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3课《校园风景》课件2岭南版.ppt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3课《校园风景》课件2岭南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3课《校园风景》课件2岭南版.ppt(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校园风景,校 园 风 景( 一点透视),一、看一看,畅谈感受,校园实景与写生,图1:实景照片,图2:写生作品(本人作品),二、比一比,探究规律,思考:认真观察,这两幅图的共同点?(从物体的大小方面),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描绘方形物体时,垂直于画面而相互平行的边线都消失于画面中心的灭点,这种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此点就是灭点。(课本P13),前提:当观察者处于画面中央(或附近)的位置时, 观察者与空间中的对立面(红色长方形)呈平行关系时,即产生了平行透视关系。,规律:1.近大远小 2.水平线延长消失于灭点 3.垂直线垂直于地面,本人素描风景作品故乡老街系列,三
2、、画一画,表现透视,课堂小练习:尝试运用钢笔或铅笔临摹一幅一点透视风景画,学生作业展示(702 ),学生作业展示,704学生作业,四、一点透视的运用,图5 :室内设计,图6:建筑设计,图7:摄影的运用,图8:绘画的运用,三、画一画,表现透视,课堂小练习:尝试运用钢笔或铅笔表现我们的校园,五、两点透视(成角透视),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凡是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都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一点,叫余点,余点在视平线上。凡是平行的直线都消失于同一个余点,例如楼房的每层分界线都消失于同一个余点。所以,对于立方体,在成角透视中都有两个余点,,本人素描风景作品故乡,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七、课堂练习:临摹一副两点透视作品(课本P14),图8:704学生课堂作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美术 上册 第二 单元 校园 采风 风景 课件 岭南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