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英雄史诗(分数:2.00)_2.七星诗社(分数:2.00)_3.狂飙突进运动(分数:2.00)_4.帕斯捷尔纳克事件(分数:2.00)_5.非个性化(分数:2.00)_6.全病帮(分数:2.00)_7.马尔都克(分数:2.00)_8.净琉璃(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结合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谈谈伊利亚特情节结构的特点。(分数:2.00)_10.分析神曲对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继承和突破。(分数:2.00)
2、_11.以一部小说为例,简析狄更斯小说的戏剧性特征。(分数:2.00)_12.谈谈尤利西斯对古代史诗的继承与创新。(分数:2.00)_13.简述老人与海中海洋世界的象征意义。(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4.分析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分数:2.00)_15.根据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对“表现说”的阐释,分析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创造性想象”特征。(分数:2.00)_16.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泰戈尔创作中体现出的印度传统宗教哲学思想。(分数:2.00)_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32.0
3、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英雄史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英雄史诗依据其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一般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大多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牛活,歌颂部落英雄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如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贝奥武夫和芬兰的卡勒瓦拉(又译作英雄国),冰岛的埃达和萨迦等。后期的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产物。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和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等。)解析:
4、2.七星诗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七星诗社是指 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由 7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1549年,七星诗社的成员推举社长杜贝莱执笔发表了题为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的宣言,主张采用民族语言创作诗歌,抛弃拉丁文写诗的传统,其代表诗人是龙沙。)解析:3.狂飙突进运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又称“狂飙运动”,发生在 18世纪 70年代到 80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 15年。这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也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幼稚时期。“狂飙突进”
5、这个名称,象征着一种力量,含有摧枯拉朽之意。当时的德国,有一批初登文坛具有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精神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与鼓动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暴,要求自己像狂飙一样冲破社会的黑暗,因而组织了一个同名的社团。他们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要求摆脱封建传统偏见的束缚,主张个性解放,呼喊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倡导的“返回自然”的观点相呼应。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尔的歌剧狂飙与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 20年,从 1765年到 1795年,然后被成
6、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飙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狂飙突进运动在小说方面影响最大,对当时和以后的音乐和美术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析:4.帕斯捷尔纳克事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58 年 10月 23日帕斯捷尔纳克以其“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当局立即要求其拒绝领奖否则就以叛国罪对作家发难。帕斯捷尔纳克断然拒绝了向他提出的这种可耻的做法,而报复接踵而至。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反动势力的一次挑衅性偷袭的文章,
7、认定西方出版商们对小说关注是因为小说中的反人民性,以及对普通人的仇恨和藐视的情绪。莫斯科作家全体大会成为对诗人进行迫害的高潮,会上帕斯捷尔纳克被开除出苏联作协。在这种情况下,帕斯捷尔纳克被迫放弃诺贝尔文学奖。)解析:5.非个性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艾略特认为,19 世纪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就是使作品成为作者个人表现的东西。他指责浪漫主义把个人与外在现实割裂开来,无法与现实保持联系,主客观之间的巨大鸿沟使得诗人不能够认识自己,最终导致了唯我论。为了克服浪漫主义诗人的个性化倾向,他提出了非个性化理论。“非个性化”这个术语来源于法国批评家古尔蒙特使用过的一个化学催化剂的比喻,他把
8、诗人的心灵比喻为白丝金,当在一个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瓶中放入白丝金时,这些气体就化合成硫酸。从批评的领域来看,非个性化、非人格化的倡导都旨在截断作者与作品及读者的直接关系,使作品成为自足自在的审美文本,即艾略特所说的诗歌不再“纯粹是属于个人的新东西,它只是艺术品自身”。)解析:6.全病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国黑色幽默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托马斯品钦的长篇处女作V中与主人公本尼特普鲁费恩关系密切的一群成员,他们被称为“全病帮”。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战后美国一代人思想迷茫、精神压抑、苦闷的最好表征。全病帮成员的生活充满了无聊、乏味与堕落。正如其名所示,他们沉溺于一些病态的感
9、官刺激。比如,斯拉伯是一位“紧张症表现主义”画家,他称自己的绘画是“偶尔性的爆发”,他用大多数时间来画丹麦奶酪酥皮饼。还有其他成员埃丝特、鲁尼、梅菲亚等。它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他们多数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如水手、公司小职员、酒吧女郎、体力劳动者、流浪汉等,他们不务正业,经常在一些酒吧、沙龙聚会,追求感官刺激。简言之,他们都是一些脱离了正统社会生存轨道的失败者、失意者。)解析:7.马尔都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巴比伦王国保护之神。古巴比伦创世神话埃努玛埃立什写道,太初之始,只是一片水渊而无天地之别。那时,蒂阿玛特率群妖怪蛇、恶龙、狂犬和人蝎等向诸神进攻。大神安夏尔派遣自己的儿
10、子马尔都克率军应战。马尔都克用枪刺死蒂阿玛特,夺取其掌握的命运之册,又将其尸体一分为二,上为天,下为地,形成宇宙,然后又创造了人类和万物。神话以马尔都克受到众神赞美被尊为神王结束。马尔都克是春天、创造、太阳的象征,而蒂阿玛特则是水渊中黑暗、凶恶力量的代表。马尔都克杀死蒂阿玛特而创造世界,就是光明、幸福和秩序对邪恶的胜利。)解析:8.净琉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盛行于 17世纪初,日本市井文学戏剧的一大剧种,是与歌舞伎同时产生的一种日本独特的木偶戏。原是用三弦伴唱的一种曲子,称为“净琉璃曲”。17 世纪初,盲艺人目贯三郎等人最初把净琉璃曲与木偶戏(人形芝剧)结合起来,创立了所
11、谓“木偶净琉璃”这样一个新剧种,受到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后又经过几个艺人对唱腔、舞台背景、剧本等不断改进,净琉璃进一步戏剧化了。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写了净琉璃剧本 110多部,是日本市井文学时代最大的剧作家,有人称之为“日本的莎士比亚”。)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9.结合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谈谈伊利亚特情节结构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古希腊文学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他认为史诗和悲剧是相通的。而在论述情节如何安排时,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要“完整”。他指出所谓的“完整”,即要“有头,有身,有尾”。他认为:
12、“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的一部,以战争为主要题材,主要叙述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以双方持续长达 10年之久的战争结束前约 20天的战事为重点,描写双方战争的过程,再现了当时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伊利亚特中的情节结构很有特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谈到情节时,常以之为例。伊利亚特全文只取特洛伊战争第十年中的一段故事,即“阿喀琉斯的愤怒及其后果”,以此作为核心,这个核心是整一的,然后在其中穿插十年战争中的其他故事,比如侦察敌情、决斗等,以此看
13、到十年战争的全貌。从亚里士多德关于“头”、“身”、“尾”的界定出发,情节的“头”指阿喀琉斯发怒,“身”指阿喀琉斯愤怒,“尾”指阿喀琉斯息怒。在“头”中,因为阿喀琉斯发怒,不必上承他事,又自然引起了阿喀琉斯的愤怒;在“身”中,阿喀琉斯愤怒,因愤怒而退出战场,又因为他事重上战场引出情节的“尾”,这样承前又启后;在“尾”中,阿喀琉斯息怒了,没有别的事继后。 伊利亚特是一部篇幅很长的史诗,虽然内容庞杂,情节却从头到尾围绕一个中心“阿喀琉斯的愤怒及其后果”来展开,环环相扣,让作品看起来井井有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解析:10.分析神曲对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继承和突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14、案: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诗人采取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在神曲中地狱共分九层,越往下越小,有些分若干圈。罪人的灵魂依照生前罪孽的轻重,分别被放在不同的圈层中受到苦刑惩罚,罪行愈大者愈居于下层。但丁按照基督教的观点,把生前贪色、贪吃、易怒和邪教徒的亡灵放在地狱中受苦,但他更把社会上各种作恶的人放在地狱的下层。如第八层里受罪的是淫媒和诱奸者、阿谀者、贪官污吏、买卖圣职者、占卜者、高利贷者、伪君子、盗贼、诱人作恶者、挑拨离间者、诬告害人者、伪造者以及罗马教皇。在第九层受罪的则是叛国卖主的人,他们被冻在冰湖里,是但丁最痛恨的人。这种按照宗教道德原
15、则把所有灵魂按其罪行或德行分别放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做法表现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 诗中维吉尔的出现反映但丁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向往,更重要的是他象征着“理性和哲学”,在诗人看来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其是非观、价值观并不能评判人间古往今来的一切是非,只有维吉尔才能引导但丁走过地狱和炼狱,标志着个人和人类在哲学的指导下凭借理性认识罪恶和功过的过程。而贝阿特丽采象征“信仰和神学”,她接替维吉尔做向导,引导但丁游历天堂,预示着个人和人类只有通过信仰和神学的启发才能到达天堂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却不能依靠理性和哲学达到。这说明但丁认为“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这又体现了他的中世纪
16、神学世界观。 总体上来看,他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作来世生活的准备。他虽然揭露贪婪腐败的教皇和僧侣,但并不反对宗教本身,对神学也是看重的。他推崇古典文化,但又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们当作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里。他是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开始萌芽,神曲的神学思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沃土,并汲取了希伯来和希腊两种古老文学的精义,且融合了但丁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探索。他不是按照当时基督教会的教义,而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形形色色的人或打人地狱,或放在炼狱,或升人天堂。这就使他的神学思想既具有中世纪神学的特色,又有文艺复兴前夕处于萌芽中的人文主义新思潮的气息。所以,
17、他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解析:11.以一部小说为例,简析狄更斯小说的戏剧性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 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狄更斯在创作和安排小说情节时,经常会刻意地用各种巧合来表现人类生活中的幸运或不幸,小说体现了狄更斯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与他所坚持的乐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矛盾冲突,而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方法即是作者对巧合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巧合让狄更斯找到了暂时的平衡点。巧合情节的设置让狄更斯的小说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他一直追求古希腊悲剧中崇高、悲壮、庄严的艺术效果,巧合类似于戏剧中的“突转”和“发现”,从而产生戏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1 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 入学考试 外国 文学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