A.艾里克森B.皮亚杰C.维果茨基 D.科尔伯格解析:9.( )指的是特殊的、稳定的内在倾向,它使个体对不同种类的刺激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它是人格的最小构成单位。(分数:2.00)A.气质B.性格C.认知风
10、格D.特质 解析:10.艾里克森认为( )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分数:2.00)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 解析:11.( )的人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分数:2.00)A.冲动型B.沉思型 C.场依存D.场独立解析:12.( )儿童在本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分数:2.00)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 D.青年期解析:13.( )的理论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发展,体现了研究人的终生发展的观念,也是最早研究人的
11、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分数:2.00)A.艾里克森 B.皮亚杰C.维果茨基D.科尔伯格解析:14.被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的是( )。(分数:2.00)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解析:15.( )的人很善于解决需要多个同等可接受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强调多样性和创造性。(分数:2.00)A.辐合思维B.发散思维 C.沉思型D.场依存解析:16.一般用智商(IQ)表示智力,智商等于( )。(分数:2.00)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
12、12.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8.荣格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整体型和系列型,人们用这两种相反方式来看待世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荣格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人们用这两种相反方式来看待世界。)解析:19.智力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智力差异可以分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它既可以表现在水平的高低上,又可以表现在结构的不同上,还可以表现在发展与
13、成熟的早晚上。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它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解析:20.埃里克森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心理学研究及教育实践都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艾里克森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他从整体上,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的发展历程;埃里克森的理论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发展,体现了研究人的终生发展的观念,比较符合人的发展实际,也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
14、。)解析:21.前习俗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前习俗水平分为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的水平分为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解析:22.人格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人格发展理论包括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则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3.简述艾里克森
15、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基本心理性欲框架,但他又把弗洛伊德的理论展到整个人的一生,提出了心理社会理论,或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他把人格的发展看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历八个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任务,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 儿童完成的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不同,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某一点上。不同社会中人们的个性或人格发展的结构基本相同,都要经历八
16、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从出生到 2 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婴儿在本阶段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是儿童早期,从 2 岁到4 岁,基本的自主感对羞耻感和疑虑。儿童在本阶段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是学前期或游戏期,从 4 岁到 7 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在本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从 7 岁到 12 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儿童在本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是青年期,从 12 岁到
17、18 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他提到在这一阶段有“合法延缓期”,是指在儿童期后的青年在此时觉得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在作出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 18 岁到 25 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大约到 50 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是老年期或成年晚期,直至死亡,自我完善感对失望感。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心理 发展 教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