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27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2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27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申论)2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1.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资料 l.近几年来以火爆程度闻名全国的杭州楼市明显降温。来自杭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杭州房价虽然还在上涨,但涨幅已在不断回落。据新华网 2006 年 1 月 28 日报道,杭州市统计局副局长杜国忠介绍,2005 年,杭州
2、市区房屋销售价格平均比上年上涨 97,第三、四季度,房价涨幅分别回落至 71 96 和 52。在全国公布的 70 个大中城市房价资料显示,四季度杭州房屋销售价格比 70 个大中城市平均涨幅(65)低 13 个百分点,列第 31 位。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作用下,杭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于回落。2005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407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2 96,同比回落 27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适用房建设继续加快,2005 年新开工经济适用房 1118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6 9,6。该项统计还显示,杭州的私人住宅销售势头不减。个人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 205 %和 339,占
3、商品房销售的 852 9,6 和 807。到 2005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 207 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 29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 66 平方米,增加 71 平方米。2据北京青年报2006 年 01 月 27 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5 年 7月,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自 7 月起,房地产价格统计范围由原 35 个大中城市扩展为 70 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了 64 9,6,上涨幅度继续放缓,部分城市涨幅明显回落。其中,7 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超过 10的有 7 个城市,涨幅分别是:太原 111 %,青岛 114,呼和浩特 12
4、3,包头 10,赣州 134 %,宜昌 115,温州 105。从地方的情况看,今年 17 月份,天津市房屋价格销售指数为 1062,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水平上涨 62,比上半年指数(1063)回落 O1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价格增幅(89)23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上涨 7O %,低于上海、重庆的价格增幅,与北京基本持平。7 月份天津市商品房住宅均价为 3845 元平方米,比去年底 3666 元平方米有所上升。每平方米交易额在 5000 元以下的中小户型房屋备受青睐,二手房交易非常活跃。3过去几年,各地建筑材料价格都出现了上涨的情况,装饰装修用材料的价格上涨均超过了 10。 根据
5、房地产的一般预算经验,一个项目的开发成本,基础建筑材料就占整个建筑成本的 70左右。比如,某楼盘建筑成本为 2500 元平方米,那么建筑材料成本就几乎接近 2000 元平方米。而建材价格上涨了20 %,除开建筑行业大批量采购的价格优惠大约 5 %,建筑成本就可能增加 12,这个幅度如果反馈到房价中,变化是很大的。建材纷纷涨价,直接导致住房的建设和装修成本提高。住房价格主要由地价、土建成本等决定。土建成本又包括建材费、人工费和管理费,而建材主要包括水泥、钢材和砖头。建材费在土建成本中占 50。目前,普通多层住宅的土建成本 800 元平方米左右,小高层、高层则在 1000 元平方米以上。建材涨价后
6、,普通多层住宅的造价要增加 50 元平方米。建材涨价、严重影响了各地房产开发速度,其中对于中小发展商来说,受伤最深。目前很多中小楼盘的开发商和建筑商之间的合约都是要求建筑商以一定价钱包工包料的,建材上涨幅度如此之高,如果按照原来的开发速度,建筑商的利润无疑将被大大削弱。建材价格上涨引起建筑成本上升,势必导致房价呈上升趋势。42005 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政策,可以用十二道金牌来形容,相隔时间越来越短,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央行 2005年 3 月 16 日宣布上调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并要求上调个人房贷首付款比例的调控措施。2005 年 5 月 11 日,中央七部门联手出台关
7、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这份被称为“政策组合拳”的意见,出自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和银监会七个部委。这也是中央各部门第一次对房地产进行联手调控。央行宣布上调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并要求上调个人房贷首付款比例的调控措施后,有不少人表现出对政策出台的愤怒与不满。社会学者易宪容在分析这种情况时指出,其中有既得利益集团在借民众的误解来要挟政府的因素。人民网发表地产寡头走向霍多尔科夫斯基?一文,其中讲到,在房地产调控中,社会被整体挟持。该文说,与其说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支柱产业,不如说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挟持者”,因为住
8、房人人需要,不可缺少。地方政府的 GDP 贡献,在普通百姓无法面对的房价面前,却过多地倚仗于房地产,一些中低收入者 20 年乃至 30 年人生的大部分收入,被住房按揭还款套住;银行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乃至按揭回收这个漫长的时间内,承担了严重风险。与之相对应的是,房地产寡头们通过不断推高房价,力图在最短时间内使其利益得到保证,而政府必须面对房地产崩溃时的动荡风险。眼见着房价摇摇欲坠,这些出手阔绰的老板们突然变得体恤民情起来,异 1:1 同声地指责政府调控房价最终只会伤害中低收入阶层,不仅“让穷人买不起房子”,还会让工薪阶层现有的房子大幅贬值,家庭资产急剧缩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薪阶层被房地产
9、大鳄绑上了房价博弈的战车。该文指出,所有的论调都可以归到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阻止更多的后续调控政策出台,拼命保住自己辛苦吹大的房地产泡沫。5据北京晚报2006 年 1 月 28 日报道,北京市国土局新闻发言人张维副局长介绍说,2005 年该市土地计划进行了结构调整,调整后的基础设施、公益建筑以及经济适用房用地大幅增加,而商品房土地供应由计划的 1750公顷下降到 900 余公顷。针对部分开发商“供地紧张必然引起房价上涨”的论调,张维表示,商品房土地供应计划虽然减少了,但能够形成有效供应的住宅用地仍然在 2000 公顷左右,与上一年持平。他进一步解释说:“2004 年 831 大限前,大约有 13
10、00 公顷土地提前投放到市场,这些土地会在 2005 年形成供应,考虑到市场的接受能力,对去年商品房供地计划作出了适当调整,调整后,商品房供地虽然减少了近一半,但是市场总的供应量并没有减少。”张维指出,减少商品房土地供应量也是为更好地促进目前存量土地的利用,“新的商品房供地减少,开发商才会将目标转向存量土地上,从而有效促进存量土地的利用”。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存量土地规模大约在 4000 公顷左右,完全可以满足一到两年的建设使用。针对住宅土地供应,张维说:“2005 年共有 111 个项目共 5400 公顷的土地由开发商进行一级开发,随着这部分土地开发的陆续完成,2006、2007 两年土地供应
11、应该说很充足。因此,购房人不必担心住宅土地供应不足而引起房价上涨。”6.北京市 2006 年将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制定并落实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政策,主要满足大量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2006 年北京市计划竣工经济适用住房 200 万平方米,该市建委负责人介绍说,2006 年市建委还将继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主要体现政府对部分中低收人家庭、特别是拆迁居民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性供应,严格限制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面积标准和再上市交易;同时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比例力口快建立住宅发展与保障体系,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制定并落实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政策,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
12、需要。7.据福州市有关部门测算的当地部分地块商品房价格成本对照表显示,在所列的 23 个楼盘成本目录中,商品房开发成本从每平方米 1636 元至 3094 元不等;销售均价从每平方米 2500 元至 5500 元不等。经测算,开发商的利润率平均约 50Z,最低的约为 20,最高的超过 90Z。其中利润率超过 50的楼盘有 10 个,呈现出楼盘越高档,利润率越高的基本特点。在全国 35 个大中城市中,福州市的房价位于中等水平。来自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 年上半年福州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 3587 元,同比增长 1164Z,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每平方米为 3228 元。福州市物
13、价部门对当地挂牌出让的 101 块地逐一进行了成本核算,结果显示,商品房的社会平均开发成本在每平方米 2019 元至 2305 元之间。为清晰反映一个楼盘的真实成本和利润空间,以福州市一个较有代表性的中档楼盘(福州某花园),按照地价、建安成本、配套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四部分,进行了较系统的“成本核算”。通过相关数据的交叉印证,测算发现这个楼盘的利润率达 602。现粗略列出这个楼盘的住宅房产“成本清单”福州某花园(2005 年 8 月上旬,楼盘销售员告知销售均价每平方米 3900 元左右)(1)、地价:每平方米 683 元;(2)、土建和安装成本:每平方米 875元;(3)、配套建设费用:每平方米
14、 486 元;(4)、开发商的运营成本:每平方米 390 元左右。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每个楼盘的运营成本有差异,但一般不会超过商品房销售价格的 lO)。综上所述,保守计算该项目总成本约为:683+875+486+390=2434 元。开发商利润约为:销售均价 3900 元一总成本 2434 元=1466 元。开发商的利润率为 60左右。8.继福州之后,浙江省要求三级国土部门公布房价成本清单;北京市国土局目前尚未接到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北京市房地产业界多反对公开成本。浙江省 2005 年 11 月 1日开始对三级国土部门的政务信息是否全部公开进行检查。其中房价成本清单作为一项政务信息新内容,届时将
15、向社会公开。但北京市国土局办公室副主任靳京 2005 年 10 月 12 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市国土局还没有把公开房价成本清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靳京称,房价成本大致算主要由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其他税费等三大块组成,虽然简单,但目前北京有四千多家开发商,每一个开发商的楼盘开发成本不一样,真正公开房价的成本清单,就工作量来说是非常大的,并且需要足够的网络资源支持。另外,他认为将来一旦有红头文件下发时,如何做通开发商的思想工作,将会是政府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尽管如此,他表示,如果有文件下发,不管难度有多大,一定要执行。据了解,福州物价局之前也测算出福州每个楼盘的成本,但这一数据并没有公布,只是
16、公布了该市商品房的社会平均成本。该局局长此前也明确表示,除非有关法律政策明确要求,物价局还没有 打算将每个楼盘的成本公布出来,尽管这对于消费者购房的指导作用可能更大。同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土资源部还没有真正把全国公开房价成本清单事宜提到日常工作当中。这位负责人这样分析,女口果真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房价成本清单公开,难度非常大,如何落到实处,有待进一步研究。9据记者调查,目前社会各界对公开房价成本一事基本持反对态度。北京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刚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公布房价成本清单,一有难度,二意义不大。北京浙金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豪则明确认
17、为,开发企业的成本不应该对外公开。陈豪认为,目前各楼盘的各项销售指标通过网络很容易查到,如果再公布成本,房地产商将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对比一些工业生产企业,他们的产品成本、库存等数据都是商业秘密,这对于房地产企业不公平。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的观点比较直接,他认为公布开发商的房价成本清单起不到任何作用,也没有必要。“政府的本意可能是通过成本估计,约束开发商的开发利润,控制房价,但这种做法肯定无效。控制房价还是应该调节供求关系,通过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办法,使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而使开发商利润保持在合理水平。”李文杰这样表示。李文杰认为,过去一直说房地产业是暴利行业,其实暴利点主要在
18、于协议出让时的土地价格,现在土地招拍挂,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已经比较透明。并且,如果只是政府主管部门公布商品房的社会平均成本或者在北京按照地段不同,公布各地段的商品房平均成本意义不大。而“如果政府要求开发商公布各自企业的开发成本是没有依据的。并且,如果要公开,鉴于社会公平的原则,不应该只是房地产业公开,社会各个行业都应该公开,这显然也不太现实。”采访中,有律师向记者表示,房地产行业非常不透明,在房地产交易中,开发商很清楚成本是多少,购房者却一无所知。根据价格法的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自主确定房地产价格,但是如果信息不透明,它的价格就会失真,开发商会推动一些虚假需求,形成不真实的价格信号,整个房价的
19、形成机制就会出现问题。这位律师表示,如果仿照福州、浙江的做法,国家将房价成本清单的发布作为一项政策规定确定下来,要求开发商必须定期提供成本信息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必须定期公布,虽然不一定可以从实质方面影响房价,但至少可以强化此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10新华社 2005 年 3 月 17 日报道,最近江苏一家在全国也算得上重量级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向媒体反映:某些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使然,而是政府“操盘”的结果,政府调控市场的“有形之手”充当了推动房价过快增长的角色。据这位老板说,现在不少地方出让土地的收益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可以说卖地越多,政府“手头”越活;价格越高,
20、收益越多。有个城市为了抬高出让土地的价格,特意请他们这家公司来当“托儿”,与外地投标企业竞价。这位老板十分担心价格抬得太高了,砸在自己手里吃不消。“你只管往高里抬价就行了,如果砸在手里,由政府兜底,大不了再还给政府”,政府的一位官员这样“开导”他。吃了政府官员的“定心丸”,这位老板竞起价来底气十足,果然使地价迅速飚升,再创这个城市土地出让价的新高。而类似这样由政府“操盘”推动地价上涨的事例在不少城市都存在着。政府人为操控土地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及其市场表现,对很多人的购房心理产生了影响,“早买”成为不少购房者的共识,一些手中有余钱而无投资渠道的人就把购置第二套、第三套乃至更多套房子作为一种投资,从
21、而表面上看起来,购房需求十分旺盛。正因为如此,每当有人警告某个城市存在房地产泡沫时,当地政府都要进行严厉的反驳。与中央政府不一样,地方政府并不会自觉考虑到宏观经济过热问题,地方政府希望的是房产繁荣能让土地升值,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升政绩,所以与中央抑制房地产投资政策取向相反,他们有支持房地产投资的冲动。在这个利益驱动下,我们看到,许多地方政府以重新规划市区、建开发区、大学城等名义圈地,不顾一切搞房地产开发。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希望房子价格越来越贵,这样才能吸引更多 的开发商,才能卖出更贵的土地价格。11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最大的富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在中国福布斯 2002 年度公布
22、的 100 名富豪中,有 40 多人涉足地产业。此后尽管不断有从事房地业的富豪身陷囹圄,但在福布斯2003 年中国内地富豪榜上,涉足房地产的还是高达 35 名。而在 2004 年中国大陆百富榜中,主营行业与房地产有关的“富人”又恢复到总人数的 40。12在国家发出多道宏观调控“金牌令”,地产市场“温度”渐渐走低的情况下,温州人仍然敢“逆水行舟”。2005 年中,在温州当地一家媒体的组织下,50 多位温州人组成的“上海杭州投资置业团在上海、杭州两地考察,3 天成交房子 8 套。此前一月,另一路温州“炒房团”在南京已取得不俗“业绩”8 名温州人斥资数千万元拿下南京河西等地 200 套房子。此次,温
23、州“炒房团”之所以逆势而行,就是窥见了利益链的存在一一不少城市否认自己辖区内的房地产市场存有泡沫,急于表示调控已到位;尽管有明文规定,禁止以媒体名义组织购房团到各地炒房,但媒体“炒房团”仍马不停蹄,从东到西,直炒到“天涯海角”;为了业绩考虑,一些银行想方设法打“擦边球”,置央行关于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和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提高到 30的规定于不顾,支持低首付贷款;为了拉升房价,房地产商实施房价“双轨制”,给房产中介、“炒房团”低价,给普通消费者以高价这些,不符合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精神,也违背了广大消费者的意愿。13对于国内房价的未来走势,最根本的问题就得看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
24、地方政府)对市场的理解了。因为,目前国内一轮房地产需求扩张或膨胀,有其几十年积聚的住房需求的释放,也有政府信贷政策误导,而后一种情况越来越成了主流。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银行的超低利率及银行资金易获得性,使得国内民众住房需求出现了虚假繁荣,大量没有支付能力的民众纷纷进入房地产市场,导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才发展几年就远远超过人家发展几百年的市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房地产市场发展几百年,个人住房持有率,欧洲的法国与德国仅 3040,美国仅 68 96,但北京则为 85,上海为 81。对于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白领来说,存钱的速度往往赶不上首付上涨的速度。-T 作一年,夫妻两人存了 3、5 万元,但首付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国家公务员 申论 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