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程桥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60 分钟分值: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宗法制D. 分封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度。根据材料“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节与宗法制关系比较密切,所以答案选 B。A 选项与家族关系无关;B 选项是王位继承的方式;D 选项与此
2、无关。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 B 项排除;C 项是秦朝推行全国的地方制度,排除;D 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制度,排除。点睛:材料“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反映的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3.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2 -A. 秦二世而亡,汉推行
3、郡国并行制B.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 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 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几个选项都属于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的举措,但是吸取教训之后产生问题的只有 A,因为西汉认为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没有分封皇族子弟,所以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故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4.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 ,其主要职责是A.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 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 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 代表皇帝监督百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4、描述事物的能力。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长”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故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5.北京大学出台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A. 世官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 3 -世官制属于贵族官职的世袭,科举制以及八股取士都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因此 AC 项错误;察举制由官员根据人的德才向中央推荐,
5、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孝廉”选拔人才。故选 B。D 项是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表现。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 凭借血缘世袭B. 等待朝廷察举C. 参加科举考试D. 投作官吏幕僚【答案】C【解析】从材料“隋唐以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科举考试的成绩作为标准,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A 项是指世卿世禄制,排除;B 项是察举制,排除。点睛:首先通过材料“隋唐以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得出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
6、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符合科举制的选项即可。7.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照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是具体的执行部门;因此唐朝要修建水利工程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所以答案选 B。点睛:首先要明确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然后结合材料就可得出正确答案。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
7、. 内阁的设立- 4 -B. 内阁大学士的设置C. 军机处的设立D. 南书房的设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度达到顶峰,故 C 项正确;内阁、内阁大学士和南书房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度加强的表现,但不是“达到顶峰的标志” ,故 ABD 项排除。9.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
8、力,B 不对,明成祖时期初设内阁;C 不对,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 不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A 符合题意, “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说明内阁地位和权力有所提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明清时期时期政治制度内阁制10.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 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 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 科考规范愈加松散D. 君主名号不再避讳【答案】B【解析】材料“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 ” - 5 -从本质上看是为了避讳皇帝,体现皇
9、权的独尊,说明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影响之深远,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皇权的不断加强,而没有体现出八股科举考试的具体情况,故 AC 项排除。11.“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一民众法庭(陪审法庭) ,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 。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A. 雅典城邦建立之初B. 梭伦改革时期C.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 伯里克利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设立新的司法矶关一民众法庭(陪审法庭) ,”可以看出这是指的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时期设立了司法机关民众法庭。故选 B。A 项错误,城邦之初是实行君主制;CD 项是在梭伦改革之后,与材料要求的“
10、最早出现”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统治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12.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 191 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 4 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B. 少数贵族独享民主C. 直接民主存在弊端D. 公民缺乏参政热情【答案】C【解析】材料“191 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 4 个人”说明“陶片放逐法”- 6 -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体现了直接民主存在弊端,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雅典民主的弊端,没有体现出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公民缺乏参政热情,故
11、 AD 项排除;B 项错误,公民享有民主。点睛:材料“191 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 4 个人”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1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 公民大会B. 十将军委员会C. 责任内阁D. 陪审法庭【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故 A 项正确;B 项是军事机构,排除;C 项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形式,排除;D 项是日常司法机关,排除。14.斯皮瓦格尔认为:“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 ”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改革措施是A. 鼓励发展工商业 B.
12、设立五百人会议C. 实行财产等级制 D. 制定“陶片放逐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是指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C 项正确;鼓励发展工商业与打破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无关,排除 A;梭伦时期设立四百人会议,排除 B;克里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 ,排除 D。所以选 C15.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之一,曾为雅典城邦屡立功勋,但后来却贪赃受贿,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 。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A. 城邦最早出现时期B. 梭伦改革时期C.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 伯里克利改革时期-
13、 7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 ,故答案为 C 项。城邦最早出现时期、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时期均没有实行“陶片放逐法”,排除 A、B、D 三项。16.如下图所示,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B. 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C.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D.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的法律
14、之外,是约定俗成,无文字依据,故 A 项正确,排除;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故 CD 项正确,排除;十二铜表法主要为了维护贵族的利益,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名师点睛】 十二铜表法作用与意义:这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也是罗马的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局限: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17.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这部法律文献是由梭伦颁布的B. 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C. 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8 -D.
15、 它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十二铜表法不是是由梭伦颁布的, 十二铜表法时还没有罗马帝国,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是伯利克里改革而非十二铜表法 ,但是十二铜表法的确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8.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经不能继续满足现实需要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各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却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
16、法律万国法 ,即国际法。 ”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评述A. 希腊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发展史B. 古希腊民主法制发展史C. 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史D. 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讲述的是古代罗马的法律,排除 AB;同时题干主要讲述了一部法律万国法 ,即这不法律的制定背景,即为: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过程。故选 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万民法19. 公元前 1 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
17、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 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B. 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C. 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D. 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9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古罗马法律。这是一道新情景的习题,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征服的过程中,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新的变化,但是直到 3 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才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因此公元
18、前 1 世纪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的界限还未消失。故选 D。根据以上分析,ABC 明显错误。考点:罗马法点评:罗马法最初是习惯法,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的开端,到了公元212 年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阶段,公民权利此时才向被征服地区扩张。到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进入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20.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
19、 罗马帝国是由罗马法官建立的D. 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中罗马法“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说明了罗马法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有效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皇帝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 项与材料相反,排除;C 项说法错误,错在“由罗马法官建立的” 。点睛:材料“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可以反映出罗马法的作用。21.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 ”中国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 ”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京市 高级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