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试卷物理 一、选择题 (本题共 22 题,共 44 分 。 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 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 1.(2分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初中生的体重大约是 50kg B.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 38 C.成年人的体积约是 10dm3 D.电磁炉工作时的功率可为 400W 解析: A、成年人的质量在 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 左右 。 故 A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 故 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
2、70kg左右,人体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所以成年人的体积在V= = =0.07m3=70dm3左右 。 故 C不符合实际; D、常用电磁炉最小功率为 800W。 故 D不符合实际 。 答案: A 2.(2分 )下面成语中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 ( ) 漫天飞舞 狼烟滚滚 花香袭人 入木三分 。 A. B. C.只有 D. 解析: 漫天飞舞、狼烟滚滚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花香袭人是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 入木三分实际上是一种扩散现象,它表明了笔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综上分析: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 、 ,故 B正确 。 答案: B 3.(2分
3、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也创造了许多娱乐工具其中就有影戏,一种是让灯光照射于屏幕,将木偶一类物体在灯前舞动,其影就投在屏幕上 。 还有一种在镜面上画才子佳人之后,将镜面对着灯光,让光落在屏幕上,因而看到才子佳人的影像 。 请问这两种影戏中所用到光学知识是 ( ) A.两者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B.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是光的反射 D.两者都是光的反射 解析: 让灯光照射于屏幕,将木偶一类物体在灯前舞动,其影就投在屏幕上,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戏的现象正是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在镜面上画才子佳人之后,将镜面对着灯光,灯光会被反射到屏幕上,属
4、于光的反射 。 答案: C 4.(2分 )据报道,世界 “ 吼王 ” 杰米 温德拉曾 “ 吼 ” 出超过 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 吼 ” 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 。 下列有关他 “ 吼 ” 出的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可以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不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解析: 世界 “ 吼王 ” 杰米 温德拉曾 “ 吼 ” 出超过 100 分贝的声音,因为玻璃杯破了主要是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故 A正确 。 声音不仅仅在玻璃杯中传播, “ 吼王 ” 吼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分贝数是指其响度,与频率无关,因此, BC
5、正确, D错误 。 答案: D 5.(2分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是吸热现象的 (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 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解析: A、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的 。 故 A符合题意 。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 。 故 B不合题意 。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 。 故 C不合题意 。 D、冰凌是液态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 。 故 D不合题意 。 答案: A 6.(2分 )江涛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 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 ” 。 闭合开关 S,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
6、线 AB水平向右运动 。 要使 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将连接电源两端的导线对调 B.将蹄形磁体的 N、 S 极对调 C.换用磁性更弱的蹄形磁体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 解析: A、将连接电源两端的导线对调,没有电流方向改变,受力运动方向不改变,故 A错误 。 B、将蹄形磁体的 N、 S 极对调,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磁场方向 ),受力运动方向改变,故 B正确; 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 C错误;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增大,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 D错误 。 答案: B 7.(
7、2分 )2012年 9月,我国第一膄航空母舰 “ 辽宁舰 ” 正式交付海军 。 如图所示,歼 15飞机在 “ 辽宁舰 ” 进行起降飞行训 练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歼 15能升空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B.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依然漂浮,航母排开水的体积略有减小 C.随着歼 15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增大 D.歼 15 能降落是因为它改变了自身重力如图所示的现象中 解析: A、飞机的机翼做成流线型,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 。 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 所以机翼下方的气压大于上方的气压,便形成向上的
8、升力,所以能升空,而飞机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多 。 故 A错误; B、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依然漂浮,重力减小,浮力减小,航母排开水的体积略有减小,故 B正确; C、随着歼 15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故 C错误; D、飞机降落时,升力应有所减小,但其重力是不变的,故 D错误 。 答案: B 8.(2分 )下列不能反映光的折射现象的 ( ) A. 放大镜把字放大 B. 钢勺好像在水面折断了 C. 景物在水中形成 “ 倒影 ” D.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解析: A、放大镜 把字体放大,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缘故,故 A不符合题意; B、插入水中的钢勺在水面处 “ 弯折 ” 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
9、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有平静的水面形成的,故属于光的反射,故 C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故属于光的折射,故 D不符合题意 。 答案: C 9.(2分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 凝华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 “ 白气 ” 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汽化 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 熔化 解析: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 A错误 。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 “ 白气 ” ,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10、B正确,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头发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 C正确; 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故 D错误 。 答案: AD 10.(2分 )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分为二发现不再平衡,说明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利用了反证法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 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两个 5 的电阻串联与一个 10 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将电流比作水流来研究运用了替代法 解析: A、将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分为二发现不再平衡,说明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采用的是反证法,故 A 正确; B、减小压
11、强和增大压强是相反的目的,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联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采用的是逆向思考法,故 B 正确; C、两个 5欧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与一个 10 欧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的效果相同,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 C正确; D、将电流比作水流来研究运用了类比法,故 D错误 。 答案: D 11.(2分 )如图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一次做功较少 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 D.木块第二次做功较快 解析: 图像 的横坐标表示物体的运动
12、时间,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两条 图像 都是过原点的直线, 则木块在这两次拉力的作用下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 所以,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故 B错误; 因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所以,木块两次运动的拉力相等, 由 图像 可知,相同时间内第 1次的路程大于第 2次的路程, 由 W=Fs可知,第一次做功较多,故 A错误; 由 P= 可知,第一次的功率较大,做功较快,故 D错误; 由 v= 可知,木块第 1次运动的速度大, 因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且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
13、能越大, 所以,木块第 1次运动的动能较大,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故 C正确 。 答案: C 12.(2分 )在做电学实验时 ,有时会遇到电路元件接触不良现象,一般要利用电压表来检测故障发生的位置 。 小强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此时用电压表测得 a、 d 间电压不为零, a、 c间电压为零, c、 d间的电压不为零,这说明 ( ) A.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C.电流表连接柱接触不良 D.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 解析: 开关闭合后,电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断路现象; 用电压表检测时,发现 a、 d间电压不为零,
14、说明电源完好; c、 d间的电压不为零,说明电流表和灯泡都完好 ,因此是开关出现断路现象 。 答案: B 13.(2分 )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使吊臂 (可伸缩 )绕 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 。 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B.匀速缓慢顶起长度不变吊臂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大 C.匀速缓慢伸长吊臂,伸缩撑杆不动过程中,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D.匀速缓慢下降长度不变吊臂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 解析: A、如图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 L1小于阻力臂 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
15、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 。 故 A错误 。 B、吊车吊起货物的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臂不变,动力减小,所以伸缩撑杆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 故 B错误; C、缓慢伸长吊臂,伸缩撑杆不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增大,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 故 C正确; D、匀速缓慢下降长度不变吊臂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臂增大,动力臂不变,动力增大,所以伸缩撑杆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 故 D错误 。 答案: C 14.(2分 )小王家的电能表上标着 “600imp/ (kWh), 220V 5A” 等信息他用这个电能 表来测量某用电器的功率;他把家中的其他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这个用电器工作
16、, 6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了 30 次 。 该用电器阻值恒定,将它接到 110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是 ( ) A.250w B.125w C.150W D.500W 解析: (1)由电能表的参数可知,电路中每消耗 1kWh 的电能,指示灯闪烁 600 次, 当指示灯闪烁 30 次时,消耗电能: W=30 kWh= kWh; 用电器的功率: P= = =0.5kW=500W。 因为该用电器阻值恒定, 由 P= 可得, 正常工作时电阻丝的电阻 R= = =96.8 ; (2)电功率 P 实 = = =125W。 答案: B 15.(2分 )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 B是螺线管 。 闭合
17、开关 S,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变阻器 R 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滑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V表示数变小, A表示数变大 B.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C.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螺线管的磁力变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 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 U=IR可知, R0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A错误; BCD、电流由下方流入,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上端为 N极,螺线管下
18、端为 S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且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变小,磁性减弱;所以,电磁铁和条形磁铁相互排斥的斥力减小,弹簧要伸长,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 B正确, C错误 。 答案: B 16.(2分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五分之一体 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4N;当物体浸入水中一半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N。 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 A.5 N B.6 N C.14 N D.12N 解析: (1)由 “ 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 可得: F 浮 1=G F 拉 1, 即 水 g V=G 4N
19、 ; 由 “ 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 可得: 水 g V=G 1N 由 ,解得 V= , G= 水 g V+4N= 水 g +4N=6N; (2)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假设其全部浸没,那么它受到的浮力: F 浮 = 水 gV 排 = 水 gV= 水 g =10N, 由于 F 浮 G, 则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物体漂浮,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为 6N。 答案: B 17.(2分 )如图为某同学实验时所用电路,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 0 0.6A,电压表量程为 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50 ,定值电
20、阻 R0为 10 。 电源电压为 6V且保持不变,实验操作正确并保证电路各器材安全,则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 P,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 0.3A 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 0.5V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是 0.8W D.电阻 R0的最大功率是 0.9W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串联,电压表测 R0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 (1)当电压表的示数 U0=3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则电流表的最大示数: I 大 = = =0.3A,故 A正确; 电阻 R0的最大功率: P0=U0I 大 =3V 0.3A=0.9W,故 D 正确; (2)当
2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 小 = = =0.1A,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0=I 小 R0=0.1A 10=1V ,故 B错误; (3)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R=U IR0=6V I 10 ,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R=URI=(6V I 10 )I=6V I2 10= 0.9W (I 0.3A)2 10 , 当 I=0.3A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则 PR大 =0.9W (I 0.3A)2 10= 0.9W (0.3A
22、 0.3A)2 10= 0.9W,故 C错误 。 答案: BC 18.(2分 )有 R1、 R2两个电阻,它们的 U I关系 图像 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 。 将这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已知干路电流为 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路中电阻 R1阻值是电阻 R2阻值 2倍 B.通过电阻 R1电流是通过电阻 R2电流 2倍 C.电阻 R1两端的电压是电阻 R2两端的电压的 2倍 D.电阻 R1与电阻 R2的电功率相等 解析: R1、 R2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电阻 R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 R2两端的电压,故 C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
23、支路电流之和,且干路电流为 0.5A, 所以,由 图像 可知,当电路两端电压 U=5V,通过 R1电流 I1=0.25A,通过 R2电流 I2=0.25A时符合,故 B错误; 由 I= 的变形式 R= 可知,电路中电阻 R1阻值等于电阻 R2阻值,故 A错误; 由 P=UI可知,电阻 R1与电阻 R2的电功率相等,故 D正确 。 答案: D 19.(2分 )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关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 。 其中表示做功冲程原理相同的演示实验图,表示汽油机利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 ( ) A.乙、丙 B.甲、丁 C.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山东省 泰安市 中考 试卷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