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6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 。 ) 1.2015 年度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 6000 年 。 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是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 距今约 6000 年 。 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 ” 。距今约 6000 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现存遗址面积约 5 万平方米 。 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 故选 C。 答案:
2、C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 。 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 层面 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家庭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政府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 礼仪规则 ”“ 遵守礼仪规则 ” ,联系所学可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 “ 仁 ” 的学说,主张 “ 爱人 ” ,重视 “ 礼 ” 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 故选B。 答案: B 3.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 。 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历史剧
3、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解析: 208 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 。 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 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 “ 借东风 ” 、 “ 草船借箭 ” 和施 “ 连环计 ” 。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 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ABC 都是后人撰写的,不是第一手资料 。 故选 D。 答案: D 4.“ 有容乃大 ” 是唐朝超越
4、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 以下能体现唐朝 “ 有容乃大 ” 的是( )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吐蕃与唐朝 “ 和同为一家 ” 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 。 A. B. C. D. 解析: 题目给出的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发生在元朝,与唐朝无关,据此所有含 的 BCD三个选项 。 故选 A。 答案: A 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 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解析: 依据图片内容可知, a、 b 图货币属于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c
5、 是宋朝时期出现的纸币,上述图片反映的是货币在社会的流通中逐渐出现纸币 。 故选 C。 答案: C 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 “ 勤、速、密 ” ,且 “ 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 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解析: 材料 “ 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大意为:此机构只能够传达记录皇帝的旨意,不能够对旨意有任何的建议 。 “ 赞画 ” 是谋划的意思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机构为军机处 。 锦衣卫是明太祖设立的 。 唐朝中书省负责决策,唐朝时政府中的六部归属尚书省 。A、 B、 C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
6、为 B。 答案: B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 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17 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 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D 19 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使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A.选项 B B.选项 C C.选项 D D.选项 D 解析: 世界不同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古代也有,并不是从新航路开辟才开始的,故 A 错误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俄国 1861 年改革,而不是彼得一世改革,故 B
7、 错误 。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为未来的社会提出了各自的构想,但还谈不上系统,它只是提供了一个蓝图,故C 错误 。 英国在 19 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占领了更多的殖民地,使其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 故 D 正确 。 答案: D 8.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 。 材料中 “ 俄国人要求的领土 ” 位于我国(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解析: 根据根据题干给出的尼布楚条约可知是材料中 “ 俄国人要求的领土 ”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 17 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
8、城堡,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 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 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雅克萨,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 1689 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故选 A。 答案: A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第一次是对 “ 华夷之辩 ” 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 “ 道 ” 、 “ 器 ” 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 下列于 “ 第三次突破 ” 直接相关的是( )
9、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 “ 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 可知评述的是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封建思想逆流 。 故选 D。 答案: D 10.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 。 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解析: 由所给地图示意图可以得知是关于北伐战争的行军示意图 。 为了打倒
10、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1926 年 7 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 经过半年的斗争,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故选 B。 答案: B 11.读题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 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 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 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 年 北京大学 北平 A.外来侵略 B.政权更迭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解析: 北京大学创办于 1898 年,初名京师
11、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 1912 年改为北京大学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抗战胜利后迁回北京 。 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 。 故选 A。 答案: A 12.1945 年 9 月,毛泽东会客时说: “ 我们的目标是 和平民主 ,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 ” 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解析: 由 “ 我们的目标是 和平民主 ,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 不过,
12、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 ” 可知是重庆谈判 。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945 年 8 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 经过 40 多天的艰苦谈判, 10 月 10 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 故选 B。 答案: B 13.到 1952 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 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 60%的农村人口 。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 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
13、包责任制 解析: 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 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 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 故选 A。 答案: A 14.1954 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 “ 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
14、。 ” 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1954 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 ”“ 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 ” ,根据所学可知, 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 故选 A。 答案: A 15.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 。 在 “ 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 ” 中, “ 前事
15、” 指的是( ) A.万里长征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 1966 年至 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战 。 所以楹联中 “ 前事 ” 指文化大革命 。 故选 C。 答案: C 16.读题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 1971 1991 年),表中中国内地 “ 比率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1 年(比率) 1981 年(比率) 1991 年(比率) 日本( 11.8%) 中国内地( 19.3%) 中国内地( 28.7%) 新加坡( 11.6%) 美国( 11.5%) 美国
16、( 20.9%) 印尼( 9.1%) 印尼( 10.2%) 德国( 6%) A.“ 科教兴国战略 ” 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 一国两制 ” 的成功实践 D.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1981 年为 19.3%。 1991 年转口贸易比重为 28.7%,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香港的发展依靠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故选 B。 答案: B 17.如图所示内容集中体现了( )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广东省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