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验校高二上期期初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验校高二上期期初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验校高二上期期初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验校高二上期期初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选 B。 A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 C项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
2、法制 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信息来看,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主要依据的是各种历史文物。其它材料没有反映。所以选 D。 考点:研究历史 研究历史的方法 历史文物 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来华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的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
3、D考据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格局材料和所学知识,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来华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 国的经世致用之学。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经世致用之学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 “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理学。根据所学知识, “仁义 ”指得是陆九渊所说的 “本心 ”就是仁义之心,选项 D符合题意; A
4、选项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题意的明理不符。董仲舒主张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选项与题意无关, C选项是认为要用外在手段来明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心学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仁 ” B “心外无物 ” C “理 ” D “格物致知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 董仲舒认为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不知变,而
5、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 “天人感应 ”的思想 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董仲舒儒学的认识与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内容主要有: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进一步发挥儒家 “仁政 ”思想等。题干材料是上述思想的体现。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代儒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 ” 这个 “正确的思想 ”是指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6、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由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得知是孟子的 “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 “仁政 ”。其它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 论语记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答案:
7、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引文中孔子的要求是: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分析,孔子是在提倡维护周礼。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流 通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答案: A 试
8、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能力。从材料的 “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的联合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 “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 490年到公元前 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
9、全体公民的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因作战失利受到惩罚 ”,反映的是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A、 B项材料并未反映。 D项说法本身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欧洲人口从 1750年的 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 1800年的 18800万、 1850年的 26600万,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民主制度的完善 C殖民扩张的进行 D自然环境的改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广东 东莞市 南开 实验 校高二上 期期 初考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