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2.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改 变 了 下 垫 面 的 原 有 性 质 城 市 热 岛 效 应河流 破 坏 了 原 有 的 河 网 系 统 城 市 地 区 水 系 十 分 紊 乱 、 排 水 不 畅 地 面 积 水 和 水 质 下 降生态城 市 的 生 产 生 活 污 染 , 尤 其 是 工 业 “三 废 ”干 扰 和 破 坏 了 所 在 地 区
2、的 环 境 生 态(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就业方式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聚落景观 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人类活动 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文化 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强化文化交流与融合二、城市环境问题1 “城市病”的成因及表现(1)成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2(2)表现2城市郊区化(又称逆城市化)含义由于“城市病”的困扰,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表现 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
3、向外扩散结果 市中心区衰落本质 城市化进程从集聚发展到扩散的新阶段判断1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3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的新潮流。(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特点(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2建设(1)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2)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思考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积极建设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这反映了我国
4、城市的何种发展趋势?答案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主要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构建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这反映了我国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城市发展趋势。3探究点一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城市热岛示意图” ,探究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答案 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居民区、商业区和城郊居民区,公园的气温较低,农田和郊区的气温最低。 2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答案 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过度集中,排放大量废热。市区人工建筑物较多,改变了城市的自然下垫面,绿地、水体等自然下垫面相应减少,造成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升高。城市大气污染相对较重,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
5、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加剧温室效应的影响。3说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并简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答案 消极影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引起城市热力环流,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积极影响:利于市区污染物的扩散;对城市工业区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措施:增加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人工废热;降低建筑物密度,主干道和夏季盛行风向一致;把污染重和高耗能的企业及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4流圈外。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影响 结果地形 进行改造,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形成城市风
6、,将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水文 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生态工业“三废” 、生活污水及垃圾,干扰和破坏生态环境城市生态遭受破坏,环境恶化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农村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人口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 低 高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达文化、观念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转变为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
7、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题。5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 B C D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兴建污水处理厂 疏浚河道 加强道路建设 完善排水系统A B C D答案 1.A 2.B解析 第 1 题,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包括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曲线洪峰出现时间最早,流量最大,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曲线洪峰出现最迟,流量最低,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地下径流过程线应低于洪水位,应为,第 2 题,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可以防治城市内涝。探究点二 城市环境问题下图为“城市环境污染图” 。1除了图中列举的
8、城市环境污染,还有哪些污染类型?答案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选择其中一项污染,说明该污染产生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 污染类型 危害 治理措施大气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6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 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 破坏生活环境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绿化隔离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3除环境污染之外,城市环境问题还包括哪些方面?答案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等社会问题。城市化问题的
9、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主要表现成 因 危 害 整治措施大气污染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破坏生活环境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光污染城市建筑玻璃幕墙、城市灯光刺激人的视力、诱发交通事故城市光源多用生态的“绿色照明” ,制定建筑光标准;家庭装修合理布置灯光环境质量下降电磁波污各种电磁设
10、备 影响人类健康污染严重的,需采取屏蔽或保护措施7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就业难度增加,失业队伍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和管理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包括环境污染整治和合理规划两个主要方面,如下图所示。近日,陕西榆林市某路段出现一条“3D”斑马线,通过黑白灰三种色块搭配,呈现出立体效果。读图完成 34 题。3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设置意在( )A美化城市
11、道路,防止司机审美疲劳B合理配置道路系统,减少交通拥堵C方便提醒有色差的行人,安全通过D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4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不宜设置在( )A中心商务区附近 B高速公路上8C铁路与街道交会附近 D公共汽车站附近答案 3.D 4.B解析 第 3 题,该设置意在提示车辆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故选 D。第 4 题,该设置意在提示车辆在此路段提前减速慢行,高速公路上行车速度较快,不宜设置。可以在医院、学校、中心商务区、交通线路站点等合适路段进行设置,故选 B。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12 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
12、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了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答案 1.D 2.B解析 第 1 题,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农民建“握手楼”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房屋增加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兴旺,故选 D。第 2 题,根据材料, “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能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及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
13、低的郊区租房,故选 B。读下表,回答 34 题。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降水量(mm)径流总量(m3)地表径流量(m3)地下径流量(m 3)蒸发量(mm)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郊区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93.北京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A地下水位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4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答案 3.C 4.C解析 第 3 题,表中数据表明,与郊区平原区相比,北京市中心区降水量多、径流总量大、地表径流量大、地下径流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二 城市 环境 三节 城市化 过程 地理环境 影响 学案湘教版 必修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