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从“师夷长技”到“托古改制”(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从“师夷长技”到“托古改制”(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从“师夷长技”到“托古改制”(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检测(三十九) 从“师夷长技”到“托古改制”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4分)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析:选 B 抓住题干中“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故 B项正确。2 “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 19世纪后期
2、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 “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选 B 19 世纪 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 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冲突,故 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 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
3、D项错误。3曾国藩说:“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 ”曾国藩这段话旨在( )A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B主张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C宣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D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解析:选 A 材料“余以为欲制(夷)人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反映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曾国藩主张改革,
4、故 A项正确。241896 年 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 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 7 000余份,一年后达到 13 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 17 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A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B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C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D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解析:选 A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时务报发行量在逐步增加,维新派充分利用报纸宣传维新思想,启迪民智,有利于为维新变法营造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故选 A项。B 项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排除;梁启超等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此时尚未受到清政府重视,故 C项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检测 三十九 师夷长技 改制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