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限时集训.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7 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8 年 5 月 11 日, 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 ”这反映了( )A “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B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C改革开放的诉求D 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A 根据材料“1978 年 5 月 11 日, 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故A 项正
2、确;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说法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此时改革开放尚未提出,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故 D 项错误。21977 年 11 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 ,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 “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 )A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B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C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B 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材料“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
3、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可知,中共安徽省委制定的省委六条允许生产队实行责任制,这说明这一文件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故 B项正确。3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民,称之为“两权分离” 。2016 年 11 月,政府又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这一变化( ) 【导学号:61600079】A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B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C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D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D 根据材料“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
4、2营权三权分置格局”可得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调整顺应了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这一变化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保障,故 D 项正确。4198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到1984 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 9.1 万个乡(镇)政府,92.6 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A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
5、推行,1983 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与材料中“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相符,故 A 项正确。51984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 。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D 材料只是说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并没有从法律上认可私营经济,故 A 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率先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即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取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农
6、村改革的实现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故 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国企改革,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 ”可以得出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故 D 项正确。61984 年 11 月 4 日, 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 11 月1 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 。这一政策(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 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C表明简政放权的开始 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A 根据材料“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可知,取消票证制度,实行议价,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故 A 项
7、正确;材料“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只是取消票证制度,不能说明计划体制被取消,故 B 项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置表明已经实行了简政放权,故 C 项错误;1984 年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国家计划在经3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故 D 项错误。71987 年 6 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B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
8、生产积极性D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D 经济改革的方向不可能是由民间经济活动所决定,故 A 项错误;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引领而非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该意外收获是农村乡镇企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而非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可知,民众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故 D 项正确。8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 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 , “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
9、一转阶级斗争了” 。面对这一局面( )A我国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C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D国家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B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开革已经开始,故 A 项错误;面对 20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困境,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了思想,故 B 项正确;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故 C 项错误;D 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9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中国近代 现代史 单元 17 伟大 历史性 转折 走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阶段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