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1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1及答案解析.doc(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1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被称为 U /U。 A.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B.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C.环境影响后评价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数:1.00)A.B.C.D.2.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可以用来评价U /U。 A.交通 B.工矿企业噪声 C.航空噪声 D.室内噪声(分数:1.00)A.B.C.D.3.下列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目的的选项是U /U。 A.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环境噪声现状情况 B.为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和预测评
2、价提供基础资料 C.评级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 D.掌握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噪声敏感目标和人口分布情况(分数:1.00)A.B.C.D.4.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方法应以U /U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实测。 A.车间 B.单位或车间 C.工段 D.车间或工段(分数:1.00)A.B.C.D.5.下列属于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一般用来评估产外游憩地的环境价值的是 U /U。 A.旅行费用法 B.隐含价格法 C.调查评价法 D.成果参照法(分数:1.00)A.B.C.D.6.某液氨管道出现 10 分钟的液氨泄露,其后果计算应采用的模式是_。 A.估算
3、模式 B.多烟团模式 C.分段烟羽模式 D.高斯烟羽模式(分数:1.00)A.B.C.D.7.有毒物质反应机理包括U /U。 A.水解反应、沉淀反应、生物降解、吸附作用 B.水解反应、光解反应、生物降解、沉淀作用 C.沉淀反应、光解反应、生物降解、吸附作用 D.水解反应、光解反应、生物降解、吸附作用(分数:1.00)A.B.C.D.8.将大气稳定度分为 A、B、C、D、E、F 六类的方法是U /U。 A.Pasquill 法 B.LD 法 C.d 法 D.M-O 法(分数:1.00)A.B.C.D.9.当经济净现值U /U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即项目是可行的。 A.小于 1 B
4、.大于 1 C.小于零 D.大于零(分数:1.00)A.B.C.D.10.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 5000 m3/h,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90%,该工程项目重复利用水量为( )。 A.45000m3/h B.50000m3/h C.55000m3/h D.40000m3/h(分数:1.00)A.B.C.D.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中,U /U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A.估算模式 B.AERMOD 模式 C.ADMS 模式 D.CALPUFF 模式(分数:1.00)A.B.C.D.12.调查点污染源排放特点时,不需要了解的是U /U。 A.排水总量 B.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 C.
5、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 D.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图(附近污染平面位置图)及排放方向(分数:1.00)A.B.C.D.1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包括:确定预测范围;确定预测因子;确定气象条件;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确定计算点;确定地形数据;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选择预测模式;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正确的顺序是U /U。 A. B. C. D.(分数:1.00)A.B.C.D.14.通过全场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U /U。 A.现场实测法 B.类比法 C.物料衡算法 D.模拟法(分数:1.00)A.B.C.D.15.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解
6、析解预测河口氨氮浓度纵向分布无需输入的参数是_。 A.余流量或余流速 B.一阶衰减系数 C.纵向离散系数 D.横向混合系数(分数:1.00)A.B.C.D.16.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的增加而引起的衰减与U /U因素有关。 A.噪声的固有频率 B.点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C.噪声的原有噪声级 D.噪声的传播速度(分数:1.00)A.B.C.D.17.国家“十五”期间固体废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是U /U。 A.污泥 B.重金属 C.城市垃圾 D.工业固体废物(分数:1.00)A.B.C.D.18.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 )。 A.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B.氨气和一氧化碳 C.氨气和甲烷
7、D.二氧化碳和甲烷(分数:1.00)A.B.C.D.19.属于环境中污染物分布的稳定状态的是U /U。 A.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处处相等 B.污染物在空间某一位置的浓度具有一个稳定的梯度,这个梯度不随时间变化 C.环境中污染物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假定污染物不随介质迁移 D.环境中某一空间位置的污染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分数:1.00)A.B.C.D.20.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对气体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U /U个周期。 A.1 B.23 C.4 D.5(分数:1.00)A.B.C.D.21.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通过分散作用得到稀释,不属于分散机理的是U /U。 A.弥散作用 B
8、.湍流扩散 C.物理扩散 D.弥散作用(分数:1.00)A.B.C.D.22.某企业建一台 20t/h 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 2000kg/h,引风机风量为 30000m3/h,全年用煤量 5000t,煤的含硫量 1.5%,排入大气 80%,SO 2的排放量标准 900mg/m3。该企业达标排放脱硫效率应大于U /U。 A.52.6% B.60.7% C.43.8% D.76%(分数:1.00)A.B.C.D.23.某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费用为 60 万元/km 2,则评价该流域环境影响的损失价值为 60 万元/km 2。此种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为( )。 A.生产力损失法 B.恢复或重
9、置费用法 C.影子工程法 D.防护费用法(分数:1.00)A.B.C.D.24.美国环境保护局发布的资料指出,城市噪声与人口密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每 km2有 10000 人,则该地区的昼夜等效声级为U /UdB。 A.52 B.55 C.62 D.65(分数:1.00)A.B.C.D.25.水质参数排序公式 ISE= (分数:1.00)A.B.C.D.26.根据国际 GB/T 322294声学-环境噪声测试方法的规定,测量道路交通噪声的测点应选在市区交通干线一侧的人行道上,U /U。 A.距马路沿 20cm 处,此处距两交叉路口应大于 30cm B.距马路沿 50em 处,此处距两交叉路口
10、应大于 20cm C.距马路沿 20em 处,此处距两交叉路口应大于 50cm D.距马路沿 50em 处,此处距两交叉路口应大于 30cm(分数:1.00)A.B.C.D.27.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使用等使U /U改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 A.地形地貌 B.植被、声环境 C.植被、地形地貌 D.大气、地形地貌(分数:1.00)A.B.C.D.28.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当最远距离超过 25km 时,则评价范围为半径U /U的圆形区域或边长U /U的矩形区域。 A.25km 50km B.25km 25km C.5
11、0km 50km D.50km 25km(分数:1.00)A.B.C.D.2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废弃物无组织排放的监测频次一般不得少于U /U,每天U /U,每次连续 1h 采样或在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样 4 个。 A.1d 2 次 B.1d 3 次 C.2d 3 次 D.2d 4 次(分数:1.00)A.B.C.D.30.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了焚烧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汞的限值(测定均值)为U /U。 A.0.1 mg/m3 B.0.2 mg/m3 C.0.05 mg/m3 D.1.0 mg/m3(分数:1.00)A.B.C.D.3
12、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U /U天。 A.1 B.2 C.3 D.4(分数:1.00)A.B.C.D.32.当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时,一般只需采用U /U处理后即可满足水质的要求。 A.混凝 B.沉淀 C.过滤 D.消毒(分数:1.00)A.B.C.D.33.下列公式中,用来计算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总物料衡算公式的是U /U。 A.G 投入 =G 产品 +G 流失 B.Q+A=H+P+L C.AD=BD-(aD+bD+cD+dD) D.G 排放 =C 投入 -G 回收 -G 处理 -G 转化 -G 产品(分数:1.00)A.B.C.D.34.下
13、列选项中关于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不正确的是U /U。 A.预测点的数量应大于现状监测点 B.预测点的位置应覆盖现状监测点 C.预测范围应大于或等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D.预测点还应根据工程和环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要求而设定(分数:1.00)A.B.C.D.35.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的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距离人畜居栖点至少在( )以外。 A.100 m B.200m C.500m D.1000m(分数:1.00)A.B.C.D.36.关于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对于大中型河流中的废水排放,横向浓度梯度(变化)较
14、明显,需要采用一维模型进行预测评价 B.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中,一般也采用三维模型 C.大多数的河流水质预测评价采用零维模型 D.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质的降解项可忽略时,可采用零维模型(分数:1.00)A.B.C.D.37.pH 值的评价方法中计算公式正确的是U /U。 A.当 pHj7.0,S pH,j=* B.当 pHj7.0,S pH,j=* C.当 pHj7.0,S pH,j=* D.当 pHj7.0,S pH,j=*(分数:1.00)A.B.C.D.38.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U /U医疗废物。 A.化学性 B.药物性 C.病理性 D.感染性(分数
15、:1.00)A.B.C.D.39.连续源源强以单位U /U内排放的物质或体积表示。 A.质量 B.体积 C.时间 D.面积(分数:1.00)A.B.C.D.40.U /U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特征。 A.底质因子 B.常规水质因子 C.特殊水质因子 D.其他方面的因子(分数:1.00)A.B.C.D.41.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场场址的选择距离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U /U以上。 A.500m B.800m C.1000m D.3000m(分数:1.00)A.B.C.D.4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非稳定连续污水排放源,一般应采用加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 24h
16、为周期,采样不少于( )个周期。每个周期每( )小时采样和测试一次。 A.2 12 B.3 12 C.2 23 D.3 23(分数:1.00)A.B.C.D.43.通常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 中,P 表示U /U。 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 B.土壤可蚀性因子,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及渗透性确定 C.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与植被覆盖度和耕作期相关 D.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主要有农业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分数:1.00)A.B.C.D.44.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U /U。 A.污染物的自身特性 B.水体的自净特性 C.水体的水质指标 D.水体的
17、污染特性(分数:1.00)A.B.C.D.45.有关水质模型预测中使用的时间尺度,以下状态不属于准稳态的有U /U。 A.定常污染负荷变化的河流流量 B.变化的污染负荷定量河流流量 C.定常污染负荷定常河流流量变化的其他环境参数 D.变化污染负荷变化的河流流量(分数:1.00)A.B.C.D.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A.碱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硫酸 B.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沉淀池,可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 C.在生物处理前设初沉池,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 D.中和主要是指对酸、碱废水的处理,废酸碱水的互相中和,在中和后不平衡时,考虑采用药剂
18、中和(分数:1.00)A.B.C.D.47.水土流失预测中,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式中,K 表示U /U。 A.土壤侵蚀模数 B.水土流失量 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D.土壤可蚀性因子(分数:1.00)A.B.C.D.48.干法排烟脱硫是用U /U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A.固态吸附剂或固体吸收剂 B.固态吸附剂或液态吸收剂 C.固体吸收剂 D.固态吸附剂(分数:1.00)A.B.C.D.49.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核定U /U。 A.源强 B.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C.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 D.源强、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分数:1.00)A.B.C.D.50.堆放的固体废
19、物产生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是U /U。 A.细微颗粒、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B.细微颗粒、粉尘、毒气、恶臭 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气 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毒气、恶臭(分数:1.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51.采用指标对比法作为清洁生产评价方法时,其程序包括U /U。 A.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B.预测环评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 C.将预测值和清洁生产标准值对比 D.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分数:2.00)A.B.C.D.5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明确将建设项目分U /U,对其实施分类管理,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0、管理工作有所侧重、区别对待。 A.排放型项目 B.污染型项目 C.生态型项目 D.破坏型项目 E.风险型项目(分数:2.00)A.B.C.D.E.53.下列对于河流简化不正确的描述是U /U。 A.评价等级为三级时,江心洲、浅滩等均可按无江心洲、浅滩的情况对待 B.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 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C.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平直河流 D.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分数:2.00)A.B.C.D.54.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U /U。 A.产生量 B.产生位置
21、 C.处理方式 D.污染物的种类(分数:2.00)A.B.C.D.55.下列选项,在污染型项目的工程概况中,需要根据工程组成和工艺给出的是U /U。 A.主要原料和辅料的名称 B.主要原料和辅料年总耗量和来源 C.主要原料和辅料单位产品消耗量 D.污染源分布(分数:2.00)A.B.C.D.56.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包括U /U。 A.氧气测定法 B.CO2测定法 C.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D.叶绿素测定法(分数:2.00)A.B.C.D.57.在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中不能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时,目前可供选择的方法有U /U。 A.专业判断法 B.数学模式法 C.资料复用法 D.物料衡算法(分数: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6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