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9中考语文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三)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docx
《(北京专版)2019中考语文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三)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版)2019中考语文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三)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题训练(三)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一、2018朝阳区一模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问题。(5 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全不一致的一项是 ( )(2 分)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诗人过零丁洋时情绪复杂。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3 分)二、2018大兴区一模 阅读渔家傲,完成问题。(6 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
2、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星河欲转千帆舞”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3 分)2.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处境的凄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形象。请从词中任选一处,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3 分)2三、2018东城区一模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问题。(4 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了
3、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表现出作者 的心境。(2 分) 2.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2 分)四、2018海淀区一模 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问题。(4 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饱含着词人的万千愁绪。请结合上阕内容,展开联想,以词人的口吻,描述你从画线句中读到的词人的心理活动。(3 分)32.词的下阕借写孙权,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叫作“用典”。你读过的古
4、诗词中“用典”的语句还有: (课外诗句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1 分) 五、2018北京一模 阅读寒食寄京师诸弟完成问题。(5 分)寒食 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 寒食草青青。注释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这天禁止燃火,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杜陵:位于京师故园西安南郊杜陵塬上。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示的画面。 (2 分)2.“杜陵寒食草青青”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结合全诗进行赏析。(3 分)六、2018通州区一模 阅读使至塞上,完成问题。(8 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
5、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等。B.本诗为五言律诗,其中押韵的字是“边”“延”“天”“圆”“然”。C.全诗写到了出使路线、沿途所见风光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D.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大漠风光。2.请从画线诗句中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字(词),谈谈你对它的理解。(2 分)43.这首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有相似点:诗中的颈联与渔家傲中“ ”一句在写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与渔家傲秋思中“ ”一句用同一个典故,寄托了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另外,这首诗与渔家傲秋思同
6、属边塞题材,这种题材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 , ”。(4 分) 七、2018房山区一模 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问题。(8 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 的意愿。(2 分) 2.阅读画线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2 分)3.这首民歌通过描写边塞特有的事物,表现军旅生活。请从文中找出此处描写,说说你阅读后的感受。(2 分)4.木兰代父从军,屡建战功,在我国的古诗词中也有不少渴望建功立业的诗
7、句,如:“ , ”。(2 分) 八、2018平谷区一模 阅读游山西村,完成问题。(5 分)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游山西村描写了“游村”的见闻,诗人借助农村日常生活表达了自己 的心情。 (2 分) 52.这首诗通过不同情境的描写,表现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村民习俗。请你任选一个情境,说说阅读后的体验。(3 分)九、2018平谷区二模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问题。(6 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
8、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上阕描写了边塞秋景,突出一个“ ”字。(1 分) 2.“悲愁”是中国古代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可以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所表现的 ;也可以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所表现的羁旅乡愁;还可以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中表现的 。(5 分) 十、2018顺义区二模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6 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
9、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凉州(今甘肃武威),慰问将士。在诗中作者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2.除使至塞上外,古代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还有很多,请你列举出其中一个代表句,并描述其展现的图景。(3 分)6十一、2018西城区二模 阅读望岳,回答问题。(5 分)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 。(2 分) 2.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写出你的阅读体验。(3 分)十二、2018燕山区一模 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问题。(8 分)行路难(其一)李
10、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阅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怀。(2 分)2.阅读画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 分)73.李白同几个唐代诗人穿越到宋代,遇见苏轼等几个宋代词人。两队人准备以飞花令的形式来一场诗词大会,彼此商定以“酒”为令(与饮酒有关的诗句也可以)。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为后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3 分)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苏轼: 李白队:
11、苏轼队: 十三、2018东城区二模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5 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2 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有人对这首元曲所配插图提出了质疑,认为与本曲内容不符。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看法并说明理由。(3 分)8十四、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3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12、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1 分)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十五、阅读观沧海,完成问题。(5 分)观沧海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
13、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9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 分)十六、阅读蒹葭,完成问题。(7 分)蒹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
14、抒发的感情?(2 分)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3 分)十七、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5 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10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15、项是 ( )(3 分)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2.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请写出两句杜甫其他忧国忧民的诗句。
16、(2 分)十八、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2 分) 2.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 分)十九、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6 分)甲渔家傲秋思11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17、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 的典故,表达了 ;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3 分) 2.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 分)12参考答案一、1.B 解析 本诗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感,ACD 三项也是。B 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现出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
18、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故选 B。2.示例:柳絮被狂风吹散,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破碎得像它一般不可收拾。读到此处,国破家亡之感催人泪下,让我心生凄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结合画线句内容分析,然后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情体验。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联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二、1.示例: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银河中汹涌的波涛真像将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解析 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
19、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欲渡星河,千帆竞发的壮观景象描绘出来。2.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这句让我感受到困境中的李清照不甘心在寂寞困苦中沉默,正奋力抖落身上的忧郁与疲惫,以大鹏展翅的雄姿,去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解析 题干要求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此题根据题干要求,要么体会词人处境的凄凉,要么体会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形象。从词中任选一处进行分析。如“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
20、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词语表现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三、1.陶醉于其中的悠然自得解析 此题注意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意象“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进行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中的悠然自得。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查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
21、的重点词句作答。2.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13解析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解答这类题目,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在此句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即可。四、1.登上北固楼,举目远眺,我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啊?它已非我们所有了!我看到的只是北固楼的无边风光。从古到今,这里不知道演绎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往事悠悠。只有这无尽的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专版 2019 中考 语文 复习 方案 考题 训练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