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第 卷一、选择题(本卷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地重视祭祀 B视农业为立国之本C小农经济的特点 D农业与土地的关系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 87 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 300 余件,其中农具范占 60%以上,出土铁农具 200 多
2、件,占全部铁器的 6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B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C铁器牛耕成为主要农耕方式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3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古代农民的富裕生活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4礼记月令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画)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当时()A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 B手工业产品大都精美C官营手工业重视质量管理 D秦朝严刑峻法民不聊生5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下图所示的生产工具()- 2 -A实
3、现了灌溉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西汉南阳太守杜诗所发明C最早载于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D进一步提高手工业生产效率6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C“唐三彩”是唐代北方青瓷重要代表D清代珐琅彩融入了外来艺术色彩7下图是天工开物中某一手工业生产场景的介绍。据图可知()A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大 B工商业市镇广泛兴起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8某同学在写历史小论文,其中涉及“明清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
4、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A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形成 B商业活动的时间、空间限制开始被打破- 3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普遍出现 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9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A揭示了官商勾结是晋商获利的唯一途径 B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C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0清朝时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
5、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对以上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防范外来入侵是该政策的重要目的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深层原因C封关闭疆,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D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11有历史学家指出:“人们多注意 1840 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 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比 1840 年具有更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各项中,具有“标界意义”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的开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学习西方从器物走向制度A B C D121882 年,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 400 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
6、如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材料反映洋务运动()A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B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13甲午中日战争前 30 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 680 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 3 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放缓对华经济侵略C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D内地通商口岸的进一步开放14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重利轻义
7、的处世观念 B工商皆本的进步思想C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潮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5外国在华的总投资,1902 年是 788 亿美元,1914 年达到 161 亿美元;1907 年 80%- 4 -的航运业、34%的棉纺织业及 100%的钢铁生产,处于外国控制之下,1911 年,外国控制了中国铁路的 93%。材料说明()A列强完全主宰中国经济 B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资本输出开始成为主要侵华手段16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 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58 19.82 5.3
8、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民族工业已摆脱束缚而快速发展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均衡C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 D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171934 年 6 月,美国国会通过白银法案,大幅度提高银价,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由于国际银价大大高于中国国内的银价,于是外国在华银行纷纷收购中国白银并运往海外。这一状况()A为国民党剿共提供了经费 B推动了国民政府金融改革C促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改善了中国对外贸易状况181941 年 6 月,国民政府正式推行“田赋征实”政策。自该年下半年起,农户不
9、再缴纳货币,而改为直接上缴谷物。同时,国民政府设立粮食部,由徐堪出任部长,负责军粮民食的收购、仓储、运输、调拨等事务,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有关粮食事务的工作。此措施()A有利于维系战时经济的稳定 B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D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9下图为建国初期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示意图(定基指数:以 1950 年为 100)。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5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 D工业建设布局逐步趋于合理20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在民国初年得到显
10、著发展,1956 年后一度消失,1978 年末又重新出现。出现材料中广告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困难,各种物资匮乏 B实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C计划经济体制,行政干预加强 D经济特区建立,外来模式影响21“队里花生大丰收,一颗能榨十缸油,豆荚用来做军舰,十万军队装不够。”这首民间歌谣与下列哪个口号的时代背景相一致()A“打土豪,分田地”B“争上游,敢出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C“吃饱肚子为先”D“千变万变不如(包产到户)一变”22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曾经,鸡毛换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一中 枣阳 宜城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