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4-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4-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4-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现代各国宪法中普遍规定,( )是制宪权主体。(分数:1.00)A.国民B.政党C.制宪机关D.制宪会议2.清代中央的司法主审机关是( )。(分数:1.00)A.大理寺B.刑部C.法部D.最高法院3.专门审判案件的官署大理寺始立于( )。(分数:1.00)A.北魏B.北周C.东魏D.北齐4.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1.00)A.解释的效力不同B.解释的体制不同C.解释的尺度不同D.解释的国家机关不同5.下列关于民族自
2、治地方的自治权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数:1.00)A.可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可组织维护本地方治安的军队C.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D.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6.唐律疏议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分数:1.00)A.明刑弼教B.明德慎罚C.德主刑辅D.德本刑用7.按法律关系各主体间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将其分为( )。(分数:1.00)A.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B.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与刑事法律关系D.平权刑法律关系与隶属刑法律关系8.在我国,静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 )。(分数:1.00)A.法律制度B.立法、执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的
3、监督C.依法办事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9.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柏拉图B.托马斯阿奎那C.卢梭D.康德10.元朝法律中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是( )。(分数:1.00)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元典章D.大札撒11.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包括( )。(分数:1.00)A.宪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B.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C.宪法、民法、刑法、军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D.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12.在我国,基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是( )
4、。(分数:1.00)A.行政公署B.街道办事处C.居民委员会D.信访办公室1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抗诉,经过审查后,应当参照本法第 189、191 和 192条的规定,分别情形加以处理。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1.00)A.义务性规则B.确定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14.宪法序言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分数:1.00)A.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B.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15.法的制裁应当是( )。(分数:1.00)A.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纯暴力性惩罚B.一种专门的肉体上的惩
5、罚C.一种专门性、程序性、人道性的惩罚D.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性惩罚16.大陆法系渊源于( )。(分数:1.00)A.汉穆拉比法典B.古希腊法C.古罗马法D.古代中国法17.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是( )。(分数:1.00)A.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C.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D.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18.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这种法律监督称为( )。(分数:1.00)A.审判监督B.立法监督C.检察监督D.行政监督19.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解放区的基本政治制度为( )。(分数:1.00)A.人民代表会议制度B
6、.代议制度C.内阁制度D.参议会20.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 )。(分数:1.00)A.统战部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八大民主党派中央D.中华全国总工会21.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机关是( )。(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政府B.中共中央C.边区人民法院D.中央军委22.“袁记约法”是指( )。(分数:1.00)A.“约法三章”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23.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年满( )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分数:1.00)
7、A.18周岁B.20周岁C.23周岁D.25周岁24.宪法不仅规定了国家根本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为国家和公民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宪法具有( )。(分数:1.00)A.确认作用B.限制作用C.指引作用D.评价作用25.在明代,条例由权宜之法变为永久性法规始于( )。(分数:1.00)A.嘉靖年间B.弘治年间C.万历年间D.洪武年间26.关于政治与法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是法的重要根据B.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C.政治是阶级社会的现象,法既是阶级社会的现象也是无阶级社会的现象,二者无必然联系D.政治的发展变化,直
8、接导致法的发展变化27.明初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律是( )。(分数:1.00)A.大明律B.明大诰C.明会典D.问刑条例28.清代( )是地方最高审级。(分数:1.00)A.布政使B.提刑司C.步军统领衙门D.督抚29.唐代一般把附带计息的消费借贷称为( )。(分数:1.00)A.出举B.便取C.负债D.欠负30.法经中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称为( )。(分数:1.00)A.盗法B.网法C.捕法D.杂法31.下列有关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国际法包括国际条约B.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C.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
9、文件并不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D.我国缔结、加入或者承认的国际条约是我国的法律渊源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有法律责任就必定会受到法律制裁B.违反道德的行为必定为违法行为C.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D.法律原则具有可操作性较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特点33.中国近代史上由国会宪法委员会三读通过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分数:1.00)A.钦定宪法大纲(草案)B.重大信条十九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34.专指刑事单行法规、大部分编入大清律例并附于某一门律条之后的法律形式,在清朝称为( )。(分数:1.00)A.条例B.则例C
10、.事例D.成例35.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分数:1.00)A.民族自治B.区域自治C.完全自治D.依法自治36.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分数:1.00)A.经济基础决定法的产生B.法没有相对独立性C.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37.法律是通过( )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的。(分数:1.00)A.行为控制B.人的思想动机C.人的情感体验D.人的思维38.新中国成立后,从( )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分数:1.00)A.1954年B.1975年C.1978年D.1982年39.清朝特
11、别创立的刑罚有( )。(分数:1.00)A.流B.充军C.发遣D.迁徙40.在各种制定法中,最基本的细胞是( )。(分数:1.00)A.法律B.法律条文C.法规D.法典4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是( )的体现。(分数:1.00)A.统治阶级整体意志B.统治阶级的领导者意志C.统治阶级中个别人的意志D.统治阶级中各成员意志的总和42.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是( )。(分数:1.00)A.法律原则B.法律渊源C.法律事实D.法律责任43.凡由君主制定和颁布的宪法,称为( )。(分数:1.00)A.刚性宪法B.民定宪法C.钦定宪法D.协定宪法44.
12、秦朝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形式是( )。(分数:1.00)A.律B.令C.封珍式D.廷行事45.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公布的时间是( )。(分数:1.00)A.1936年B.1937年C.1946年D.1947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法律推理的方法分为( )。(分数:2.00)A.归纳推理B.辨证推理C.形式推理D.演绎推理47.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分数:2.00)A.对立统一的关系B.互补关系C.制约关系D.主次关系48.在不与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 )。(分数:2.00)A.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B.省、直辖市人大及其
13、常委会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D.省会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49.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麟趾格B.大统式C.北齐律D.开皇律50.在我国古代“宪法”、“宪令”、“宪章”一般是指( )。(分数:2.00)A.一般的法律、法度B.具有高于普通法效力的宪法C.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D.颁布法律,实施法律51.宪法与民主的关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数:2.00)A.宪法是民主事实的法律化B.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产生的前提C.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D.宪法是对民主的确认52.法制和法治都是以法律为中心的国家上层建筑,二者区别
14、有哪些?( )(分数:2.00)A.两个上层建筑中所涉及的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不同B.两个概念中隐含的对国家权力的结构形式的要求不同C.两个概念中内含的法律制度的含义不同D.两个概念所涵指的人民与法律的关系不同53.17、18 世纪的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学说是( )。(分数:2.00)A.天赋人权学说B.人民主权学说C.三权分立学说D.法治学说54.按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 )。(分数:2.00)A.主体概念B.关系概念C.客体概念D.事实概念5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宪法规定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B.宪法的法律效力
15、最高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D.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56.法律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以下的形式( )。(分数:2.00)A.自法律颁发之日起生效B.由该法来规定具体的生效时间C.由专门机关规定该法的具体生效时间D.规定法律颁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57.三法司由( )组成。(分数:2.00)A.刑部B.大理寺C.锦衣卫D.都察院58.以下关于法律强制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社会暴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B.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C.国家强制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D.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
16、弱化的趋势59.大清新刑律规定的从刑有( )。(分数:2.00)A.剥夺公权B.拘留C.罚金D.没收60.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 )。(分数:2.00)A.修改宪法B.解释宪法C.监督宪法实施D.提出宪法修正案61.李悝的法经有六篇,列于前面的两篇是( )。(分数:2.00)A.具法B.杂法C.盗法D.贼法62.以下各项中,属于对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的是( )。(分数:2.00)A.为个人学习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B.为科学研究而翻译并出版发行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C.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D.临摹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63.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17、土地改革的原则是( )。(分数:2.00)A.依靠贫雇农B.团结中农C.保护工商者D.正确对待地主富农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64.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及其组成。(分数:8.00)_65.简述元朝在定罪量刑上实行的蒙汉各处的原则。(分数:8.00)_66.简述法律解释的意义。(分数:8.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67.在美国曾发生过一起著名案件,一名 16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围绕他能否继承被害人的遗产出现了大的争论。肯定者认为他是合法继承人,按法律规定他应当继承遗产;反对者则认为让其继承则与法律的目的不符。最终法院以“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
18、行为中得利”这一原则剥夺了男孩的继承权。请你运用所学的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关系的原理对法院的判决作出评论。(分数:10.00)_68.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权力不实,威信不高。请分析如何坚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数:10.00)_69.马锡五审判的一则案例如下: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华池县居民封彦贵,有个女儿乳名叫封捧。在女儿三岁时,由其父包办,与张金才次子张柏定了婚。到 1941年封彦贵为从女儿身上多捞聘金,一面以“婚姻自主”为借口,与张家解除婚约,一面却以法币 2400元暗中许给他村张某之子为妻。此事被张金才告发后,由华池县司法处撤销了后一婚约。19
19、43 年 2月,封捧偶遇张柏,表示愿意与其结婚。但其父却在同年 3月,以法币 8000元将其许给庆阳财主为妻。封捧暗中告知张家。张金才纠集 20多人,夜奔封家抢亲。封彦贵告到县司法处。裁判员以抢亲罪判处张金才徒刑 6个月,并宣布张柏与封捧婚姻无效。宣判之后,原被告双方都不满意,附近群众也不满意。适值马锡五到华池县巡视工作,封捧便向马专员口头上诉。马锡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判决如下: (1)张柏与封捧双方皆同意结婚,按婚姻自主原则,其婚姻准予有效。(2)张金才等黑夜抢亲,有碍社会治安,因而判处有期徒刑,其他符合者给予严厉批评。(3)封彦贵以女儿为财务,多次高价出卖,违反婚姻法规,处以劳役,以示
20、警戒。这是马锡五审理的典型案例。试结合该案例,分析评价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本特点。(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70.试述唐、明律在量刑方面的主要差异。(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4-1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现代各国宪法中普遍规定,( )是制宪权主体。(分数:1.00)A.国民 B.政党C.制宪机关D.制宪会议解析:解析 现代各国宪法普通规定,国民是制宪权主体。国民作为制宪权主体,表明制宪权来源于权力的享有主体,但它并不意味着全体国民都直接参与制宪过程,具体行使制
21、宪权。实际参与制宪过程的只是一部分国民或经选举产生的代表。2.清代中央的司法主审机关是( )。(分数:1.00)A.大理寺B.刑部 C.法部D.最高法院解析:解析 清代中央司法机关包括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其中刑部是主审机关。3.专门审判案件的官署大理寺始立于( )。(分数:1.00)A.北魏B.北周C.东魏D.北齐 解析:解析 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大理寺由廷尉扩大改称而来,是专门审判案件的官署。4.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1.00)A.解释的效力不同B.解释的体制不同C.解释的尺度不同D.解释的国家机关不同 解析:解析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
22、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5.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数:1.00)A.可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可组织维护本地方治安的军队 C.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D.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解析:6.唐律疏议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分数:1.00)A.明刑弼教B.明德慎罚C.德主刑辅D.德本刑用 解析:解析 唐律疏议明确将其指导思想表述为“德札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即德本刑用。7.按法律关系各主体间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将其分为( )。(分数:1.00)A.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B.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C.民
23、事法律关系与刑事法律关系D.平权刑法律关系与隶属刑法律关系 解析:8.在我国,静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 )。(分数:1.00)A.法律制度 B.立法、执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C.依法办事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解析:解析 静态意义上的法制就是法律规则或法律制度。B 项表述是动态意义上的法制。9.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柏拉图B.托马斯阿奎那 C.卢梭D.康德解析:解析 托马斯阿奎那是欧洲中世纪经院主义神学家、法学家,其代表性观点就是认为法律走神的意志的体现。10.元朝法律中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是( )。(分数:1.00)A.至元新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联考 综合 1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