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二十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讲义(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二十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二十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讲义(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主要有五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2)洋务企业尽管存在种种弊端,未能实现“自强” “求富”的目的,但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中有曲折,最终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下陷入绝境。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历史前进的一种方向,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
2、影响。(4)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西装、西餐、2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5)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6)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给精神生活带来新的内涵,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课题二十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1)原因前提条件 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重要因素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的经
3、济联系历史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内部根源 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拓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2)表现洋纱取代土纱,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服务于国际市场,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3)特点解体速度 全国各地解体的速度不一致,东南沿海地区 解体的速度要快于内地解体动力 外因为主要动力,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解体结果 自然经济依然长期占主导地位;中国未建立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4)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民族资
4、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提高,但是中国经济同时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2洋务运动从手工工场到近代机器工业(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入侵;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2)概况时间:19 世纪 6090 年代。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活动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5、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开平煤矿等。多采用官办、官督商办的形式,产品投放市场,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企业性质:官办军事工业依然是封建政府或官僚的一个生产部门;官督商办企业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资本主义企业性质。(5)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6)评价积极作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的第一步,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6、作用。局限性:只学习西方的科技,不改变中国的制度,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官营工业到民营工业(1)背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起了刺激作用。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起了诱导作用。(2)表现: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注4东南沿海是最先开放的通商口岸所在地,受外国商品冲击较早。联这里的“冲击”指的是社会阶级、阶层出现变化,西学思潮已萌发。注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
7、最终只会失败。辩“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辩近代化与工业化(1)近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2)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拓封建买办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中国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买办阶层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辩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
8、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民族工业特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重难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 )史 料 探 史 近 代 自 然 经 济 解 体史料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并且获利颇佳。福建沿海平原盛产甘蔗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 20 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19 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 500 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摘编
9、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探究 依据史料,概括开埠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5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卷入世界市场 体现农业经济作物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体现农村经济生活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1842 年后,福州开埠通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农村渗透,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并加强了农村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提示 特点: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原因:开埠后国内外市场
10、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系统认知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1表现视角 变化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与织分离、纺与织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虽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11、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从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2.实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3评价: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二)归纳总结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6重难点二 洋务运动(一 )读 图 明 史 洋 务 运 动 的 实 质解读 漫画中一位清朝官员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 ,想要把它粘在墙上,而在这面墙上写的是“封建专制制度” ,他还说道:“这样修补好就安全了!”该漫画深刻地表明了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二 )史 料 探 史 洋
12、 务 运 动 的 影 响史料 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反映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反映出学习西方技术,体现了对民族工业的诱导作用 反映出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体现了对民族工业的阻碍作用(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自强” “
13、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提示 特点:政府主导;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模式;具有垄断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有诱导和阻碍双重影响。7系统认知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外交上洋务运动促使中
14、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洋务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军事上 洋务派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教育上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三 )归 纳 总 结 官 办 洋 务 企 业 民 营 化 趋 势 明 显(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生
15、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逐渐扭亏为盈。1913 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1928 年以后的国家资本企业,全部是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创建的。随堂巩固训练一、高考题变客观为主观,思维更广更透1(2017全国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
16、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读懂 开平煤矿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代表之一,开平煤矿所产之煤所缴纳的出8口税大大降低,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洋务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做对 选 A2(2017全国卷)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读懂 官办洋务
17、企业初时一切费用由朝廷拨付,长此以往,朝廷财政不能支撑。福州船政局为能维持下去,转而向用船方收取材料费,其目的在于缓解经费压力,促进企业发展。做对 选 B3(2016全国卷)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读懂 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不断扩大和深入,城乡市场日益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市场上的洋货无论数量和种类都不断增多,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状况一方面给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18、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使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做对 选 C4(2015全国卷)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读懂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从而展开了洋务运动。作为新生事物,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反对,从中反映出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做对 选 A95(2018北京高考)明中叶以来,松江府(
19、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1550 年以前 5915511722 年 11317231861 年 16718621911 年 369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 B C D读懂 15511911 年,松江市镇数量不断增多,这反映了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工商业/农业)发展较快。18621911 年市镇数量明显增多(增多/减少),这与近代列强侵略,开放通商口岸有关。做对 选 B6(2015全国卷)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
20、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读懂 从题干信息可知时间信息是 1852 年,为鸦片战争后。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 ,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在中国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做对 选 D二、模拟题抓题眼抓关键,解题更快更准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八 单元 近代 中国经济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课题 十三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动 讲义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