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模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模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模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石嘴山三中 2019 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使底物由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提高了反应的活化能B. 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分子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C. 人体内 ATP 的合成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关联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 ATP 的合成快,含量很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酶和 ATP 的相关知识,考查内容基础,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只是迁移运用能力。【详解】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 错误;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人体内 ATP 的合成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关联,C 正确;ATP 在细胞内含量
2、少,D 错误。【点睛】高温、过酸、过碱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使酶的活性下降甚至失活,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温度升高后酶的活性会恢复,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 猫叫综合征和 21 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D. 培育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
3、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体现在任何时期均可能发生,故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A 正确;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的前期(四分体时期)2和后期,B 错误;21 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C 错误;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的是生长素(类似物)调节作用,没有改变个体的染色体数目,D 错误。【点睛】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
4、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受体识别B. 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C. 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D. 该过程涉及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考点较为基础,依据教材知识即可作答。【详解】神经调节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起作用,且神经调节中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A、C 正确;激素作用后即被灭活,
5、血压随之恢复正常,B 正确;兴奋在体内传导时是单向的,D 错误。【点睛】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4.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B. 若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其儿子一定患病C. 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 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为 1/100D. 通
6、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答案】A【解析】3【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及其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以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A 正确;苯丙铜尿毒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患病,基因型为 aa,丈夫正常,基因型可能为AA 或 Aa,故其儿子一定不患病或者患病概率为 1/2,B 错误;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aa=1/10000,则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a=1/10,A=9/10,因此携带者的频率约为21/109/10=18/100,C 错误;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
7、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确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系谱图也不一定能得到确诊,D 错误。【点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根D. 植物向光性和顶端优势的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情况,明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同时理解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
8、例,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详解】极性运输指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与单侧光和重力无关,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方向,A 错误;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 正确;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幼根大于幼芽,C 错误;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 错误。【点睛】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4重力、离心力。6.如图为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9、确的是 ( )A. 该种群的 K 值只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B. a 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C. 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 点会上升D. cd 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考生识记种群数量特征,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尤其是 S 型曲线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该种群的 K 值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pH 和有毒代谢物等因素有关,A 错误;虽然 a 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但此时种群中仍存在种内斗争,只是种内斗争比较弱,B 错误;
10、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改善了酵母菌的生存环境,酵母菌的 K值会增加,即 b 点会上升,C 正确;cd 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正相关,均下降,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示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再根据题意作答。7.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 30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 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 CO2释放量和叶绿体 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5(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_。(2)图甲中,为了改变光照强度有两种措施,具体是a_
11、,b_。(3)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利用的物质是_。(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 b 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_(填“” 、 “”或“” )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 c 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可释放_单位的氧气。(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 25,则乙图中 c 对应的柱状体向_(左或右)平移。【答案】 (1). 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2). 移动灯泡,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 (3). 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灯泡照射 (4). ATP 和H (5). (6). 0 (7). 左【解析】【分析】
12、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实验设计原则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且主观性较强,对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详解】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变量,可通过移动灯泡来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光照强度或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灯泡照射;(3)光反应产生能够为暗反应所用的物质是 ATP 和H;(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 b 时,该叶肉细胞 CO2释放量大于 0,说明此时光合
13、作用速率呼6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 c 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产生 O2量为 6 单位,由 a 点对应的状态分析可知,细胞呼吸需要的 O2量也为 6 单位,则可释放 0 单位的氧气;(5)根据题干可知,当温度调节到 25,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减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因此光补偿点时需要的光照强度将减弱;而乙图中 c 表示光补偿点时的光照强度,因此 c 点对应柱状体将左移。【点睛】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吸收 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8.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因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
14、艾滋病疫苗制剂(减毒 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身上试验失败。下图是艾滋病疫苗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编号代表细胞)(1)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_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_的功能。(2)上图中物质 A 是_,是_。(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老鼠对 HIV 是否具有免疫能力: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第 1 组每只注射_ ,第 2 组每只注射 3 mL 疫
15、苗制剂。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_。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预期结果是:_。【答案】 (1). T (2). 监控和清除 (3). 淋巴因子 (4). 记忆细胞 (5). 3ml 的生理盐水 (6). 等量的 HIV (7). 第二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一组【解析】7【分析】分析图示,物质 B 表示抗体,是浆细胞,是记忆细胞,是 B 细胞,物质 A 是淋巴因子,是 T 细胞,是吞噬细胞。【详解】 (1)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 T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市 第三中学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