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月考试题(第7周,含解析).doc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月考试题(第7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月考试题(第7周,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9 届高二年级第七周周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60分)1.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 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 ”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公元前 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反映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排除 A,选 C;B 是中央官制,无关;D 是西汉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2. 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形成“一姓王朝” ,也就是君位由异姓接替即表示朝代的变更
2、,如隋、宋王朝的建立和汉、唐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政治的这一特点( )A. 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 B. 是封建王权专制的必然结果C. 说明中国古代政局长期动荡 D. 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表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朝代变更不以王朝政治体制的变化、疆域控制范围的变化为标准,而以家族的血缘继承与否为标准,这念 体现的是血缘宗法观念,D 项正确;A 项中的创新材料没体现;B 项错误,夏朝不是封建王权;C 项与题干无关,不选。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3.乾降帝即位后,历时 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 ,这对于保存中国的
3、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2 -A. 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B. 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C. 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D. 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答案】D【解析】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种思想控制的方式,在选择材料的时候符合统治要求的被选入,不符合的则被焚毁,因此是一种双刃剑式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 D现象。A 选项与此无关;B选项的因果关系是有问题的,强加因果;C 选项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4.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 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
4、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 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 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 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 42%此现象说明A. 王公数量大幅减少B. 诸侯权力受到威胁C. 宗法制度日趋衰落D. 官僚政治完全确立【答案】C【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由春秋到战国时期,世族主政者所占的比例由 92%降到 4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宗法制度逐渐衰落,故本题答案选 C项;A 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没有体现说明的问题;B 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诸侯权力的变化;D 项错误,官僚政治是秦朝时期形成的。5.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秀才在冠帽上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
5、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他的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珠、宝石。这反映出清代A. 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B. 理学思想决定社会价值取向C. 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D. 社会阶层周化削弱思想活力【答案】C【解析】- 3 -“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 ,而且科举考试取得不同的成绩的人有不同的标志性服饰,说明通过科举出身的人具有特殊的地位,故选 C;科举制的存在与发展是导致社会阶层能够实现流动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不是导致社会等级森严的原因,也不是固化社会阶层,故 AD说法错误;题干没有体现理学与社会价值取向,故 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6.晚清由在乡官吏和科举出身的士绅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如
6、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也没有形成地方割据。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的合理解释是A. 缺乏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B. 科举制度固化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C. 地方武装军事实力不够强D. 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特别提到了科举出身,其实是在强调由于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权力在于中央, 所以也就没能形成地方割据,即是科举制度固化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才没能形成地方割据, 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有论及地方军阀的经济基础,故 A错误;地方武装势
7、力是逐步增强,故 C错误;材料现象说明中央集权的弱化,故 D错误。故选 B。7. 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D. 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 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 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 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
8、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 D项错误。8.下表罗列了秦、西汉、宋、清各代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4 - 巡抚总督都统水师提督管带 郡守中尉宗正将作少府监御史 刺史三服官盐铁官常侍司隶校尉 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知州提点刑狱司A. B. C. D. 【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巡抚、总督、都统、水师提督、管带等是清代官职,郡守、中尉、宗正、将作少府、监御史是秦代官职,刺史、三服官、盐铁官、常侍、司隶校尉等是西汉的官职,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知州、提点刑狱司等是北宋的官职,所以 A项正确;BCD 错误。点睛:排序类选择题解题技巧是首先判定最早和最晚的项目,然后结合所学
9、知识进行排除即可。本题中最早,最晚,由此排除 CD,然后在 AB中判定答案。9.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A. 墨家B. 道家C. 儒家D. 法家【答案】B【解析】“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这反映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属于道家,故 B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材料,故 A错误;儒家主张仁、礼,故 C错误;法家主张严刑- 5 -酷法,故 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反对人为的角
10、度理解,再对比各家学派的主张,即可进行正确判断。10.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认为,周是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从文化的角度、文明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是在西周之所以我要谈西周的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根,找到我们文明历史的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前面所有的叙述都是为了最后“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这一问题做铺垫。A 选项是宗法制相配合的一个制度,不能是最深远;B 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 选项在秦代的时候就已经改变;D
11、选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瓦解。11.梭伦指出:“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他的这一做法A. 旨在调节农民与商人的冲突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 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矛盾D.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答案】C【解析】材料无法反映调节农民与商人的身份,故 A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故 B项错误;材料表明梭伦改革维护了贵族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可见梭伦改革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故 C项正确;材料中介绍梭伦改革的内容,没有涉及公民
12、权利与义务,故 D项错误。点睛: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借助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对历史现象的概括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更多地指导学生利用材料归纳历史观点。做此类题时,一是要读懂材料,二是要与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才能作出判断。- 6 -12.公元 3世纪,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央认为:“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 ”这表明罗马法A. 崇尚自然法的人权精神 B. 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C. 规定皇帝由民众们选出 D. 法律条文都系皇帝制定【答案】B【解析】“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说明皇帝旨意代表法律,体现出法律服务于政治的需要,B 正确;自然法是一种理念,不符合
13、材料主旨,A 错误;皇帝属于世袭制,C 错误;皇帝旨意代表法律,不是法律条文,D 错误。13.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资本主义时代的兴起”此话的意思是 (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联系B. 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C.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D. 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航海活动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也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促使人类世界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联系,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冲破中世纪神学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故开启了“人的发现
14、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B 项正确。AD 项是站在世界联系的角度,属于选项 B中“世界的发现”的内容,C 项突出欧洲的中心地位,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ACD。14.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 17世纪和 18世纪分别生产了 42000吨和 74000吨白银,各有 27000吨和 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 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 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恰当的是A. 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B.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C.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的流动更为活跃D. 中国实际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7 -【
15、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世界贸易和中国的对外贸易,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 17世纪和 18世纪,美洲生产的大量白银流入欧洲市场而最终大部分却流向中国,这是由于中国与欧洲商品交易引发的结果,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这为中国赢得了大量白银财富而欧洲商品在中国市场狭小,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已经转向欧洲,所以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B、C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信息,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故选 D。1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
16、是针对A. 法国B. 荷兰C. 西班牙D. 意大利【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限制“15331603” 。在这一时期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国家是西班牙,故应选 C。法国是 18世纪与英国进行殖民争夺的国家;荷兰是 17世纪与英国进行殖民争夺的国家,故 A和 B错误;D 项是中世纪东西方交往的要道。16.18世纪中叶,为利用水力,大规模的工厂都必须建在水流湍急的偏僻山谷,但远离原料和销售市场。曾经担任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员的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并获专利。它以煤作燃料,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 “万能蒸汽机”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科学理论的发展 B. 自由主义的影响C. 专利政
17、策的保护 D. 市场需求的推动【答案】D【解析】蒸汽机发明之前工厂必须建立在远离原料和销售市场的地方,蒸汽机发明实现了这一况状的改变,是因为市场的需求扩大,导致蒸汽机的出现,D 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和事实,排除 A、B 和 C。17.马克思认为:“(它)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 8 -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材料所描述的是A. 巴黎公社B. 二月革命C. 十月革命D. 光荣革命【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特殊措施”和“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些信息可知,这一革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很强的偶然性,而
18、且实现的人民管理制度,再结合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可选出正确答案 A;二月革命和光荣革命没有实现“人民管理制” ,故可排除 BD;十月革命在背景上体现的主要是必然性,所采取的革命措施也不是特殊措施,故可排除 C。18. 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这种现象体现出当对社会的追求是A. 男女平等B. 推崇神灵C. 人民主权D. 歌颂人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希腊注重人性美的人文主义精神,故 D正确。材
19、料未涉及男女平等,故 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推崇神灵的观点,故 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民主权的思想,故 C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文主义【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的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 9 -提出一
20、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19.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 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 年,在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 32名院士,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教会研究开始重视科学 B. 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C. 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 D. 人们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答案】C【解析】由材料“1560 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 “160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 32名院士,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 ,可知当时意大利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
21、文主义精神推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故选 C;文艺复兴时期,教会没有由研究神学转向科学,排除A;C 只是文艺复兴的条件之一,排除;当时神学还没有推翻,人们的思想没有彻底解放,排除 D。20.“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 因信称义致良知【答案】C【解析】西方的“人文主义”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县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学期 半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