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1在中国古代,秦以后的许多王朝在立国之初,其官员主要来自于功臣,即所谓的“功臣政治” ,其儿子也往往能占据高位,称作“功臣子政治” 。这一现象( )A 说明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B 导致贵族政治得以恢复C 影响国家治理模式转型 D 保障功臣后代世袭特权2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 。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
2、会稳定3下表是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 元 明 清比例 1:7945 1:7464 1:2927 1:2613 1:2299 1:911A 国家机构日益膨胀 B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行政效率不断下降 D 冗官问题由来已久4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 )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5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
3、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A 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2C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D 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6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 )A 土地兼并的缓解 B 消除地方割据基础 C 自耕农队伍壮大 D 催生新的社会阶层7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
4、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 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B 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C 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 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8 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 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 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C 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 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
5、施行。这一制度( )A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C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D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10 “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局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教。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 汉文化需要外来文化充实 B 中国方块汉字具有局限性C 佛教为汉文注入新鲜血液 D 佛经是白话文体的主要源泉11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3A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12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A 倾覆与再建 辉煌与成熟 经世与玄思 B 波峰与波谷 恢宏与古朴 鼎盛与革新C 创新与再造 传承与新变 集成与转型 D 波峰与波谷 恢宏与古朴 经世与玄思13元代为了便于强制征调工匠服役,将工入专门的“匠藉” ,称为匠户。明代与元代的不同在于匠户不须永远在官府服役,可以轮班
7、进行服役,不服役期间离开作坊,甚至可以纳银折抵服役。这种变化( )A 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 巩固了小农经济主体地位C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14商代时,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公提出“以德配天” ,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吉凶由人” 。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 )A 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 B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C 儒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15战国考古史记载,河北西家庄的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这个遗址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发现农具铁范 28 副 51
8、件;辽宁抚顺的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工具的 85%。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铁农具推动农业发展 B 中原出现最早的铁农具 C 铁农具应用较为普遍 D 政府很重视推广铁农具16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 “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17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 “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
9、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4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 ”这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 河南冶铁业发达 C 政府重视手工业 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8汉武帝规定,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 。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A 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 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C 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 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19汉高祖时丞相对皇帝敢于直言不讳,惠帝时丞相无所事事,惠帝婉转表达不满也遭到了“陛下垂拱,参等守职”的申诉与抗辩。文帝幸臣对当时的丞相礼意怠慢,
10、丞相则直接对文帝表达了不满。以上这些信息主要体现了( )A 汉初政治局势呈现混乱的局面 B 中央集权面临着较严重的危机C 皇权与相权权力分配存在矛盾 D 中朝制度的实施导致丞相不满20成书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志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评定理论体系。 人物志的出现( )A 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B 为科举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C 标志门阀士族的形成 D 为三国争雄奠定了人才基础21汉武帝初置刺史时赋予其“六条问事”的权力,包括政、刑、民、选署等诸多方面,都是郡国事务的重要事项,并且主要针对地方郡国二千石官员。但同时规定“非条所问,即不省(察) ”。据此可
11、知,刺史( )A 以轻御重、以小监大 B 职权受到明确限制 C 为了削弱相权而设立 D 成为地方最高长官22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的灵渠;东汉政府治理黄河水害上有显著的成效;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明太祖时,兴修塘堰近五万处。这反映( )A 从秦以后,兴修水利工程已制度化 B 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C 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 D 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23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 9 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 15 点左右。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5A 古人健康水平
12、呈上升趋势 B 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C 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D 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24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 、 “相邦义(张仪)戈” 、 “上郡守戈” 、 “陇西守戈”等。这些铭文证实( )A 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 B 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C 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D 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25丝织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下列项中有关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叙述错误的有( )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汉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唐代中期后,官营丝织业作坊兴起 元代丝绸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A B C D 26 史记记载,西汉前
13、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 “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A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 朝廷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 地方豪强控制了郡县27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 B 近代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 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趋势 D 农业经济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28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最可能的推断是( )朝
14、代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频率 085 次/年 17 次/年 27 次/年 531 次/年 185 次/年 199 次/年A 政府效率救灾低下 B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D 农业生产日渐衰退629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 70 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 )A 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 B 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C
15、 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 D 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30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却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谚语。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C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 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31唐朝时的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多士,况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外。每科场文人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这表明当时( )A 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积极性 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 开始形成官商勾
16、结的风气 D 政府对商人压制和歧视32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33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 “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 ,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 “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A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 B 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C 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
17、政治 D 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34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 、禅宗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 ,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这一观点( )7A 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 B 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C 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 D 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35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 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B 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8、”的思想观念 D “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36由于考官与考生常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宋太祖将殿试改为定制。皇帝在殿试时往往亲自充当考官,那么在殿试中录取的进士自然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成为定制的主要原因是( )A 遏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 B 笼络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C 扩大选官范围,维护封建统治 D 防止营私舞弊,维护社会公平37下面是古代学校(书院)必读历史教材统计表(部分)朝代、学校(书院) 教材名称汉武帝时期的太学、郡国学校 春秋 (孔子编)五代书院 史记 汉书 后汉书宋代书院 资治通鉴纲目 (朱熹编)明清书院 二十一史、 资治通鉴纲目这一现象反映了古代历史学科
19、( )A 教材的来源趋向多元化 B 吸收国外思想成果 C 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D 与科举考试相联系38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 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 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 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 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39隋制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倾,少者三十倾;京官从一品至九品都给职分田,多者五倾,少者一倾;农民一夫一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地主官僚的奴婢受田,8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六十人到三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石嘴山市 第三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