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三台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四川省三台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四川省三台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四川省三台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探索求真、理性思考、严谨实证、怀疑反思。以下事例有许多明显违背科学常识但却能迷惑人们,看看你能否去伪存真 ( ) A李洪志 “大师 ”发功将水变汽油(汽油的组成中含碳元素)。 B王林 “大师 ”发功要隔空戳死司马南。 C我国古代的 “五行学说 ”认为所有物质均由金,木,水,火,土组成。 D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测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现象要与客观事实相符,不能有超越客观事实的化学现象。 A、李洪志 “大师 ”发功将水变汽油(汽油的组成中含碳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汽油中
2、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A错误; B、王林 “大师 ”发功要隔空戳死司马南,能量的传递需要有一定的途径,隔空就能把人致死是不可能存在的, B错误; C、我国古代的 “五行学说 ”认为所有物质均由金,木,水,火,土组成,而实际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 C错误;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到, D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现象与客观事实的关系。 根据题目要求书写出相应的 化学用语。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 2个氢原子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2) 2013年诺贝尔奖又
3、颁发了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 3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脑模拟化学反应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将传统的化学实验搬到了网络世界。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堪比光速。刹那间,电子就从一个原子核跳到另一个原子核,以前,对化学反应的每个步骤进行追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由这三位科学家研发出的多尺度模型的辅助下,化学家们让计算机做 “做帮手 ”来揭示化学过程。以镁和氧 气反应为例,镁原子的最外层有 个电子,反应时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跳到氧原子的最外层上,形成两种带电的粒子 和 。这两种带电的粒子在静电作用下构成氧化镁。 答案:( 1) O; 2H; Ca; H2O;( 2) 2; Mg2+ ;
4、O2- 试题分析:(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 “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O; 原子的表示方法:直接用元素符号就能表示一个原子,氢原子是 H,2个氢原子表示为 2H;人体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 “氧碳氢氮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Ca;( 2)镁是 12号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 2个电子,带 2个单位 的正电荷为阳离子 Mg2+ ;氧是 8号原子,最外层电子有 8个,易得到 2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为带 2个单位的负电荷的阴离子 O2-。 考点:常见化学符号的书写。 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区别厨房中的食盐和白糖 分别尝味道。 B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加入
5、MnO2,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区别硬水与软水 常用肥皂水检验,泡沫少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 D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鉴别的方法有: 1、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检验,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2、依据物质间反应时所产生的特殊的反应现象。即所选的试剂和被检验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能够产生下列现象之一种:( 1)变色;( 2)放出气体(通常指产生气体的气味或在溶液中反应时产生的气泡);( 3)生成沉淀(注意观察沉淀的颜色及在酸中的溶解性)。 A、区别厨房中的食盐和白糖,可以用尝味道的方法,食盐是咸的,白糖是甜的, A正确;
6、 B、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加入 MnO2,过氧化氢在 MnO2的催化作用下易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而水和 MnO2混合无现象产生, B正确; C、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检验,泡沫少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C正确; D、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应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使木条燃烧的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 D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鉴别的有关知识。 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的情况 ( )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
7、的量增加 D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易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解产物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包括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产生的氧气,生成氧气的量增加。故选 C 考点:氧气的制备有关知识。 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 ) 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答案: C 试题分析: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也就是说采用的这种物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固体或液体,不能是气体。蜡烛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是二氧 化碳和水,为气体和液体;木炭和氧气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
8、碳,为气体;红磷和氧气反应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为固体;硫粉和氧气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硫,为气体。故选 C 考点:除杂的有关知识。 如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 ) A试管 a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 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 H2和 O2的体积比为 1: 2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解水实验的关键点是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也就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并且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 1:2 。该题中试管 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试管 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收集到
9、的气体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 C 考点:电解水实验的有关知识。 “神舟 7号 ”太空舱利用 NiFe2O4(亚铁酸镍 )将航天员呼出的 CO2转化为 O2,而 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 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也叫触媒)。反应前后 NiFe2O4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NiFe2O4为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故选
10、C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和作用。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和其他物质。从微观角度来说,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C、不同种分子,为混合物;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分类。 最近,大米中镉超标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
11、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结合图示判断,下 列关于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 ll2.4 C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 48 D原子核外有 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2个电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图片中各类符号的意义如下图所示: A、食用含镉的食物后,可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A正确; B、从图中可看出,镉相对原子质量为 ll2.4, B正确; 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镉原子的 原子序数为 48,中子数相
12、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112-48 64, C错误; D、从图中可看出,镉原子核外有 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2个电子, D正确。故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下列关于 CO2、 SO2、 O2等三种物质的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 2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 CO2、 SO2、 O2等三种物质都为纯净物,不能都含有氧气和氧分子。物质属于宏观概念,原子属于微观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所以 CO2、 SO2、 O2等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故选 D 考点:物质组成的判断。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 ( ) A
13、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 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 C铁制水龙头渗漏后滴水引起白色洗面盆发黄 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 (马踏飞燕 )变绿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是因为乳酸菌在牛奶中大量繁殖,将牛奶中有机物分解成了乳酸,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是这些材料中的甲醛等气体挥发出来,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制水龙头渗漏后滴水引起白色洗面盆发黄,铁和水、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导致白色洗面盆发黄,有
14、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 (马踏飞燕 )变绿,铜和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需要点燃的条件 D都是氧化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硫、磷和铁与氧气发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 O2 SO2、 4P 5O2 P2O5、 3Fe 2O2 Fe3O4。这三个反应中反应物都为两种,生成物是一种,
15、是化合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其他的两种为固体;反应条件都需要点燃;反应中都有氧气参与,都是氧化反应。故选 B 考点:氧气的有关性质。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苯分子图像中,可以看出分子之间有间隔;从水受热蒸发中,可以看出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从苯分子、硅原子和氯化钠晶体模型中,可以得出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不能从图片中看出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故选 B 考点:分子的性质和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关知识。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三台县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