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高三期中考试 理综试卷本试卷共 14页,38 小题,满分 30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2、。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N-14 Na -23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Ba-137 Ca-40 F-19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共 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与核糖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成分B质粒与 T2噬菌体的 D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C生长激素与抗体都能向细胞传递信息DRNA 聚合酶与 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 D
3、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 DNA受损伤,对神经细胞吸收 K 没有影响B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排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可能的原- 2 -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3 各种杀伤细胞对被感染细胞进行攻击并导致其死亡,是通过诱导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例如杀伤性 T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物质Fas 配体作为死亡信号,与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Fas 蛋白结合,启动细胞内的凋亡程序致使靶细胞发生凋亡。导致细胞凋亡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
4、子统称为凋亡诱导因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Fas 蛋白属于化学凋亡诱导因子B基因突变导致 Fas蛋白结构变化,靶细胞的凋亡过程会加快CFas 配体与死亡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靶细胞凋亡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对凋亡诱导因子敏感性增强是多种肿瘤细胞的基本特征4核 DNA被 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 2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放射性 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 DNA分子数之比逐代减少B放射性细胞数量与所有细胞数量之比逐代减少C可以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D无法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5、组合5植物在干旱等不良环境下细胞会出现 PR5 蛋白,研究人员从干旱胁迫与恢复水供应(复水)后的番茄植株的根茎叶细胞中提取的总 RNA,测定细胞中 PR5 蛋白基因的转录情况如下表。正确的说法是萎蔫 复水 2h 复水 4h 复水 8h 复水 24h 对照根 + + + + +茎 + + + + 叶 + 注:“+”表示检出;“”表示未检出, “+”越多表示相对含量越多A干旱导致萎蔫的植株 PR5 基因被破坏B对照组说明在叶分化过程中 PR5 基因丢失C复水后根比茎叶产生了更多的 PR5 基因D干旱后复水可促进 PR5 基因的表达6控制玉米植株颜色的基因 G(紫色)和 g(绿色)位于 6号染色体上
6、。经 X射线照射的纯种紫株玉米与绿株玉米杂交,F 1出现极少数绿株。为确定绿株的出现是由于 G基因突变- 3 -还是 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是A用该绿株与纯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B用该绿株与杂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C选择该绿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分析D提取该绿株的 DNA,根据 PCR能否扩增出 g基因进行判断7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绿矾五斤,硝(硝酸钾)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化强水中,加盐则化。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7、 “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B “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是指绿矾脱水C “锅下起火,取气冷定”描述了蒸馏的过程 D “五金入强水皆化”过程产生的气体都是 H28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三位化学家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纳米分子机器中的“马达分子”取得的成就, “马达分子”的关键组件是三蝶烯(图 1)和金刚烷(图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蝶烯的分子式为 C20H16 B三蝶烯属于苯的同系物C金刚烷(图 2)属于饱和烃 D三蝶烯和金刚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二种9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44gCO 2与 C3H8的混合物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 9NAB硝酸与铜反应得到
8、NO2、N 2O4共 23g,则铜失去的电子数为 0.5NAC将标准状况下 2.24LSO2通入水中完全溶解,溶液中 HSO32-与 SO32-总数为 0.1NA D标准状况下,8.96L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3.5的 H2与 D2混合物中含中子数 0.3NA10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由 X、Y、Z 三种元素组成,25时,0.01mol/L 甲溶液中的 c(OH-)/c(H+)=1010;Z 与 W同周期,且 W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化合物 Z2Y2与 Z2W的阴离子个数相同 B原子半径 XYWZC
9、沾有 W的单质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YW- 4 -1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金属钠投入 FeCl3溶液中; 过量 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少量 Ca(OH)2投入过量 NaHCO3溶液中; 向 AlCl3溶液中滴入 NaHCO3溶液;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12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下图所示的装置 a中,打开 K1和 K2,缓缓通入 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 SO3、SO 2 ,应该先检验 SO3B装置 b中的试剂为 Ba
10、(NO3)2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C装置 c中的试剂为酸性 KMnO4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SO2D装置 d中的试剂为石灰水,是尾气处理装置13下面是用硫酸钙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SO 2、SO 3均是酸性氧化物 B图示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利用 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D用 CO合成 CH3OH,原子利用率为 100%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 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高空坠
11、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 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 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 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10 N B10 2 N C10 3 N D10 4 N15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 I和 II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 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 I和 II推至最高点 A,所需时间分别为 t1、t 2;动能增量分别为E k1、E 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 5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 III 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AE k1E k2,t 1t 2 BE k1=E k2,t 1t 2CE k1E k2,t
12、1t 2 DE k1=E k2,t 1t 216. A、B 两颗卫星在赤道平面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绕行方向一致。A 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T1,轨道半径为 r1;B 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T2,且 T1T2。则A B 卫星的轨道半径为BA 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 B卫星的机械能CA、B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卫星 A、B 从某一次相距最近到下一次相距最近,经过的时间为17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18如图, abc是
13、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 ab水平,长度为 2R; bc是半径为 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 ab相切于 b点。一质量为 m的小球,始终受到大小等于 mg( g为重力加速度)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 a点开始从静止向右运动,到达 c点后冲出轨道并运动到最高点。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增量为A3 mgR B4 mgR C5 mgR D6 mgR19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 AB底端 A点以初速度 v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 A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 v0): A若把斜面 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 C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 hB若把斜面 AB变成曲面 AEB,物体
14、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 B点C若把斜面弯成圆如图中的弧形 D,物体仍沿圆弧升高 htvOA tvOBtvOCtvODa bcR- 6 -D若把斜面 AB与水平面的夹角稍变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 h20 如 图甲所 示, 轻 弹 簧竖直 放置 , 下 端固 定在 水平地 面上 , 一 质量 为 m 的小球 , 从 离弹 簧上 端高 h 处由静止 释放 。 某 同学 在研 究 小球落 到弹 簧上 后继 续向 下运动 到最 低点 的过 程,他 以小球 开始 下落 的位 置为 原点,沿 竖直 向下 方向 建立 坐标轴 Ox,做 出小 球所 受 弹力 F 大 小随 小球 下落 的 位置坐 标 x的 变
15、化关 系如 图乙所示 ,不 计空 气阻 力, 重力加 速度 为 g。以 下判 断正确 的是A 小球 受到 的弹 力最 大 值等 于 2mgB 当 x=h+x0, 重力 势能 与弹性 势能 之和 最小C 小球 动能 的最 大值 为 0xhD 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 的 图象也 应该 是线 性图 象21如图所示,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一足够长的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悬挂小球 b,另一端与套在水平粗糙圆形直杆上的小球 a(球中心孔径比杆的直径大些)连接。已知小球 b的质量是小球 a的 2倍。用一水平拉力作用到小球 a上,使它从图示虚线(最初是竖直的)位置开始缓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 A
16、当细绳与直杆的夹角达到 30时,杆对 a球的压力为零B天花板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逐渐增大C直杆对 a球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加D水平拉力一定逐渐增大第卷非选择题(共 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题第 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题第 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129分)22 (6 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 O点;在 O点右侧的 B、 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 B、 C两点间距离 x,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
17、位置 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 B到 C所用的时间 t,用米尺测量 A、 O之间的距离 x。(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A B CO滑块 遮光片光电门气垫导轨A B CO滑块 遮光片光电门气垫导轨- 7 -(3)增大 A、 O之间的距离 x,计时器显示时间 t将_。A增大 B减小 C不变23 (9分)借助于位移传感器可以方便地测量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木板上面某一点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记录下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计算机描绘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汕头市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理综 上学 期期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