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5、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教学重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因为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对其认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学难点分析: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共生这一概念是一个完全新的名词,如
2、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细菌、真菌与动植物间共生便成为本节的一大难点。教学策略:本节课是在学生已了解生态系统及细菌和真菌知识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一节生物教学活动。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由问题入手“如果自然界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将会是什么状况?”,让学生带着饶有兴趣的问题去思考、探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实践着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然后让学生举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边的细菌和真菌使人和动物患病的例子。使学生明白细菌和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害的一面,并积极探讨如何防治这些疾病。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教学中,更注重让学生借助实物、图片及文字介绍,在教师的引
3、导下,分组探讨根瘤等共生现象的形成机理及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发生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共生现象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课后材料“以菌治虫”,让学生知道细菌和真菌还有有利的一面。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在“评价实验方案”的技能训练中,特别注重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进行反思,这是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个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明白了各个实验方案可行或不完善的理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2课前准备:1.学生:查阅、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从家中拿来腐烂、生霉的面包和水果,采集带有根瘤的豆科植物及地衣等。2.教师:与课本教材内容相关的动植物标本,人体患病的图片,
4、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PPT课件。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3分钟导入 展示图片:请同学们回忆:哪些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都会饿死。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板书: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思考并回答: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各小组的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做出各种设想。小组的学生代表回答:自然界中就可能会出现动植物的遗体堆积如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或许我们找不到立足之地。图片:生物圈中各种生物13分钟(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
5、环请同学们阅读“观察与思考”的有关内容,讨论真菌和细菌是怎样促进物质循环的?阅读和观察文中的内容,讨论之后回答: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图片: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3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事实上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生活得如此之好,这与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是分不开的。就是因为它们对物质的有效分解,促进物质的循环,我们生活的世界才如此美好。板书: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提问:谁能展示细菌真菌是分解者的证据?其中引导弄清以下两问题: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面包和水果为什么会腐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544 细菌 真菌 自然界 中的 作用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