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 “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此时 (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 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小题 2】与 、 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 A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地球昼夜分布,北极
2、地区出现极昼,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故北极地区气温较高,且出现极昼,故为北极科考最佳季节。 A 正确;北半球夏季,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 C错误; 表示地球轨道以内的金星,而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为水星, D错误。 【小题 2】 、 为火星与金星;与他们相比,地球有生命存在,基本条件之一是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考点:本 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示的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地球的昼夜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并结合地球的位置判断八大行星的分布。第二小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
3、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知识迁移运用。 2009年 12月至 2010年 2月,我国新疆遭受了特大雪灾,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对受灾居民进行准确定位搜救,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 ) 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 C全球定位系统( GPS) D数字地球 【小题 2】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 ) A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B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 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D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近 20年来,
4、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回答题。 【小题 1】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 2米高的屏障,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D美化城市环境 【小题 2】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大力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 发展高层建设,腾出地块拓宽马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城市交通运输工具会带来大气、噪声污染,高架公路两侧架设屏障,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5、,但能起到隔音的作用。 【小题 2】鼓励私人买车,会增加城市道路上的车流量,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压力; 发展高层建筑,也会带来更多的人流、车流,增加城市交通负担。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与环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属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知识性试题。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据此完成题。 【小题 1】这种产业迁移 (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小题 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 香港地价较高 内地服务业发达 内地工资水平较
6、低 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的转移,属于第二产业, AB错误;这种产业迁入利于促进迁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C错误,但可能有环境污染,故导致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D正确。 【小题 2】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工资、地价等生产成本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题目基本信息,结合课本关于产业转移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 匹兹堡在 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 皮毛贸易站, 1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
7、单变得复杂。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20世纪 50年代后, “钢都 ”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 不包括 ( ) A资源枯竭 B劳动力素质低 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 2】匹兹堡再生阶段向 “知识城 ”转化,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 ( ) 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二战后,匹兹堡走向衰落主要是受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劳动力的素质关系不大。 【小题 2】匹兹堡再生阶段向 “知识城 ”
8、转化城区的采取的措施是: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借鉴意义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及区域发展阶段。 点评:本题通过匹兹堡的发展历程主要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难度一般。学生需注意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征,出现问题及解 决措施。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读下列 “中国政区图 ”,回答题。 【小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最主要的差异是 (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高温多雨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降水较少 【小题 2】下列关于乙区域土地情况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 ) A
9、乙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大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小题 3】丁省与丙省相比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陆地交通最为便捷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甲位于东北地区作物生长期较短,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强,所以海洋性较强,东北地区的降水和温度都比长三角地区少和低。故 D项正确。 【小题 2】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比较肥沃。 A正确;长三角地区由于河网稠密,故耕地较分散, B错误;该地区人口
10、稠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C错误;该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以水田为主, D错误。 【小题 3】丁省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丙省为山东省,两者相比,丁省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差异,本题还可结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分析。 四川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大致以龙门山 峨眉山 大凉山为界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川西高原山地,东部是四川盆地。读 “四川省级和地市级行政中心分布图 ”,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四川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
11、,正确的是 ( ) A水流湍急,河流航运价值极高 B地表径流速度快,故西侧水资源短缺 C两种地表类型的过渡带是理想的交通线选址处 D地势高低起伏,农业生产应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小题 2】影响四川省各级行政中心分布密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民族组成状况 B人口集中程度 C重工业基础 D交通线类型和空间分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四川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落差大。内河航运对地形要求较高;四川位于亚热带地区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交通线在地势崎岖的地区一般沿等高线分布。当地地形复杂宜发展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小题 2】根据图示可知人口集中程度是影响
12、四川省各级行政中心分布密度的最主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地形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注意养成从题干、材料等提取有效信息不断发散思维的解题习惯。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 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题。 【小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 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小题 2】若甲自然资源贫乏,乙自然资源丰富,则箭头 方向在区间调配的主要是 (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答案:
13、【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城乡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转移。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小题 2】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联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学生结合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家认为地球和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地球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 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 C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 答案: B 试
14、题分析: 【小题 1】地质作用能够对地表形态进行破坏和建设,即使地球陆地表面原来可能也有陨石坑,但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改造,也已经无法保留下来。 考点:本题考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地球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属基础知识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 ( 是两种假设, 线纬度是 26.50 , 线纬度是 23.50, 线纬度是 20.50),读图完成题。 【小题 1】若移动轨迹是 ,则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 ) A 66.5 B 26.5 C 63.5 D 69.5 【小题 2】 若移动轨迹是 ,与 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城站将无极昼极夜现
15、象 B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C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 D悉尼元旦的日出方位将是东北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 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6 5之间来回移动,说明此时的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63 5。 【小题 2】比较移动轨迹 和 可知, 所示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较小,故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楼房影子在冬季时会缩短,故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做题时学生需活学活用注意黄赤交角的变化引起的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南凤凰 中学 下期 第一次 月考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