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榆林二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项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A神爱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源头 B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C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 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2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
2、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 难经 本草经 ,数学的算经十书 ,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了古代科技发展A具有儒学化特征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为封建统治服务 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3西周时,周王允许诸侯仿照王室体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但规定诸侯国的上卿一般不超过三人,其地位只相当于王室下卿,对天子只能称“陪臣” 。各国军队不超过三军,都城不超过三百雉(九百丈) ,大的城邑不能超过一百雉。这些规定A表明权力与血缘的关系 B反映出礼文化得到推行C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4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
3、都一样。 ”材料意在强调两者都A消灭异端思想 B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C推动文化繁荣 D以强制政策确立皇帝权威5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自己在入殓时要“左手执孝经 、 老子 ,右手执小品 、般若经 、 法华经 ” 。这反映了A中外文化交流影响主流思想变化B三教合流之势在南北朝业已初显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定不动摇2D张融顺应南北朝崇佛抑儒的观点6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图 5。据图 5 可知,当时A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B交通设施趋于完善C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 D政治重心发生转移7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 宋会要辑稿载:“
4、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 ,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 ,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8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 ,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据此可知,山水画的创作A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 B受到了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C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 D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
5、求9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唐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宣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这反映了A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C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10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 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 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11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苗写崔鸢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
6、厢记时,便删掉了糧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变化的原因是A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 B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C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312明太祖禁用金银,实行宝钞(纸币)制度,而建文帝(13981402)时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表现明显,永乐帝(14021424)即位又禁止使用金银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白银几乎成为了通用货币。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入超 B新的生产方式促进货币改革 C明朝政府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变革13明朝航海家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 年)到宣德八年(1433 年) “七下西洋” ,在西沙两大主要群岛上竖旗立石,一一命
7、名,现在西沙群岛的“永乐”岛群、 “宣德”岛群,就是那时命名的。这一现象反映出A明朝远航缺乏持久的经济动力 B郑和远航的政治意味浓烈C我国对西沙有效管辖始于明朝 D农耕文明向边疆群岛扩展14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屡屡侵犯,龚自珍与魏源分别代表了两种态度: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两人的思想都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151873 年 6 月 29 日,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在紫光阁觐见清同治帝,未行跪礼。但当时社会上流传外国使臣见中国皇帝时恐惧之
8、余足不能动、口不能言、浑身发颤,连国书都无法卒读。这反映了中国 A外交礼仪近代化的艰难 B传统纲常伦理的崩坏C “天朝上国”威仪的稳固 D近代条约体系的确立161906 年,御史刘汝骥针对废除科举后的保举制度,上书建议对保举推荐人才进行严格限制,得到慈禧称赞;1908 年,两江总督端方等上奏请求将所保举各员,一律入法政学堂分班限年学习。这一现象反映了清王朝A废除科举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B延续戊戌变法的政策C中央集权体制面临地方的挑战 D重视官员选拔的质量17张玉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860-1916) 中说:在 1905 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为士绅阶层在 1860-1916 年,社会领导阶层不
9、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子。新知识分子的人数,大约为士绅的十倍到 1912 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材料反映出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推手 B阶层变动源于经济力量发展4C政治制度变革左右社会演进 D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181927 年八七会议,确定将工农兵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 。1935 年底,中国共产党将口号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 。1936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 。这些变化反映了A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191941 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榆林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