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2010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论语 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B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中国历史正处于 A西周时期 B西汉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答案: A “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 “这幅挽联是纪念 A李四光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答案: B 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 “我是做一个加冕的华盛
2、顿 ”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共同点有 都是通过选举而上台执政 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 都为本国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作出了贡献 执政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A B C D 答案: A 1922年,一个村庄 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 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 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A甘地主义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着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答案: C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 20世纪 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
3、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 答案: B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 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 ”材料中的 “他 ”应当是指 A华盛顿 B孙中山 C甘地 D林则徐 答案: C 孙中山说: “ 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对
4、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 B C D 答案: B 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 “左 ”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 D 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的历史剧的部分剧情,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哪一剧情存在失误 A公元前 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用小篆给家人写了一封信 B公元前 228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 C公元前 218年某月,
5、张某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 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答案: C 牛顿被称为 “近代科学之父 ”。如果让你为他配音,选择台词应是 A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 B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D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答案: A 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男主角从 21世纪穿越时空隧道到了秦朝统一前。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盛行一时,为这类作品盛行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学家应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答案: C “时势造英雄 ”是
6、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 “英雄 ”要受制的客观 “时势 ”因素主要有 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 民族传统文化影响 阶级立场 A B C D 答案: D 某校兴趣小组编排模拟历史剧,以下是对少年康熙即位时面临严峻形势的剧情设计。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 沙俄势力正在东来 东南沿海有倭寇骚扰边境 A B C D 答案: B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A魏文侯变法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答案: D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
7、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答案: C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 ”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答案: B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 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
8、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答案: D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改革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
9、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答案: A 商鞅曾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 B 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答案: C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 “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一记载 反
10、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 B C D 答案: C 克伦威尔在其 “护国主 ”任上曾说: “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 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 ”。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A B C D 答案: D 孙中山遗嘱中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黑龙江 牡丹江 中高 下学 期末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