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七)通过激素的调节(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七)通过激素的调节(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七)通过激素的调节(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七)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1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神经递质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 )A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 B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D起作用后即被灭活解析:选 C 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均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而动物激素不能;动物激素需要依靠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动物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递质需要依靠组织液,才能作用于靶细胞;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2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
2、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 )A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B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D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解析:选 D 盐酸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促胰液素),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3.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降低B开始刺激后,大鼠肝糖原分解将加快C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D该图示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解析:选 B
3、题图显示:开始刺激后,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将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将使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速度加快,因此血糖浓度将降低;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根据题干信息,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会引起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4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A将患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C患糖尿病模型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
4、对照组2D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解析:选 D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自变量是是否注射桑叶提取液,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应该将患糖尿病的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小鼠的血糖浓度,因此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注射桑叶提取液的患糖尿病模型小鼠为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溶剂的患糖尿病小鼠为对照组;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的溶剂。5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
5、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B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C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D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解析:选 B 胰腺切除,动物无胰岛 A 细胞,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由此可推知: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减少的现象;保留胰腺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可能会发生血糖水平降低的现象
6、。6.(2019湖州模拟)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器官甲除分泌激素 a 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B器官乙分泌的激素 b 浓度高时,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C器官丙分泌的激素 c 浓度高时,对器官甲有抑制作用D器官丙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 b 的关系为协同作用解析:选 B 由图示关系可推知甲、乙、丙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下丘脑。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丙)分泌的;器官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浓度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器官丙分泌的激素 c 对器官甲有促进作用;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甲)分泌的。7人在不同状态下,其血糖浓度会有所变化。如
7、图表示在不同“模拟活动时段”中人体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3A曲线 ab 段,人体内的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多B引起曲线 bc 段变化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等C曲线 ef 段,人体内的肝糖原和肌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D曲线 fg 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解析:选 B 曲线 ab 段是吃饭后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引起曲线 bc 段变化(血糖降低)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曲线 ef 段,人体内的肝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
8、充血糖,但肌糖原不会;曲线 fg 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8(2019佛山模拟)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 30 min 和注射后30 min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9 30甲 2 2乙 2 29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解析:选 B 甲状腺激
9、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9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解析:选 D 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降低;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达标 检测 十七 通过 激素 调节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