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 真题 物理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解析 :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此选项错误; B、声音的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此选项正确;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但都需要一定的传播时间 .此选项错误; D、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此选项错误 。 故选 B
2、2.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 A.中学生跑完 5Om 用时约 3s B.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 5000N C.5 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 20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 1000W 解析 : A、中学生 50m 跑的时间一般在 7s 左右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左右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 5 月份苏州地区气温舒适,平均气温在 20 左右 .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一般电视机的功率在 150W 左右,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比电视机小得多,在 40W 左右 .此选项
3、不符合实际 。 答案: C 3.下列现象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 A. 放大镜赏花 B. 手影游戏 C. 水中折笔 D. 水中倒影 解析 : A、用放大镜看花时,花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故与题意不符 ; B、手影 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C、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D、平静水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
4、合题意 。 答案: D 4.下列交通提示用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 ) A.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 B.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保持车距 D.靠右行驶 解析 : A、转弯时,乘客的脚和汽车地板一起改变运动状态,乘客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摔倒 .所以 “ 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 ” ,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不符合题意; B、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不合题意; C、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与惯性有关,不符合题意; D、靠右行驶只是一个交通规定,与惯性无关,
5、符合题意; 答案: D 5.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侍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 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 。 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小明爸爸 C.地面 D.自家小车 解析 :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 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 而相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 答案: A 6.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
6、传递信号的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 D.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析 : A、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 此选项正确;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 此选项错误;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 。 此选项错误; D、石油和天然气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利用之后无法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此选项错误 。 答案: A 7.下列图例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 A. 书包带较宽 B. 热气球升空 C. 水坝下部较宽 D. 纸片托水 解析 : A、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
7、压强,与大气压无关,不合题意; B、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其浮力大于重力,与大气压无关,不合题意; C、水坝下部较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下部较宽可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与大气压无关,不合题意; D、纸片托水,是因为杯内水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纸片和水不会掉落,符合题意 。 答案: D 8.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距并绘出了 m V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液体密度为 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量杯质量为 40g D.60cm3 该液体质
8、量为 60g 解析 : (1)设量杯的质量为 m 杯 ,液体的密度为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 1=m1+m 杯 =40g 可得: 20cm3+m 杯 =40g,当液体体积为 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 2=m2+m 杯 =100g, 可得: 80cm3+m 杯 =100g 得:液体的密度=1g/cm3,故 AB 错;代入 得 m 杯 =20g,故 C 错; (2)当液体的体积 V3=60cm3,液体质量: m3=V3=1g/cm360cm3=60g,故 D 正确 。 答案: D 9.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
9、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椐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解析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这是一 种扩散现象,由此推测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 A 符合事实;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并且分子是在运动的,分子进入了彼此的空间,使总体积减小,因此可以推测出分子间存在空隙,故 B 不符合事实; C、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由
10、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因此可以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故 C 符合事实; D、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光是红外线,其热效应强,所以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因此可以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故 D 符合事实 。 答案 : B 10.最新型客机波音 787 的 “ 电子窗帘 ” 用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按钮随意改变透明状态的调光玻璃 。 透明度的变化是通过两个透明电极和夹在其中间的溶液来实现的,在两个透明电极上加上电压,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溶液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调光玻璃的透明状态随之改变,透明电极被坚固的内烯酸树酯保护着,该 “ 电子窗帘 ” 没有利用下列哪种物理属性 ( )
11、A.比热容 B.硬度 C.透光性 D.导电性 解析 :从 “ 电子窗帘是一种随意改变透明状态的调光玻璃 ” 可以知道,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 选项 C 不符合题意;从 “ 在两个透明电极上加上电压,通过改变电压大小 ” 可以知道 ,这种材料是导体,具有导电性 .选项 D 不符合题意;从 “ 透明电极被坚固的内烯酸树酯保护着 ” 可以知道,这种材料具有较强的硬度 。 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材料无论怎样变化,状态和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比热容是不变的 。 选项 A 符合题意 。 答案: A 11.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 v 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
12、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 ).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 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 A.仅 B. C.仅 D. 解析 : 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二者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同时由于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还一定受到小车对木块向左的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 综上所述, 是一对平衡力 。
13、 答案: B 1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滑动变器的滑片 P 从 b 点滑到 a 点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 14V B.图乙中 dc 是表示电压表 V2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 C.滑片从 b 点滑到 a 点的过程中,电路消粍的总功率最大值为 45W D.滑片在 a 点时, 1Os 内电阻 R 消耗的电能为 1OJ 解析 : A、滑动变器的滑片 P 在 b 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此时此时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12V、 2V,则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和为 12V+2V=14V;由于电路中滑动变阻
14、器 R1、电阻 R、 R2是串联,此时电源电压一定大于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和 14V,故 A 错误; B、滑动变器的滑片 P 从 b 点滑到 a 点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R2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图乙中 dc 是表示电压表 V1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ec 是表示电压表 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故 B 错误; C、从 “ U I” 关系图 像 可以看出,滑片 P 在 b 点时电流 Ib=1A, U1=12V、 U2=2V;滑片 P在 a 点时电流 Ia=3A, U1=6V、
15、 U2=6V;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U=IbR+U1+U2, U=IaR+U1+U2,则 IbR+U1+U2=IaR+U1+U2,即:1AR+12V+2V=3AR+6V+6V,所以, R=1,则 U=1A1+12V+2V=15V;所以电路消粍的总功率最大值 P=UIa=15V3A=45W,故 C 正确; D、滑片在 a 点时, 1Os 内电阻 R 消耗的电能 W=Ia2Rt=(3A)2110s=90J,故 D 错误 。 答案: C 二、填空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 13.发电机是利用 _现象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_ . 解析 :据课
16、本知识可知,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 ,对应的读数为 38.5 。 答案:电磁感应 38.5 14.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 _电荷,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 _电子 。 解析 :玻璃棒和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电子带正电荷,丝绸得电子带负电荷;乙棒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乙棒带正电,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造成的 。 答案:正 失去 15.如图所示为液态烛蜡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则图 _是表示水的凝固图象 .甲图中该物质在 t1 至 t2时间内的状态是 _,内能 _(增加 /不变 /减少 )。 解析
17、:乙图可以看出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所以是非晶体液态烛蜡的凝固图象 。 甲图在 t1 至 t2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图是水的凝固图象 ,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混合态,在此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 答案:甲 固液共存 减少 16.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 1OON,滑轮重 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 F 甲 =_N,图乙装置的机械效率 乙 =_,若图乙中再加挂一物体,机械效率将 _。 解析 : (1)由图可知,甲滑轮是定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F 甲 =G=100N; (2)乙滑轮是动滑
18、轮,绳重和摩擦不计,有用功 W 有 用 =Gh,总功 W 总 =(G+G 轮 )h,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乙 =WW有 用总=(G G ) hGh 轮=GGG 轮= 100100 25NNN100%=80%; (3)当提升重物的重力增加,做的有用功就变大,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故机械效率变大 。 答案: 100 80% 变大 17.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 F 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仅改变推力 F 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有关 。 解析 :用一水平推力推长方体木块的下部 (如图甲 ),长方体木块会向前移动,说明力可
19、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长方体木块的上部 (如图乙 ),长方体木块会倾倒,与甲图比较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 答案:运动状态 作用点 18.如图所示,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是图 _,若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时氖管发光,则被测导线是 _线 。 解析 : (1)甲图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手接触的是笔尾金属体;乙图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 (2)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会发光 。 答案:甲 火 19.学过天平使用的知识后,好奇的小明想用家中的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 .在调整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调节
20、 。 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测,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 .则鸡蛋的质量 _61g(大于 /等于 /小于 )。 解 析 :天平调平时,指针偏右,说明右侧的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测,于是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即此时这几粒米相当于和天平的左盘是一个整体,该天平的横梁平衡了,所以,在随后的测量中,只要天平能重新平衡,左盘所放物体的质量仍然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此时砝码总质量是 60g,游码示数是 1g,故左盘鸡蛋的质量 =60g+1g=6
21、1g。 答案 : 左 等于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5,闭合开关 S,开关 S0 拨至 b 时,电压表示数是拨至 a 时的三分之一,则 R2=_;若电源电压为 3V,当开关 S0 拨至 b 时, R1 在 1min内产生的热量是 _J。 解析 : (1)闭合开关 S,开关 S0 拨至 b 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 R1 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开关 S0拨至 a 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开关 S0 拨至 b 时电压表示数是拨至 a 时的三分之一,所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 之比: 12UU= 33UUU=12,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
22、流相等,所以,由 I=UR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12RR= 12UIUI= 12UU=12,则 R2的阻值 R2=2R1=25=10; (2)若电源电压为 3V,当开关 S0 拨至 b 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12URR= 35 10V =0.2A, R1在 1min 内产生的热量:Q1=I2R1t=(0.2A)2560s=12J。 答案: 10 12 21.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时,玻璃板上均匀地撤上铁屑,闭合开关,轻敲玻璃板,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 铁屑在玻璃板上的分布与 _的磁场分布非常相似 。 若把连接电源正负极的接线对调,在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江苏省 苏州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