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043-2009 特色旅游项目 山越风情.pdf
《DB34 T 1043-2009 特色旅游项目 山越风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043-2009 特色旅游项目 山越风情.pdf(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10432009特色旅游项目 山越风情 2009-12-10 发布 2009-12-1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1043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黄山市盐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黄山市盐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黄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休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俊涛、林道伟、蒋震华、王文武、李月女、韩金瑞、吴志坚。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34/T 10432009 特色旅游项目 山越风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越风情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程序和安全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山越风情民俗表演。 2 术语和定义
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山越人 秦汉之际,在皖南山区广泛居住的山越族人部落。因历代战乱迁徙,山越人逐渐分支到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演化成如今的黎族、苗族、佤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2.2 山越风情 古徽州山越人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山越民族的人文风情。 3 要求 3.1 人员 3.1.1 应具有山越族原居民独特的生理特质。 3.1.2 具有爱好唱歌跳舞的生活习性。 3.1.3 熟练掌握、运用原居民语言。 3.1.4 原居民特色的服装和妆扮,应能体现原居民的粗犷、野性、纯朴等特点。 3.1.5 表演人员应具有熟练的表演技能及二年以上的表演经历。 3.2 道具 有锣、鼓、弩、号角、
3、标枪、火把、竹铃、玻璃池、钢板、滑梯、跷跷板、竹筏等。 3.3 场地 在保证客人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节目要求设置合理场地,应便于客人观赏。 4 程序 4.1 迎宾 4.1.1 传令 4.1.1.1 当客人进入景区,传令台应吹起牛角号,声音急促且响亮。传达有人进入寨子的信息。 4.1.1.2 讲解员应介绍山寨的基本情况,向客人示范问候方式,经岗哨同意,客人方可进入。 4.1.2 过寨 4.1.2.1 客人过寨门时,门卫立于岗位前,将物品准备好,主动问候客人。 4.1.2.2 当客人分男左女右通过寨门时,门卫用特制的颜料在客人脸上轻轻画上山越族记号。 4.1.3 寨心待客 4.1.3.1 站立于两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1043 2009 特色旅游 项目 山越 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