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522-2007 《有机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6 T 522-2007 《有机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522-2007 《有机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36备案号: 21571 2008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5222007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2007-11-13 发布 2008-01-01 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 522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由宜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万载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有机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巢红专、刘向众、朱业斌、周文新、龙林根、罗惟希。 DB36/T 5222007 1 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有机生姜生产过程中基地选择、农事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运输和贮藏等。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有机生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
2、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9137-1988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U 2092/91 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 3 总则 3.1 定义 有机生姜生产技术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按照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进行生姜生
3、产、采收、贮藏、运输、销售。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按农业科学和生态学原理,维持稳定的农业生态体系。 3.2 气候条件 平均气温 5.813,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无霜期在 200d 左右, 年有效积温 30003500,年日照时数在 2500h 以上,年降雨量 700mm 以上。 3.3 环境条件 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物等。且符合以下要求: 3.3.1 灌溉用水水质必须符合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三级标准。 3.3.2 大气环境达到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3.3.3 土壤质量符合 GB 15618
4、 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3.3.4 宜选择缓坡或山脚下的较荫凉地块,有利于生姜生长。 3.4 土壤条件 具有三年的有机土壤转换期, 前三年未种过姜科植物; 沙壤土 ,壤土或粘壤土; 有机质含 量 2%,碱解氮 90ppm、速效磷 10ppm、速效钾 100ppm,符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三级以上标准,土层深度要求在 40cm 以上;土壤 PH 值在 5-7 之间,地下水位 1.0 m 以下。 3.5 缓冲带 在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之间设置 300m 以上的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 3.6 转换 3.6.1 常规生姜田地成为有机生姜田地需要经过转换。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
5、须完全按本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 DB36/T 5222007 2 3.6.2 常规生姜田地的转换期一般为 3 年。但某些已经在按本生产技术规程管理或种植的生姜田地,或荒芜的生姜田地如能提供真实的书面证明材料和生产技术档案,则可以缩短转换期。 3.6.3 已认证的有机生姜田地一旦改为常规生产方式,则需要经过转换才有可能重新获得有机认证。 4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生姜品种。 5 轮作 生姜至少要经过三年的轮作。 轮作模式:生姜冬季蔬菜春夏季蔬菜冬季绿肥春夏季蔬菜冬闲生姜 6 种姜的选择与处理 6.1 形态要求 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
6、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姜芽位于上部和外侧的姜块作为种姜。 6.2 种源要求 姜种应是有机来源的种姜,在得不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种苗的情况下(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姜。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的生姜品种。 6.3 种子消毒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选晴天,将姜种晾晒 23d(白天晒,晚上收) ,至姜皮发白发亮,以杀菌消毒。在播种前,再用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浸种 20min,然后用新鲜、清洁的草木灰封伤口,有效地阻止病虫害通过种姜传播。 6.4 催芽 在室内建一长方形池或堆,池(堆)底及四周铺一层 10cm 厚的干谷糠,将姜种平放入池,一层姜种一层谷糠, 一般 23 层
7、, 并盖上草帘,使温度保持在 2230, 10d12d, 幼芽萌发, 催芽至 0.5cm1.5cm 结束。 6.5 掰种 将催芽种姜掰分成 40g60g 左右的姜块,每个姜块上留一个短壮芽,其余的芽全部去除。 7 整地播种 7.1 整地 7.1.1 翻地 10、11 月份作物收获后,进行冬耕深翻 20cm30cm,使耕作层加厚。次年 2 月下旬3 月上旬土壤解冻后,细耙 12 遍,并结合翻地施入基肥。 7.1.2 做畦 地面整平耙细后,按东西或南北方向做畦,畦面宽 120cm,沟宽 30cm,沟深 30cm 左右。 7.1.3 开沟 播种前按株行距 1740cm 开沟,沟深 20cm30cm。
8、 7.2 播种 7.2.1 时间: 在 5cm 地温稳定在 16以上,10cm 地温稳定在 15以上就上播种,江西省一般在 4 月中、下旬。 7.2.2 播种密度:每 667m2栽 60007000 株,每块姜种为 40-60g,用种量在 300kg左右。 7.2.3 播种方法 DB36/T 5222007 3 按行距开种植沟,在种植沟一侧放一层稻草,稻草上施入一层腐熟农家肥(翻地时不施基肥,此时每 667 m2施优质厩肥 3000kg5000kg) 。另一侧放入一排种姜,使种芽一律向上。然后覆一层约 2cm3cm厚的细土。 8 覆盖、遮荫与培土 8.1 覆盖 播种后一周内进行。在畦面盖一层约
9、 3cm5cm 厚的稻草、麦秸、杂草或其它秸秆,以防杂草生长。所覆盖的稻草必须是来自有机体系内部或经过有机认证的。 8.2 遮荫 当生姜出苗率达 50%时,及时进行姜田遮荫。可采用木(竹)竿搭成 2m 高拱棚架,扣上遮光率为30%的遮阳网。8 月下旬及时拆除。 8.3 抹芽 为了调控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当植株长至一定高度,生长出 2 个以上芽头时,要及时进行抹芽,保留 2 个芽,其余全部抹除。 8.4 培土 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结合人工除草和施肥进行培土。每隔 15d20d 培土一次,共培土 34 次,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根茎露出地面。 9 灌溉 9.1 播种后覆盖前浇透两遍水,一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T5222007 有机食品 生姜 生产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