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学记中的“ 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 ”,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2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3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是( )。(A)学习期待(B)学习目标(C)学习效能感(D)学习策略4 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科尔伯格(D)罗杰斯5 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A
2、)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6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B)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C)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D)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7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的教育学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马卡连柯8 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青
3、少年身心发展的( ) 特点。(A)不均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9 “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 这表现的是记忆缺乏 (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备性(D)准确性10 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教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总结策略11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12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 )。(A)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B)诵读困难(C)过度焦虑(D)反复计数和自我检查13 人感染甲型 H1 N1 流感病毒后,传
4、染期为( )。(A)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5 天(B)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C)发病前 2 天至发病后 10 天(D)发病前 3 天至发病后 7 天14 ( )是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生物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活动因素15 鲁迅在小说阿 Q 正传中塑造阿 Q 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的想象是( )。(A)无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言语想象16 红楼梦一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
5、表格(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17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能有多种开端的顺序18 如遇学生触电,教师应( )。(A)立即切断电源(B)用铁棍使学生脱离电源(C)迅速将学生从电源拉回(D)向学生触电处洒水,使学生迅速逃离电源19 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的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自我教育
6、法(D)品德评价法20 “因材施教 ”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发展的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体差异性21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这是一种( )。(A)回忆(B)有意再认(C)直接再认(D)间接再认22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 )(A)将新材料与头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赋予新材料更多的意义(B)浏览阅读材料(C)让学生每读完一段后用一句话做概括(D)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和自己谈话,自己问自己问题23 一些教师针对学生做错了习题而给予他们惩罚,这种做法违背了惩罚的( )原则。(A)尊重性(B)伦理性(C)确定性(D)灵活性24 考试
7、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种反应属于( ) 。(A)强迫症(B)抑郁症(C)考试焦虑(D)恐怖症25 在艺术欣赏与创造活动中,应提倡( )学习。(A)自主(B)小组(C)互相(D)合作二、简答题26 简述德育的意义。27 简述记忆的品质。28 简述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29 简述系统脱敏法的几个步骤。30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31 简述情绪的分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
8、先研究了遗忘的基本规律。他采用无意义音节,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呈现负加速增长。第一小时之后已经遗忘了材料的 30,一天之后已经遗忘材料的 65。一天以后遗忘进程渐渐变慢,此后遗忘几乎停止。【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是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而学习效能感、学习目标都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故选择题中尽量不要选这类项目。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不是一种方案,因此排除该项,正确答案选 D。【知
9、识模块】 学生指导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皮亚杰独创临床研究法,即谈话法,通过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来揭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科尔伯格则开创道德两难故事法,作为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对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发展,同样也是用情境故事设置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以此来判断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考试焦虑。持久性的
10、心境低落是抑郁性神经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另两个核心症状是消极的认知倾向以及动机缺失。本题所指的就是抑郁症。强迫症是指以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或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恐惧。【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 4 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7
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是马卡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本题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个别差异性。该题目阐述符合阶段性特点。故选 B。【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记忆的准备性指记忆的知识是否能够随时提取出来,帮助个人处理信息。“茶壶里煮饺子”的人是记忆准备性较差的人。他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但是知识无法提取出来帮助他与人交流,所以才出现茶壶里煮饺子的现象。【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列提纲”是教师以简要
12、的语言写下主要的观点,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子类。组织策略完成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分析课程或内容的结构,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的材料。精细加工策略则是补充额外的知识,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包括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和答疑等。元认知策略是关于“如何组织学习和记忆活动”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等。在学习策略中没有 D 项这种提法,故排除。【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可以分为两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
13、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用具体生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说服的效果。【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 810 岁,多在 7 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活动过多。(2)注意力不集中。(3)冲动行为。选项中,B 项为阅读障碍,C 项为焦虑症,D 项为强迫症的症状。【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4
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个知识点最主要的出题方法就是在题干中提供给考生一个例子,让考生自己去选择他属于哪种想象。这里考生需要注意一个答题的技巧。凡是根据个体首创的形象或者事物都是创造想象。凡是个体根据其他人的描述或者创造在头脑中再现事物形象的过程都是再造想象。抓住这个答题的关键点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了。【知识模块】 学生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学生 指导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