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必考内容,二、近代中国,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向分析,网络构建,知识重构,热点素养,专题训练,考 向 分 析,网 络 构 建,知 识 重 构,关键词: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 1新思潮的萌发看眼看世界 (1)背景: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2)代表人物 林则徐:近代中国_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_”的主张。,考点一 “师夷长技”思想,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3)核心思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5)影响:启迪着
2、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内涵:“中学”是指_和纲常名教;“西学”是指西方文化,主要指_。,封建制度,近代科技,(3)实践: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4)影响 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_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的迷梦彻底破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甲午中日战争,运用多元史观评价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近代化史观:打出“自强”和“求富”旗
3、号,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方式,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表现。,(3)革命史观:从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为目的。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近代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跟踪训练 1(20184月预测押题卷)裴士锋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入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
4、人欲入侵中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王夫之关于夷的陈述,用在西方人身上,比用在满族统治者身上更为适切。”上述变化说明( ) 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天朝上国观念逐渐改变 C夷夏之防思潮备受质疑 D经世致用遭到时代淘汰,C,【解析】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渐激化,传统的夷夏之防理论逐渐由防周边“异族”转变为防外族入侵,故C项正确;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一度激化的中外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则迅速激化,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虽然惊醒了部分封建士大夫,但对国人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甚微,该观念的开始改变一般认为是在第二次鸦
5、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并未被时代淘汰,故D项错误。,2(2018青岛5月模拟)有学者认为,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为主 C强调经世致用,批判崇洋虚无 D突出中学地位,否定西学价值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着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故A项正确;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故B项错误;经世致用学说是明末清初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A,关键词
6、:维新思想、君主立宪、变法图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_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_制度。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付诸行动。,考点二 维新思想,民族资本主义,君主立宪,219世纪末的维新思想 (1)原因 _的初步发展是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阶级基础。 西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_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宣传_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7、 梁启超:发表_,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民族资本主义,早期维新,维新变法,变法通议,谭嗣同:用资产阶级_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严复:翻译天演论,借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实行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3)主要内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4)影响:起到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自由平等,思想启蒙,维新思想的特点 (1)由技术到制度: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发展到制度层面。 (2)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
8、理性。 (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4)救亡图存: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跟踪训练 3(2018高考押题卷一)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 ) 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文化认同危机 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D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转型 【解析】 康有为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化解了传统与近代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
9、有利于避免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西学注入儒学中,实现儒学的现代转型,故A、D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B,4(2018大连一模)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一时期兴办女学( ) A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B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C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 D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 【解析】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创办是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论述甲午战后兴办女学服务于维新变法,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欲图自强”、“兴国智民”等
10、关键词可知女学兴办的时代背景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故C项正确;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属于推理过度,故D项错误。,C,关键词: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 1新文化运动 (1)背景 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剧。 中国_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_的逆流。,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尊孔复古,(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指_和民主制度,“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
11、学精神。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_,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_,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4)性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青年杂志,民主思想,传统儒家道德,文学改良刍议,(5)影响 动摇了_的统治地位。 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_运动的开展。 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俄国_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封建思想,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二 部分 近代 世界 近代中国 13 思想解放 潮流 课件 PPT
