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化学.docx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化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 化学 一、选择题 (共 11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 33 分 ) 1.(3分 )根据日常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车轮爆胎 B.铁锅生锈 C.粮食酿醋 D.光合作用 解析: A、车轮胎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光合作用的 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 A 2.(3 分 )“ 共筑泉城蓝 ” ,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
2、误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焚烧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形成雾霾天气主要原因 C.为尽情欢度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私家车剧增,也是导致 PM2.5增加的重要原因 解析: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焚烧,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故说法正确; C、为尽情欢度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空气污染,加重雾霾天气,故说法错误 . D、大量增加的私家车,也 会导致雾霾加重,故说法正确 。 答案: C 3.(3分 )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 ) A. 滴加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称量固体质量 D. 稀释浓硫酸 解析: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在试管口正上方垂悬滴加,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接触试管内壁,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 左物右码 ”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答案: D 4.(3分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中
4、,正确的是 ( ) A.使用含有害物质的涂改液修改错别字 B.使用煤炉前,先疏通烟道以防煤气中毒 C.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蒜苔保鲜防腐 D.吸烟有害健康,但吸二手烟对身体危害不大 解析: A、使用含有害物质的涂改液修改错别字,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说法错误; B、使用煤炉取暖前,先疏通烟道,煤可以充分燃烧,可防止煤气中毒,说法正确;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不能食用,说法错误; D、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数百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对身体危害也很大,说法错误 。 答案 : B 5.(3分 )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
5、,错误的是 (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 B.氯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 C.当 X=8时,该微粒是阴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电子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即核内质子数为 17,故正确 ; B.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核外有 2、 8、 7三个电子层,故正确 ; C.当最外层有 8个电子时,则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正确; D.氯原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错误 。 答案: D 6.(3分 )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
6、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解析: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说法正确;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 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均为 10,不属于同种元素,说法错误; D、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
7、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 .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说法错误 。 答案 : A 7.(3分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2: 7 C.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图示中 x的数值为 3 解析: 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水,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得: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x 的数值为 3,故方程式为: CH4+H2O CO+3H2; 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
8、 A错误; B、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6: 28=4: 7,故 B错误; C、由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前化合物中的氢元素变成了单质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 +1价变成 0价,故 C错误;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产生氢气分子的个数是 3,因此 x=3,故 D正确 。 答案: D 8.(3分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有明显错误的是 (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铜粉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B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过滤
9、 C NaCl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H2气体 HCl 通过盛足量 NaOH固体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解析: A、 CuO 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B、 Na2SO4能与过量的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氯化钡 (过量的 ),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D、 HCl 能与氢氧化
10、钠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H2 不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 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答案: B 9.(3 分 )现有一瓶无色液体 X,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则该无色液体 X是 ( ) 加入物质 碳酸钾溶液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氯化钠溶液 解析: A、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硫酸钠溶液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符合要求,正确 ;
11、 B、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错误 ; C、氢氧化钾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错误 ; D、氯化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错误 。 答案: A 10.(3分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 H2SO4、 Mg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M和滤渣 N.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滤液 M中可能存在 Fe2+ B.滤液 M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C.滤渣 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渣 N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解析: A、铁一定会参加反应产生亚铁离子,故说法错误; B、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没反应的镁离子,可能含有
12、硫酸铜,应该至少含有两种阳离子,故说法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不能反应,因此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正确; D、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 Fe+CuSO4=FeSO4+Cu,反应的铁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可知:该反应发生时,铁置换出铜时反应的铁小于生成的铜,但 铁还有部分和硫酸反应,因此铁反应的质量可能会大于铜,故说法错误 。 答案 : C 11.(3 分 )金属钠与钠的氢化物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氢气 (2Na+2H2O 2NaOH+H2 ; NaH+H2ONaOH+H2 ).将 5.8g 钠和氢化钠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得到 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则在反应过程中生成
13、氢气的质量是 ( ) A.0.2g B.0.3g C.0.4g D.0.42g 解析: 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 =100gc 10%=10g; 其中钠元素的质量 =10g 2340 100%=5.75g, 5.8g 钠和氢化钠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8g 5.75g=0.05g,氢化钠的质量为: 0.05g 124=1.2g, 钠的质量为 5.8g 1.2g=4.6g 设钠的质量为 4.6g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1.2gNaH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y 2Na+2H2O 2NaOH+H2 ; NaH+H2O NaOH+H2 46 2 24 2 4.6g x 1.2g y 4
14、64.6g =2x 241.2g =2y x=0.2g y=0.1g 在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2g+0.1g=0.3g 答案: B 二、解答题 (共 7小题,满分 38分 ) 12.(4分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常用的一种方法,按要求从氧化镁、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1)能燃烧的气体单质 ; 解析: 氢气是一种单质,具有可燃性 。 答案 : H2 (2)用于除铁锈的酸 ; 解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硫酸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铁和水,从而将铁锈除去 。 答案 : H2SO4 (3)一种非金属氧化
15、物 ; 解析: 含有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为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 答案 : CO2 (4)一种难溶性的碱 。 解析: 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氢氧化铜属于碱,难溶于水 。 答案 : Cu(OH)2 13.(4 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主要与植物花瓣中的显色物质花青素 (化学式: C15H11O6)有关 .花青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它的存在使得水果、蔬菜、花卉等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露天烧烤不仅污染环境、导致周边空气中 PM2.5 指数严重超标,在烧烤的肉类食物中还含有强致癌物质一一苯并 (a)芘 (化学式为 C20H12
16、).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苯并 (a)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填最筒整数比 ) 解析 : 由苯并 (a)芘 (化学式 C20H12)可知,在苯并 (a)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12: 20=3: 5。 答案 : 3: 5 (2)花青素属于 (填 “ 氧化物 ” 、 “ 无机化合物 ” 、 “ 有机化合物 ” 、 “ 高分子化合物 ” 中的一项 ) 解析 : 由花青素 (化学式: C15H11O6)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 答案 :有机化合物 (3)花青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 解析 : 花青
17、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5): (1 11): (16 6)=180: 11:96,所以花青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氢 。 答案 : H (4)花青素提取物可作为保健品成分,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下列关于保健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 A.保健品对人体健康有益,人人都应多多服用 B.服用保健品无任何副作用,多吃可治疗百病 C.保健品具有保健功能,可代替药物起治疗作用 D.增进人体健康应以平衡膳食为主,保健品为辅助 解析: A.花青素提取物可作为保健品成分,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但是不能多多服用,故错误; B.花青素没有治疗作用,故错误; C.保健品具有特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山东省 济南市 城区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