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 18 周周测试题一、单选题(共 40 题,每题 2 分) 1、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在这里强调( )A. 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B. 要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传统C. 仁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2、孟子离娄上中指出: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
2、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3、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4、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
3、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 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 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 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 都被当时的诸侯国国君采纳5、 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 主张约束君权 B. 支持君权神授C. 迷信崇拜君权 D. 主张“大一统”6、 黄宗羲认为君臣的共同职责是“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子对君主应该“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这些主张( )A. 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思想精华 B. 批判
4、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义理C. 吸收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 D. 全面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7、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思想主张( )A. 儒家、法家 B. 儒家、道家C. 墨家、儒家 D. 法家、道家8、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 )A. 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 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 D. 修身养性,崇尚道德9、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
5、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2 -10、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农学研究因循守旧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D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11、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神
6、农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古代科技发展( )A. 具有儒学化特征 B.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 为封建统治服务 D. 都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12、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引导宣传 B. 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C. 自然经济的解体 D. 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13、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
7、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此人( )A. 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B. 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C. 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D. 主张从各个领域学习西方1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 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B 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C 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 力主实行维新变法15、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用康氏的话说,孔子是以改制为务的在今文学派原来的文献中,改制是一个广泛而含糊的概念它更多的是暗示礼仪的
8、改变,而不是现代意义的制度革新。”作者旨在说明康有为( )A. 找到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依据 B. 实现了学技术到学制度的转变C. 提倡维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D. 为改革中国制度寻找文化支持16、中国近代思想主要是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1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 1957 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 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 21 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近平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3 -18、 孙中山曾经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A. 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 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C. 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 D. 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19
10、、“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上述言论应出自( )A.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B. 新民主主义论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 论人民民主专政20、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C. 民生主义 D. 民权主义21、“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11、”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22、 1949 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在当时,对苏联专家提出疑问或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落后者甚至反动者,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的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 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 B. 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C. 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 D. 背离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初衷23、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 年下半年起,评弹一度衰落,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
12、60 年代初,才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节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A. 社会民众强烈需求B. “双百”方针的提出C.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 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24、1958 年 9 月 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应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这表明( )A“双百方针”在教育领域落实 B“大跃进”扩展到教育领域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D普及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核心25、1964 年 10 月 16
13、 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 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 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6、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 4 -A. 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 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C. 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具备基本的美德27、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
14、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 )A. 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B. 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C. 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D. 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28、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世俗绘画的比例从 15世纪 20 年代的 5%上升到 16 世纪 20 年代的约 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 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B. 世俗艺术水平落后C. 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D. 仍坚持以神为中心2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15、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C. 坚持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30、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到 17、18 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激进之处突出表现为( )A. 追求个性解放 B. 重视现世生活C. 提倡生而平等 D. 构建理性王国31、启蒙运动是西方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发生是由于西欧(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 人文主义的复苏和发展A. B. C. D. 32、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能反映启蒙
16、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33、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材料中康德旨在说明( )A. 思维方式的变革比政治革命艰难 B. 政治革命需要动员大多数民众的参加C. 经济发展是进行社会革命的前提 D. 推翻专制的革命需要民众的思想解放34、孟德斯鸠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
17、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认为自由既受法律保护又受法律约束B提出分权制衡原则保障民主政治C认为“政治自由”只不过是一场幻觉D强调只有政府才能保障政治自由- 5 -35、“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 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 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 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D 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36、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A. 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 打破了绝对时空观C. 彻底解决了 19 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 标志着
18、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37、大国崛起有一段解说词,“(英国)专利最早产生于 16 世纪,但在 16 和 17 世纪申请专利并不常见。自 18 世纪以来专利申请才普遍起来,变得重要了。专利给予发明者约 15 年左右的保护期,在此期间,他的发明受到保护,其他任何人不得仿冒。”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专利的产生说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专利保护体现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激励C.专利申请的普遍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专利的发展有利于保持英国的技术优势38、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衍产生的社会进化学说,比生物进化学说更受读者拥戴,传播通行无阻。究其原因,社会进化学说为各类族群对自身空
19、间定位和未来流动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扩大影响B. 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精神C. 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D. 社会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的平衡。”这表明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C.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40、著名的史学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
20、时代的精神风貌和风俗概况。”这句话表明( )A. 艺术家们都具有趋同性 B. 艺术家的作品都描写风俗习惯C. 艺术创作不能超越时空 D. 从一件艺术品能看到一个时代的风貌二、非选择题(20 分)41、 阅读下列,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救合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
21、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多处多- 6 -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分析其影响。(12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产生的原因。(8 分)- 7 -历史周测答案1、【答案】A【解析】据材料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教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大名县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18 周周 测试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