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合计 60 分)1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信息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 军事革命 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 商业革命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 能源革命 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文学革命 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A B C D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
2、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 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 )A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 B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C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 D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4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社会政治结构变
3、动影响观念变迁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5孙中山认为, “中国古昔所谓民为贵,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对该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古代中国( )- 2 -A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B民权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权思想是一致的C无民权思想,故只能借鉴欧美的民权思想D有民权思想,但无政治实践,也无制度保障6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读右边漫画,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关于太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B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C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D将读书与做官相结
4、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7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 ”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 “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C “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 “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9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纲常伦理 D天
5、人感应理论10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密切相关的是( )A融合了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 -B提出“格物致知” ,进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C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提出“天人合一”学说D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11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 。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 “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 ”作者此作意在
6、(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12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知善知恶是良知”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13明代崔氏族谱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 。族谱的规定体现了( )A僵硬的程朱理学束缚人心 B适应了商品
7、经济发展需要C要求百姓要存天理灭人欲 D儒家的伦理化为生活秩序14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 ,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儒学维系统治秩序C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1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日益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五经博士;楷书;神农本草经 架火战车;明夷待访录 ;西游记 天问 ;司南;稷下学宫 玄秘塔碑 ;“三吏” 、 “三别” ;金刚经 A B
8、 C D- 4 -16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不注重科学分析 不重实用 注重经验总结A B C D17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又是现存社会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 汉赋的繁荣 理学的形成 宋词的兴盛 小说的繁荣A B C D18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的场面。与其时代相近的其他作品相比, 水浒传中屠牛、
9、吃牛肉的描写特点是很突出的。这种描写特点反映的是( )A北宋的畜牧业落后 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人民反封建的精神 D宋元时期政治的黑暗19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2019191920 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特
10、权等。宣言中将“中国国民”列在政府之前,行文中也以“中国国民”为宣言对象。苏俄此举旨在( )A向中国输出革命 B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C传播马克思主义 D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5 -21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聘请美国传教士翻译瑞士法学家滑达尔所著国际法有关违禁品章节,并两次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致函,从国际法角度指出鸦片贸易的罪恶与不合法性。这反映了林则徐( )A与英交涉方式符合时代要求 B促进了中国外交与国际接轨C引发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D主张清政府全面向西方学习2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师夷长技 维新变法 文学革命 创立民
11、国A B C D23徐继畬在 1844 年瀛环志略手稿中, “英吉利”一节写了 2429 字,使用了 21 个“夷”字;而 1849 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 7620 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24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把生物的进化引伸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竟争中被淘汰。这反映了严复( )A大力提倡君主立宪 B积极倡导科学救国C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D
12、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5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新学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 ,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印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D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的影响26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位思想家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6 -D陈独秀27李大钊在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中号
13、召青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弱者之伦理为强者之人生,变庸人之哲学为天才之宗教,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 。这说明李大钊(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明 B全盘肯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C对东西方文明存在偏激认识 D主张有选择的吸收西方文明28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它是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该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9美国哲学家杜威在 1919 年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
14、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 ”据所学知识, “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的核心是( )A马克思主义 B白话文学 C民主和科学 D三民主义30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下列各项中孙中山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体现出继承关系的是( ) “民族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权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节制资本”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耕者有其田”解放区土地改革A B C D二、材料题(共 2 小题,每题 20 分,合计 40 分)31.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
15、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7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
16、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2 分)汉代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促使了“它们最终流行开来”?(2 分)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和认识论。(4 分) 南宋以后儒学居于怎样的地位?(2 分)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影响。(4
17、 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西学中源” ,亦称“中源西流” 。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 。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 “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材料二:“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
18、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 8 -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10 分)并指出“中体西用”对“西学中源”有何超越。 (2 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6 分)并谈谈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