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四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课件.ppt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四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四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考点1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b) 1.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明确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侵略行为,提出只有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才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这一宣言( )鲜明地反映了中共对待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态度迅速准确地揭露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本质具体地提出了反抗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策略表明中共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A. B. C. D.,解析 这一宣言鲜明地反映了中共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态度,
2、故正确;材料指出这一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侵略行为”,揭露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本质,故正确;材料中共“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提出了反抗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策略,故正确;材料没有表明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2018年2月丽水、衢州、湖州期末)下图是1937年7月25日新民报的漫画,对该漫画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局部侵华加重了民族危机 B.报刊是宣传抗日的最主要阵地 C.民众希望国民政府积极抵抗侵略 D.爱国民众开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解析 该漫
3、画所反映的是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国民对政府的期望,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故A项错误;报刊是宣传抗日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阵地,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说明卢沟桥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应该继续向前“拉车”,即积极地抵抗侵略,故C项正确;漫画出版的时间为1937年7月25日,民众早已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故D项错误。 答案 C,考点2 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b) 3.(2017年10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广州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广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秦置象郡 鸦片战争后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国民党一大在此召开 日军设“波”字第8604部队A. B. C. D.,解析 “象郡
4、”根据所学可知,是设置于秦代的广西地区,而广东广州地区设置的机构为南海郡,故错误;鸦片战争后,广州成为通商口岸,加上其原有的优势,成为全国的对外贸易的中心,故正确;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商量国共合作的问题,故正确;驻扎在广州的8604部队,是恶名昭彰的731部队四个分支机构之一,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考点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 4.(2017年9月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模拟)作曲家麦新1937 年7 月创作了歌曲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副标题是: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该歌曲创作的事件原型是( )A.蔡廷锴、蒋光鼐率军坚守淞沪B.安德馨全营力战殉
5、国C.吉鸿昌、冯玉祥率军收复多伦D.宋哲元率军血战长城解析 从材料“二十九军”中可知是宋哲元率军血战长城,选D。答案 D,5(2018年11月浙江选考)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早在1937年8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所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解析 根据史料“1937年8月召开”和“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可判定为洛川会议,故选C项。遵义会议和瓦窑堡会议召开于1935年,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根据时间可排除A、B、D三项。答案 C,
6、考点4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b) 6.(2018年1月金华十校期末)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某会战的示意图。对下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B.该会战期间,张自忠壮烈殉国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该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解析 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是台儿庄战役,与材料地理位置不符,故A项错误;张自忠壮烈殉国是在湖北枣阳和宜昌的枣宜会战,故B项错误;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是武汉会战,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淞沪会战,同时期国民政府还组织了太原会战,故D项正确。 答案 D,7. (2018年3月浙江绿色教育评
7、价联盟)关于抗战时期的某次战役,解放军报的报道:“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战斗,乔沟伏击战结束,115师也付出了伤亡600余人的代价,200多位战士长眠在晋北这块热土上。”而1973年出版的日本滨田联队史则称该战役是“日军名将板垣征四郎参战以来为皇军辉煌的战史屡创纪录而留下的一次惨败记录的一笔”。这场战役( )A.表明中共积极开辟敌后根据地B.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消极抗战C.反映出正面战场国共密切配合D.谱写了淞沪会战中最悲壮的一幕,解析 从材料“乔沟”“115师”“晋北”“惨败记录”可知这是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太原会战国共密切配合的一次战役。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抗
8、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策重心由积极抗日趋向消极抗战,故B项错误。 答案 C,8.(2018年3月嘉兴模拟) “尽管日军连续3天以飞机往复轰炸,但由于张自忠军队将士奋勇御敌,日军始终未能越过(山东)临沂半步,有效滞缓了日军第5师团主力南下的攻击前进。”这是抗日战争中某次大规模战役的片段叙述。这次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解析 太原会战主要发生在山西,与材料中越过(山东)临沂不符,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主要发生在江苏省,战争中张自忠率军奋战,使日军不能越过(山东)临沂,故B项正确;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抗战,与国民党将领张自忠将军不符,故C项错误;枣宜会战中
9、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 B,考点5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c) 9.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十四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根据材料中“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中八路军占32%的数据,不能得出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的比例,并非牺牲人数的具体数据,故B
10、项错误;由图示可知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故C项正确;图示主要强调中国战场,并未反映出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10.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所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国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由此获得体制性确认。上述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 )A.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
11、献C.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D.中国以自己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赢得国际声誉,解析 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中国在抗战中的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一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C,考点6 五四运动(c) 11.(2017年10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1919 年 6 月 12 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
12、,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说明了( )A.学生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B.北京仍是五四运动的中心C.工人阶级自此登上政治的舞台 D.南京国民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解析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可见学生运动对政府的影响非常有限,故A项错误;“1919 年 6 月 12 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无法体现北京为中心,故B项错误;“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可见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的舞台体现了巨大的政治力量,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五四运动时期,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故D项
13、错误。 答案 C,考点7 中国共产党“一大”(b) 12.(2018年1月杭州高三期末)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红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发动武装起义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开展国共合作 D.领导工人运动解析 根据“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可知该会议是中共一大。八七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故A项错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根据革命实际做出的决定,故B项错误;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故C项错误;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 D,考点8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 13.1922年7月,中国共
14、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解析 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A项正确;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故B项错误;直接推动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的是中共三大党内合作方针,故C项错误;此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错误。
15、 答案 A,考点9 国民革命(b) 14.(2018年3月浙江十校模拟卷)下图漫画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解析 五四运动没有打倒军阀的部分,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农工兵商学大联合”、“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结合所学,国民革命运动群众基础广泛,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同时也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是中共为了应对国民党的反动行径而开展的,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处于日本独占中国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B,考点10 (加试)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b) 15.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16、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开始重要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 )A.决定发动农民运动B.与新的反革命势力作斗争C.放弃了攻打城市的目标D.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解析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已在农村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故A项错误;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对立,故B项正确;放弃攻打大城市的目标,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后作出的决策,故C项错误;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D项错误。 答案 B,考点11 南昌
17、起义和秋收起义(b) 16.“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诗词反映的事件背景是( )A.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B.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到来C.“八七会议”总方针的确立D.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解析 根据材料“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可以推测出当时是在秋收起义之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前。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是在1934年10月,故A项错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到来是在秋收起义之前,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八七会议总方针的确立是在八一南昌起义之后,秋收起义之前,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6月刘邓
18、大军挺进大别山,故D项错误。 答案 C,考点12 (加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b) 17.(2018年1月宁波十校期末)下图是一张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股票原件图案。据此可知,当时苏维埃政府( ),A.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斗争 B.重视利用现代化的融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 C.以发行股票为手段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D.借助发行股票有效地巩固了红色政权,解析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政权的主要工作重心应是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苏维埃银行发行股票,可知中华苏维埃政权重视利用现代化的融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正确;中华苏维埃政权以土地革命形式废除封建剥削,而不
19、是发行股票,故C项错误;中华苏维埃政权代表工农阶级利益,而材料中股票并不是针对工农而发行,因而不能通过发行股票的方法巩固红色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考点13 红军长征及其意义(b) 18.(2018年3月浙江暨阳联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批评、不断自我完善的政党,她在革命烽火中主动纠正错误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解析 中共二大是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不是在革命烽火中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遵义会议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这次会议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故B项正确;洛
20、川会议召开于1937年,内容是实行全民族抗战,故C项错误;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 B,考点14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b) 19.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解析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与材料中“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不符,故A项错误;1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维护 国家主权 斗争 中国 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5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