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x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x(10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帮化学】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 CONTENTS,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 考点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方法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方法2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 方法3 氧化还原反应的“三大”基本规律 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 微课2 电子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易错 走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五个误区,B.素养大提升,C.考向全扫描,考向1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计算 考向2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 命
2、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考纲要求,命题规律,考情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是全国卷每年的必考内容,但单独命题的概率较低,常分散在选择题的某个选项或非选择题的某些设问中,选择题往往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或化学计算相结合命题,非选择题则可能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及工艺流程相结合命题,分值一般为46分。(2)从考查的内容上来看,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在元素周期律题目中是命题热点;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在NA题目中是命题热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是必考内容,尤
3、其是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近年来“常考不衰”。有关氧化还原概念的题目,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模型的认知能力。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题目,其实质是考查考生的化合价分析能力、依据,命题分析预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能力,能较好地考查考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命题预测 2019年的高考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灵活应用仍然是考查重点,如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等,随着新课标对考生能力要求的提高,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仍将是命题热点,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A.知识全通关,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 考点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1.氧化还原
4、反应的本质和特征,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拓展延伸 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二者对立统一。 2.在有机反应中,凡是得氧或去氢(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都叫作氧化反应,如烃、醇、醛的氧化反应等;凡是去氧或加氢(碳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都叫作还原反应,如醛的加氢反应等。 3.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4.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阴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化学 专题四:氧
5、化还原反应,特别提醒 1.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 2O3。 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不取决于得失电子的多少,如还原性强弱:NaMgAl;失电子数:NaMgAl。,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表示同一种元素原子在反应前后电子变化的情况,双线桥法的基本表示形式如下:,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表示得失电子的数目。如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提醒 双线桥法表示的注意事项 1.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2.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且得失电子
6、总数相等。 3.得失电子数目的正确表述是abe-,a表示失或得电子的原子数目,b表示每个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数目),当a或b为1时,可以省略。,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2)单线桥法 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同种元素原子或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情况,这种方法表示出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其基本表示形式如下:,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提醒 单线桥法表示的注意事项 1.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2.线桥上既不标“得到”,也不标“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1.常见的氧化剂,考点2 常见的
7、氧化剂与还原剂,2.常见的还原剂,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B.素养大提升,方法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方法2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 方法3 氧化还原反应的“三大”基本规律 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 微课2 电子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易错 走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五个误区,方法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方法解读:,1.解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类题的一般思路 (1)理清概念间的关系,把握知识主线。 “失升氧化还原剂”“得降还原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明确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 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
8、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2.确定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1)代数和法 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规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如有机物中碳元素化合价(设为x)的确定方法: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利用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规则确定碳元素的化合价。如甲酸(CH2O2)中满足x+(+1)2+(-2)2=0,则x=2。,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2)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Cu +2 Fe +2 S 2 2 、 K 2 Fe O 4 +6 、 L i 2
9、 NH 3 、Al N 3 、 N a 2 S 2 O 3 +2 、 C +3 2 O 4 2 、H C +2 N 3 、 Cu +1 H 1 。 3.有关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关键是明确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找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以及1 mol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或者1 mol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例如:,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示例1 2016上海,13,3分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 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
10、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思维导引,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双线桥法标注本题反应如下:H2S为还原剂,SF6为氧化产物,O2F2为氧化剂,O2为还原产物,可以根据图中标注判断各选项正误。,解析 分析所给反应可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O2F2是氧化剂,故A、B项错误。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判断转移电子数,C项错误。H2S是还原剂,O2F2是氧化剂,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4,D项正确。,答案 D,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突破攻略,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物质性质,分析反应实质,化学 专题四:氧化
11、还原反应,拓展变式1 高考组合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2015新课标全国卷,8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2015安徽理综,10DNaClO和浓盐酸反应,每产生1 mol Cl2转移的电子约为6.021023个 C.2015广东理综,10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D.2014大纲全国卷,7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1.D 由2Na2O2 O2(0.1 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项正确。ClO-+Cl-+2H+ Cl2+H2O,每产生1 mol Cl2转移电子
12、数为1NA(6.021023),B项正确。3Fe(3 mol) Fe3O4(FeOFe2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8NA,C项正确。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发生反应: 2FeI2+3Cl2 2FeCl3+2I2,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项错误。,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方法2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方法解读:,1.“5法”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来判断(两强生两弱)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性(强) 还原性(强) 还原性(弱) 氧化性(弱) 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通过
13、多个相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判断多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顺序。,注意 对于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反应,如 Cl2+2NaOH NaCl+NaClO+H2O,不能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2)根据“二表、一律”判断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a.同主族元素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b.同周期元素对应单质的还原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注意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时,Fe对应的阳离子是Fe2+,而不是Fe3+。,根据元素
14、周期律判断 a.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如酸性:HClO4 H2SO4 H3PO4H2CO3H2SiO3,则氧化性:Cl2 S P C Si。,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Al(OH)3,则还原性:Na Mg Al。 (3)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 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
15、硫酸的氧化性强。 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如酸性条件:2Mn O 4 +6H+5S O 3 2 2Mn2+5S O 4 2 +3H2O 中性条件:2Mn O 4 +H2O+3S O 3 2 2MnO2+3S O 4 2 +2OH- 碱性条件:2Mn O 4 +2OH-+S O 3 2 2Mn O 4 2 +S O 4 2 +H2O 其氧化性为KMnO4(酸性)KMnO4(中性)KMnO4(碱性)。 (4)根据“两池”判断 原电池: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电解池:用惰性电极电解
16、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5)根据相同条件下被氧化(还原)的程度判断 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如:,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如:,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2.巧用假设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先假设反应能进行,然后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的规律,列出假设反应中的上述关系,结合题干条件判断该结论是否符合事实,若符合事实,则反应能进行;反之,则不能进行,3.探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实验方法 (1
17、)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2)证明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强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氧化能力(还原能力)进行设计,具有明显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示例2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根据下列反应,可以判断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Cl2+2KI 2KCl+I2 2FeCl2+Cl2 2FeCl3 2FeCl3+2HI 2FeCl2+2HCl+I2 H2S+I2 S+2HI A.H2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H2S
18、I2 D.Cl2I2Fe3+H2,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由反应可知氧化性:Cl2I2,由反应可知氧化性:Cl2Fe3+,由反应可知氧化性:Fe3+I2;由反应可知氧化性:I2S,则氧化性:Cl2Fe3+I2S。,答案 B,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示例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物质氧化性强弱已知:2KMnO4+16HCl 2KCl+2MnCl2+5Cl2+8H2O;K2Cr2O7+14HCl 2KCl+2CrCl3+3Cl2+7H2O;MnO2+4HCl MnCl2+Cl2+2H2O。 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即可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的盐酸(浓度大于6 molL-1)反
19、应,MnO2需和浓盐酸(浓度大于8 molL-1)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 D.盐酸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仔细观察题给化学方程式,发现三个反应中均有HCl参与,且都有Cl2生成,再结合题给信息,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KMnO4K2Cr2O7MnO2Cl2。以上三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三个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A,B项正确。,答
20、案 C,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拓展变式2,从实验角度证明物质氧化性强弱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1)某小组同学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图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打开活塞a,逐滴加入H2SO3 溶液至过量,烧瓶内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得出的结论是H2SO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 (填“强”或“弱”)。 再打开活塞b,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H2O2溶液,刚开始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橙黄色,变橙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得出的结论是H2O2的氧化性比Br2的
21、氧化性 (填“强”或“弱”)。 (2)为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将干燥的SO2气体通入品红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现品红溶液不褪色,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编号)。,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a.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SO2分子 b.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一定是H2SO3分子 c.此实验无法确定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 d.将干燥的SO2气体通入品红的酒精溶液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由此可猜想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 。 (3)配平并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Mn O 4 + H2O2+ Mn2+ O2+ H2O。 每有1 molMn O 4 参加反应,生成 mol O2。,
22、2.(1)H2SO3+Br2+H2O 4H+S O 4 2 +2Br- 弱 2H+ 2Br-+H2O2 Br2+2H2O 强 (2)ac H2SO3或HS O 3 或S O 3 2 (3)2 5 6H+ 2 5 8 2.5,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1)打开活塞a,逐滴加入H2SO3溶液至过量,烧瓶内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溴与亚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O3+Br2+H2O 4H+S O 4 2 +2Br-,说明亚硫酸的氧化性比溴的弱;再打开活塞b,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H2O2溶液,刚开始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橙黄色,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
23、变橙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Br-+H2O2 Br2+2H2O,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化学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2)SO2与四氯化碳不反应,能够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能够电离出HS O 3 、S O 3 2 ,将干燥的SO2气体通入品红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现品红不褪色,而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会褪色,证明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是SO2,可能为H2SO3或HS O 3 或S O 3 2 ,该实验不能确定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故ac正确。 (3)反应中物质的化合价变化:Mn O 4 Mn2+,Mn由+7价变为+2价,1个Mn O 4 得到5个电子;H2O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复习 专题 04 氧化 还原 反应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